蔣娜
在當前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再是單一的。現(xiàn)代教育評價強調建立一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發(fā)展性評價體系。對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結果都有很大的改革。日常觀察、紙筆測試、表現(xiàn)性任務、成長記錄袋、二次評價、評語、家校合作這些多元的評價方式逐漸走入師生的教與學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全面的評價結果。
及時進行愛的評價。教師日常觀察學生并進行及時評價是最常見的評價方式?!澳阏姘簟薄奥犇愕睦首x,猶如走進書中描繪的畫面”……諸如此類的激勵性評價越來越多。同時還要讓點評更為準確,對學生的指導融入其中。例如,“這首歌曲你的節(jié)奏唱得很準確,要是能帶著對媽媽的愛,相信能為你的演唱增色不少?!苯處熞惨匾曉u語評價的層次性,要考慮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希望:“你思考了一個很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老師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興趣)“你很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真了不起!” (態(tài)度)“有創(chuàng)意!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保ㄋ季S中的創(chuàng)造性)
當然,好的評價方式不是一味地激勵性評價,也該有適當?shù)呐u。在批評學生時,要做到以愛為出發(fā)點,不要壓服,只能說服;不能專制,只能講道理,要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認識問題,改正錯誤。
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共同打分。對學生的評價,教師既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對學生綜合考核時要運用自評互評。讓評價淡化橫向比較,加強縱向比較;低年級和高年級要體現(xiàn)出不同的人文關懷。筆者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考核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期末考核+自評互評。
科學的課堂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當學生受到表揚鼓勵時、遇到智慧挑戰(zhàn)時,其學習狀態(tài)是最佳的。在教學《音樂家莫扎特》時,我除了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外,還專門設計了自評表“你會給自己幾顆星?”(1)我能認真欣賞音樂;(2)我能主動參與創(chuàng)作;(3)我知道了改變節(jié)奏和拍號是最基本的變奏方法;(4)我能自信地表現(xiàn)自己;(5)我知道了莫扎特是奧地利的作曲家。在授課結束時出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評,用具體的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和知識點的落實情況,以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孩子們不僅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定位,也要知道同學對他的評價。這時,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在學期末教學評價時,我讓孩子們做測評“音樂小花在開放”:本冊書中你最喜歡唱的歌是?最喜歡聽的曲是……你給自己打()分;為老師打()分;為同桌打()分,你想對老師說……通過這份評價問卷,教師與學生互相溝通,為今后的教學設計和安排調整提供依據。
二次評價,讓孩子們再多一些自信。教師要為孩子們提供再次被認可的機會。作業(yè)本上老師批改的“√”“×”號,在孩子眼里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老師只打上“\”的記號,這就給學生留下了改正的機會,他們就會積極爭取到“√”號,無形中起到了督促的作用。還有些老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改正錯誤后,給孩子畫上鼓勵的簡筆畫,或笑臉,或是一個大拇指,或者寫上“今天的作文還用上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真棒”“要是作業(yè)本上再整潔點就更好了”等鼓勵性的評語,孩子就能感受到教師的期盼,學習態(tài)度上自然會有變化。教師的評價要具有針對性、深刻性、長期性和連續(xù)性,更貼近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評價滲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成長素質報告冊等評價形式中有些是學科教師的,有些是同伴的,有些是家長的。評價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針對學習態(tài)度,有的針對課業(yè)完成,有的也許是孩子參加活動的表現(xiàn)……每一個評價都會給孩子不同的感受,教師應該思考不同場地、不同狀況下該給孩子什么樣的評價。學校也可以與家長進行更多的互動,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xiàn),給予孩子更中肯的評價,讓更多元化的評價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