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結合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特性以及實際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創(chuàng)設語言意境的意義和內涵,進一步的提出當今應用漢語言文學語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善方法。即從人們學習漢語言的認知、朗讀、背誦和閱讀習慣等幾個角度,希望本文提出的觀點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寫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讓他們能夠對于漢語言文學作品有一個更強的賞析能力,充分地發(fā)揮出我國漢語言文學的作用和其自身的魅力,為未來研究漢語言文學的愛好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語言;運用策略;意境創(chuàng)設
作者簡介:劉安欣(1999.9-),女,漢族,湖北襄陽人,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5-0-02
各類語言作為人和人之間交流過程中的重要工具,起到了傳播他人意圖和表達自身看法的作用,但是實際的效果和個人使用語言的水準有著很大的關系。對于語言的表現形式來說,漢語言文學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不僅對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起到了承載作用,同時由于各年齡層和群體的喜愛,使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在國際大環(huán)境下獲得更高的影響力,其在信息時代下產生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1]。為了能夠使?jié)h語言文學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機遇,必須將這種語言中蘊含的豐富內容向讀者展現出來。
1、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特點
1.1具有藝術美感
任何景物都可以通過漢語言文學進行描述和展現,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正是這種生動的描寫方式,能夠讓人們在品讀一篇文章之后很久都不能夠忘記,讀者迫切地想要了解當時作者的心境和實際觀賞到的景色。不夸張地說,漢語言文學能夠細致入微的描寫出各種生動形象的畫面,在具備藝術和美學的雙重特征之外,還具備能夠打動人心的特點,這也是漢語言文學作品能夠流傳至今的原因之一。
1.2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人們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各個事物和自身經歷的事件為漢語言文學作品提供了更多靈感和創(chuàng)作來源,在此基礎上,作者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潤色和整理就能夠表達出自己在觀察到這些事物中的感受,這也是個人體驗的升華[2]。漢語言文學作品的可讀性隨著語言的廣泛應用被逐漸的加強,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通過這種形式變得越來越近。除了豐富讀者的生活閱歷之外,它才能夠給予讀者更多的機會來觀察自身身邊的各種事物,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1.3能夠產生強烈的共鳴
作者的生活體驗并不是局限于個人,而是具有廣泛性的。這類漢語言文學作品通常都能夠讓讀者的閱讀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聯(lián)想,二者之間強烈的情感共鳴主要由雙方不同點和共同點的挖掘而產生,如果讀者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那么就能夠更為深刻的理解一個作品。生活中各種成績的事物都能夠通過相應的載體來呈現,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能夠產生一定的新鮮感之外,還能夠聯(lián)系到自身經歷的一些事件[3]。在此基礎上,明確自身的人生目標和發(fā)展方向。
2、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形式
2.1人際交往方面
人際交往是語言最常應用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通過語言來直接或間接的表達出自身的看法是目前個體在社交過程中的必要形式[4]。除了更好地融入社會之外,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也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多贊同者的肯定,語言的應用能力也可以通過實際的溝通過程和交往來提高,對于不同的場合,學生應該認識到選用正確語言的重要性,防止在交流的過程中雙方出現誤解的情況,實現高效率的溝通。
2.2閱讀理解方面
學生要想對漢語言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需要理解創(chuàng)作者的心理思路,就要對作品進行大量的閱讀,更要理解語言對于文學的重要性。在對于同一個事物進行描述的時候,有些同學的作品特別優(yōu)秀,有些同學的作品,看上去很乏味,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對于語言文學的應用能力。當然,對于語言僅僅是分析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的應用能力,此時需要給學生留下自己的空間去思考,讓學生用屬于自己的方式來提高他們自己的應用能力。
2.3寫作方面
將語言轉化成了文字的過程就是寫作,文字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通常情況下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于語言掌握的程度,對語言掌握熟練的同學所書寫出來的東西更加能夠讓讀者體會出其中的真情實感[5]。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來說,需要通過各種文件資料的書寫來表達出自身的觀點,所以他們對語言的掌控和應用情況能夠對于他們今后在社會中的發(fā)展造成影響。
3、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的創(chuàng)設
3.1語言意境的內涵
分析漢語言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境,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能夠通過文字來抒發(fā)自身對于生活各項事物的感想和態(tài)度。他們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通常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同時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語言的無限魅力和情感的共鳴。讀者的閱讀興趣是對于一個漢語言文學作品最好的認可,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漢語言文學作品的成功與否。下面在研究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創(chuàng)作方式的過程中主要以這方面為研究的側重點。首先,對于讀者來說,只有體會到語言意境,才能夠對作品的內容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為了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情感和意圖,讀者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將自身代入到作者創(chuàng)造的時期或環(huán)境中進行思考。除了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待漢語言文學作品對于讀者的吸引力之外,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深陷其中的還有在語言文字中蘊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內涵[6]。除此之外,語言意境的創(chuàng)立對于寫作過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生要想通過作品來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就應該注重文字的使用和文字與自身經歷之間的聯(lián)系。作品的寫作素材大多數來自于生活中一些看似比較細微的事物,如果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缺乏真情實感,那么很難讓作者體會到作品中的實際意味,有時為了能夠烘托出作品中深沉的情感,可以利用一些樸實無華的文字來進行描述。
3.2語言意境的創(chuàng)設意義
首先,一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最主要的表現在于語言應用的合理性,我們需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為了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經典的漢語言文學作品,我們需要對學生的相關能力進行加強訓練,讓學生可以運用更適當的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讓學生們成為傳統(tǒng)漢語言文學的代言人,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創(chuàng)作的文章應該體現學生的思維過程,通過反復推敲,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表達,然后向學生講述古代文學的發(fā)展之路,以此來告誡學生寫作必須要腳踏實地,每一步都是不可缺少的,鼓勵學生改掉自己的不良寫作習慣[7]。引導學生學會建設屬于自己的意境,這樣學生的漢語言作品將會逐漸出色,并且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在我國的歷史上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讓世界震驚的文學作品,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也是值得我們需要去鑒賞的。經過對這些語言文學作品的鑒賞對其中的意境更為了解,然后去了解作者的情感,可以使我們的鑒賞能力得到鍛煉,還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對作品進行解讀感受到,其中語言的美麗為我們的光輝的歷史感到驕傲。
4、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應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4.1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現代很多人過于看重個人的得失,對于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漠不關心,部分國人的文化水平處于低等的狀態(tài),更不要說對漢語言有研究了?,F如今人們的價值觀面對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之風,從而得到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使思想受到嚴重的污染,從而對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造成了阻礙[8]。其次,現如今電子傳媒發(fā)展迅速學生自控力差,對于電腦手機有嚴重的依賴性,很多學生寧愿花大量時間在娛樂上,不會愿意從其中抽出一點時間研究一下漢語言文學,所以很多學生閱讀量很少,對文學作品的了解特別少,對于作品的分析停留于表面,從而導致很難創(chuàng)造出很好的作品。在漢語言文學中,語言運用是尤其重要的,但是它總是被人們所忽略,所以導致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4.2有效的解決對策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上漢語言文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珍貴的遺產,所以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我們必須要具有緊張感,可以采取下面幾點措施:首先,要提高人們對于漢語言文學的了解和應用,我們首先要從人們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喜好上出發(fā),必須培養(yǎng)出人們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我們可以舉辦一些對于漢語言文學的了解和溝通的活動??梢越o人們講解漢語言文學的悠久歷史,從而喚醒人們心理上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崇拜,從而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此外,需要學校配合,對于漢語言文學進行改革,必須要對漢語言的基礎知識教學重視起來,對語言應用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們可以充分地去閱讀書籍,提升學生們對于古代漢語言文學作品的了解,對其中的內涵進行深度的分析,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秀的漢語言文學作品。其次,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們對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進行背誦,以此來讓學生們有深刻的印象。背誦對于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其中的深意更可以讓學生對于作者的意境進行更加深度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熟悉度,從而加強學生創(chuàng)作漢語言文學的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和其在創(chuàng)建意境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使?jié)h語言文學的研究和學習更加深入,需要認識到創(chuàng)建語言意境和分析語言功能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人們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閱讀理解能力,為今后在社會中的發(fā)展也能提供幫助。因此,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的,需要著重的樹立起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意識,調動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鄧麗娟.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意境探微[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0,19(07):142-143.
[2]田雙龍.漢語言文學中對語言的應用意境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4(09):35-36.
[3]于潔.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及意境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10):111-112.
[4]孟佳琦.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及意境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6):158.
[5]周春紅.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解析[J].智庫時代,2018(31):253-254.
[6]李樹茂.試論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07):72+74.
[7]關婧.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解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8,27(01):164-165.
[8]李新.關于漢語言文學的語言意境研究[J].漢字文化,2017(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