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娥
我校地處農(nóng)村,學生家長都沒有閱讀的習慣。作為語文老師,我該怎樣幫助學生喜歡上閱讀呢?這個問題一直讓我很困惑。
一次偶爾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孩子很喜歡涂涂畫畫,因為我校沒有專職的美術老師,美術課大多都是數(shù)學老師兼任,基本上都把它變成了數(shù)學課,孩子們都很大意見。由此觸動了我,如果能將畫畫和閱讀聯(lián)系起來會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呢?又該如何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呢?通過學習觀摩,我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正是引領學生閱讀課外書的好方法。因此,我大膽嘗試把閱讀與畫畫連接一起,讓閱讀變得有趣、好玩,讓學生樂于去閱讀。今天,我將從介紹方法引導讀,思維導圖強化讀,落實檢查深化讀三個方面說說我的一些粗淺的做法。
一、介紹方法引導“讀”
在介紹《西游記》這本書時,我與學生共讀封面、內(nèi)容提要、目錄、序言等。用簡單的思維導圖做閱讀記錄。告訴學生“思維導圖”的作用與意義。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nèi)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xiàn)出來的思考工具。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把你的記憶、整理、理解和構思的范圍不斷擴大,從而幫我們找出所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高效地實現(xiàn)目標。
思維導圖區(qū)別于普通的筆記的方法,也擁有著諸多的優(yōu)勢,能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大幅度提高構思的水平,提高記憶力,容易產(chǎn)生新的創(chuàng)意等等。思維導圖運用彩色筆來進行繪圖,其豐富的色彩對于學生記憶力和想象力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為了讓學生對思維導圖有一個基礎的認識,我給學生介紹了思維導圖比較常用的幾種類型。為了便于學生模仿,我把這幾種思維導圖做成墻報貼在教室里。學生目睹老師用中心詞、線條、關鍵詞,就可以把大量的信息顯示出來,他們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還可以配上生動的圖畫,一下子就喜歡思維導圖。
二、思維導圖強化“讀”
1.繪制導圖
在介紹了思維導圖的作用、類型、例圖后,就需要學生動手繪制了。在要求學生反復研讀了《西游記》文本,深入閱讀《西游記》文本后,我要求學生嘗試歸納、總結書中的關鍵信息,把關鍵信息提取出來繪制與《西游記》有關的思維導圖。我發(fā)現(xiàn),首先被學生想到的是備受喜愛的“孫悟空”。但是沒想到學生交上來的“孫悟空”思維導圖都是大同小異,都是從性格入手,而且文字內(nèi)容都是簡單的摘抄。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正確繪制,我利用閱讀指導課和學生一起討論,告訴學生《西游記》是古典小說,可以關注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也可以關注文本的寫作特點、結構特點、文本主題等。
如以“人物”為關鍵詞時,可以繪制突出人物性格的思維導圖,也可以把這個人物所經(jīng)歷的事情按先后順序概括出來,還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繪制。經(jīng)過了指導課的交流討論,學生們再次繪制的思維導圖就有聲有色了。所以,每次繪制思維導圖之前,我都跟學生一起討論,做細致的指導。
2.適時指導
在一開始剛剛應用思維導圖的整理閱讀收獲時,有些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并不是十分的熟練,十分抗拒使用思維導圖。因此,我利用平時的語文教材來引導學生了解思維導圖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如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這篇課文時,我布置學生預習課文,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的條理和感悟他的精神,以及遇到的困難等方面。上課時,我組織學生利用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小組互動交流,根據(jù)別人的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導圖。通過不斷擴展、延伸、細化,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主題正確,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關鍵詞簡潔準確,圖文并茂,視覺效果好。
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繪制思維導圖。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我都會根據(jù)課文的結構、題材、寫作順序等利用導圖板書,或者在網(wǎng)絡上找到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例子給學生觀察學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閱讀教學實踐,在課外閱讀中應用思維導圖獲得學生們的認可。學生對于思維導圖應用已經(jīng)十分的熟練。
就如這個學期剛剛接手的五(2)班,剛開始做思維導圖時,一大半人都是應付式。如李鈺茹同學,剛開始的第一課《白鷺》和第三課《桂花雨》非常的簡單,基本都是摘抄文中的詞句。經(jīng)過上課時觀察老師的板書,在微信群中欣賞了其他好的作品后,到了第五課《鳥的天堂》就做的精美多了。半個學期下來,無論是課內(nèi)的還是課外的思維導圖,她都做的圖文并茂了?,F(xiàn)在,很多學生跟我反映:“老師,一開始運用思維導圖的時候真的沒有任何吸引力,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覺得十分有趣,每次我遇到一篇閱讀內(nèi)容時,都會想到繪制思維導圖?!?/p>
三.落實檢查深化“讀”
為了讓學生有毅力持續(xù)地讀整本《西游記》,獲得閱讀的快樂體驗,我讓學生每天讀三個以上的故事,在空白本畫出簡單的思維導圖,再與家長匯報讀書體會,鼓勵他們發(fā)在微信群里展示;我還利用了微信的接龍小程序,布置學生完成后,拍照上傳,我亦有時間就上去點評,也建議學生在小程序上觀摩別人的作品,他們看到別人的作品,都會情不自禁地點贊,或者提出建議。最后,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和同學的意見,結合觀摩到的優(yōu)秀作品修改、豐富自己的思維導圖。第二天上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用上思維導圖交流。這樣既幫助了一些怕閱讀的同學克服閱讀的障礙,更是鍛煉他們的膽量,展示他們的口才。
就是這樣,“閱讀——做思維導圖——分享交流”整個閱讀學習活動,學生們閱讀興趣非常高漲。伴隨課外閱讀活動的逐步推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非常明顯,形成了屬于自己個性化的思維形式,整體的語文閱讀環(huán)節(jié)更加流暢。思維導圖圖文并茂的動態(tài)呈現(xiàn),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當中,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了思維導圖,孩子在閱讀后能借助關鍵詞組織語言,條理清晰地把自己的閱讀收獲娓娓道來,在這個基礎上,孩子寫作文也變的得心應手了。
所以連續(xù)兩年,我任教的班級的期末語文測試成績都有很大的提高:2018學年第二學期五年級語文期末抽測,我任教的班級平均分取得了區(qū)的第四名,上學期剛畢業(yè)的六年級取得了區(qū)的第六名。今年我校的五年級兩個班語文都是我任教,中段平均分排在區(qū)的十九名。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能一如既往地堅持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點燃學生的讀書興趣,教會學生邊讀邊想邊畫,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的好習慣,持之以恒地注重他們的思維訓練,學生一定能在一點一滴中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