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琴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在不同的年級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從不同階段的學生特點出發(fā),將分層教學應用于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在確保學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識字和語言理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分層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教學,不僅對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學習效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鼓勵教學
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識字、寫字以及閱讀的知識,但是其心智和學習能力正處于成長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性格不同,對學習的態(tài)度也不同,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充分應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分頭并進,優(yōu)化學習效率
要想讓學生體會到分層教學產(chǎn)生的作用以及此種教學方式的意義,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平等地對待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不好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教師應讓整個班級做到分頭并進,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確保二者之間的差距不能過大,可以讓優(yōu)秀的學生幫助后進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后進生學習優(yōu)秀學生的良好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利用分層教學并不意味著將后進生和優(yōu)秀的學生區(qū)別對待,而是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二者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進步。
例如,在教授《守株待兔》一文時,教師為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閱讀能力不強的學生,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分享學生對學習這則寓言故事的心得體會,如果后進生不能正確地理解文章,可以嘗試讓優(yōu)秀的學生為其講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友誼關系的拉近和培養(yǎng),同時也能讓后進生產(chǎn)生一種競爭意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故事的寓意進行深度挖掘,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地思考僥幸心理能否獲得成功,或者成功需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汗水。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相應的回應,只有讓學生之間看到彼此的長處,才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產(chǎn)生相互學習的意識,在分頭并進的路上,不斷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特長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也許現(xiàn)階段學習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迎頭趕上,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考慮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如果是害羞的學生,教師就需要給予充分的鼓勵,為其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同時營造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學生如果能在表達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肯定,就會增強自信心,從而改善自己不善言辭的習慣,一旦學生表達的潛力被激發(fā),也許日后會成為學生的某項專長。教師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個學生,這樣學生才不會產(chǎn)生不平衡的心理。
例如,在教授《燕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展現(xiàn)了燕子飛得比較快的是哪些語句,燕子在飛行的過程中有哪些特點,燕子飛得輕快的狀態(tài)如何在朗讀的語氣中體現(xiàn)。在提出這些問題后,學生才會有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標,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有的學生因為害羞不敢表達,導致明明思考得比較準確但是卻不能有效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此時應該主動走到學生的身邊,引導學生不要害怕,勇敢地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學生表達完成后及時給予表揚,也可以讓一些善于表達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
三、循序漸進,鞏固基礎知識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開展教學過程,從簡單的引入到深度的挖掘,對基礎知識的教授應保持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一定要讓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進行牢固的掌握,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只有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才能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會因為基礎不牢固造成學習困難。如果學生認為教師教授的難度較大不能理解,此時教師應該適當調(diào)整教學策略,利用一些簡單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較難的知識點,確保學生不會因為知識點的難度增加而產(chǎn)生退縮或者厭學的心理。
例如,在教授《肥皂泡》時,教師首先應對文章進行簡單的介紹,在學生對基本的內(nèi)容進行了解之后,可以逐段學習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利用何種順序來描寫肥皂泡的,這種寫作順序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具有哪些借鑒意義,此外對于文章中的一些生字,哪些是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并要求掌握的,確保學生對簡單的知識理解明白之后,逐步理解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考,鍛煉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以及善于動腦的習慣,牢固掌握一些書寫和背誦的基本知識,為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鼓勵教學,增強學生自信心
要想讓分層教學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教師需要注重鼓勵教學的重要作用,對于一些考試失敗或者沒有上進心的學生,及時的鼓勵會產(chǎn)生極大的鞭策效果。在學生的心中,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如果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喜愛和期望,那么自身的學習動力也會提升。鼓勵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成就會推動學生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學生也會對學習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分層式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搭船的鳥》時,由于學生對這種鳥類缺乏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的方式來了解這種鳥,對翠鳥的形態(tài)進行詳細的觀察。在朗讀課文的階段,教師需要為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的機會,鼓勵其進行勇敢的嘗試,無論學生朗讀的是否順利或者感情是否充分,都需要在給予建議的同時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認可與期望后,會產(chǎn)生努力將閱讀水平提高的意愿,從而增強自身閱讀的自信心,由此可見,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對鼓勵式教學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分層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不同特點的角度進行考慮,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做到分頭并進,不斷優(yōu)化學習的效率,基于不同的學生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專長,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鼓勵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方面取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分層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麗麗.論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4).
[2]周英.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4).
(山東省青島嘉定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