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雪齊,陸家恩,李韻婷
(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廣東佛山528200)
支氣管擴張癥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癥類型,長期性咳嗽、大量濃痰及反復性咯血為主要表現(xiàn),該病癥反復發(fā)作會進行性影響患者勞動能力及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家庭經濟、社會照護負荷[1-5]。在我國支氣管擴張癥(成人)診治共識中指出,有必要扭轉因病就醫(yī)式被動疾病管控模式,而是使教育與管理支氣管擴張癥者成為疾病管控主體[6]。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們對收治的42例支氣管擴張癥者實施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干預,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收治后出院的84例支氣管擴張癥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滿足支氣管擴張癥確診標準者;②經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認知溝通精神正常,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認知溝通精神障礙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心器官功能障礙者;③不配合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6.33±8.55)歲;病程(15.20±7.92)年,6 min步行距離(272.38±70.99)m。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56.77±8.21)歲;病程(15.49±7.77)年,6 min步行距離(274.10±71.87)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接受支氣管擴張癥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包括平喘、化痰與止咳,抗感染、氧氣與霧化吸入等。對照組出院后由責任護士每個月提供1次電話式延續(xù)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干預,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1.2.1 編制支氣管擴張癥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 由呼吸科全體護士、2名主治醫(yī)生協(xié)商擬定支氣管擴張癥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處方均以簡單扼要、明確合適處方內容的短語命名,如一般生活管理處方、呼吸肌管理處方、情緒管理處方、肌肉放松訓練處方、運動鍛煉處方等,形成簡潔達意、易于記憶的線索導引,處方內容以條目形式展示,可量化的內容均進行數(shù)字量化,要點清晰、重點突出、標準明確、細節(jié)畢現(xiàn),處方規(guī)格與本院通用醫(yī)療處方相同,雙面打印,一面為處方名稱,另一面為處方明細內容,進行過塑處理并制作活頁手冊。
1.2.2 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的應用 ①出院時。將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活頁手冊發(fā)放給患者,向其說明使用方式,并全面式口頭講解處方框架及明細內容,使患者對處方內容形成初步印象,囑其出院后依據(jù)處方內容開展自我疾病管控管理活動,邀請患者手機掃碼加入專項微信教育群,說明后續(xù)教育計劃(時間、內容)。②出院后。在患者出院第1~5天連續(xù)開展5次微信延續(xù)教育,每日有重點地對1張?zhí)幏竭M行深度解析與教育,由護士通過微信好友在線向其講解,患者根據(jù)自身時間安排實時收聽互動或靈活回放講課內容,對照相應康復處方內容進行收聽、學習、理解與記憶,并通過微信群或微信好友私聊方式進行疑難困惑表述與咨詢求教。第1天為一般生活管理處方教育,包括正確營養(yǎng)攝入、作息規(guī)律、戒除煙酒意義與技巧、防寒保暖知識等;第2天為疾病管理處方教育,包括規(guī)律用藥管理、及時到位癥狀管理、安全有效家庭氧療等;第3天為呼吸肌訓練處方教育,如何循序漸進式開展腹式呼吸、縮唇式呼吸等呼吸肌鍛煉活動;第4天為運動與肌肉放松訓練處方教育,如何正確實施肌肉放松法、安全適宜運動法等活動;第5天為情緒管理處方教育,如何進行負性情緒的感知與有效自我調控。
1.3 評價指標 ①疾病管控知識:應用高曉華等[7]研制的支氣管擴張疾病知識量表為工具,對兩組患者進行疾病與飲食、肺功能鍛煉與用藥、情緒調控等5個維度知識掌握度的評價,各維度均為1~4分,從完全未掌握至完全掌握,總分5~2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管控知識掌握度越佳。②疾病管控依從性:自行設計支氣管擴張癥疾病管控管理依從性問卷,包括合理飲食與體位引流、有氧運動與規(guī)律用藥、正確咳痰與按時復診、呼吸功能鍛煉與情緒自控等,各維度均為1~3分,從完全未依從至完全依從,總分為8~24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管控管理依從度越高。③比較兩組干預后6 min步行距離、出院后1年內因支氣管擴張癥急性再發(fā)加重入院率。④生活質量: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8]評價兩組生活質量,包括癥狀、疾病影響及活動能力3個維度,包含76個條目,各維度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2.1 兩組疾病管控知識掌握度和疾病管控依從性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疾病管控知識掌握度和疾病管控依從性評分比較 (分,
2.2 兩組6 min步行距離、再入院率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6 min步行距離、再入院率比較
2.3 兩組SGRQ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SGRQ評分比較(分,
支氣管擴張癥具有發(fā)病年齡低、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預后不良等特點,在急性加重時因咯血、大量膿痰、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9]。住院期疾病管控目標在于感染控制、急性加重誘因解除、呼吸系統(tǒng)癥狀緩解等,在住院期間獲得良好控制后,需在居家及社區(qū)環(huán)境中繼續(xù)開展長期疾病管控活動,故積極有效的延續(xù)護理日益凸顯。常規(guī)支氣管擴張癥延續(xù)護理以護士定期電話健康指導為主,形式單調、內容有限、信息傳遞效果損耗較高,缺乏系統(tǒng)性、記憶鞏固困難。
本研究采用短語線索導引康復處方對支氣管擴張癥者開展延續(xù)護理,短語處方的命名清晰明確地指出,該處方所表達的疾病管控內容,提供查閱學習記憶的可靠快捷性思維線索,處方內容全面細致量化條目式呈現(xiàn),通俗易懂、實用可行,易為支氣管擴張癥者理解外化、學為所用。于出院后5 d內,通過微信短語線索導引康復處方內容對患者進行細致入微的解析與指導,在出院后第一時間內,獲得高強度全維度的疾病管控管理延續(xù)指導,維持醫(yī)院健康管理與院外健康管理間無時間縫隙式有效銜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有力的專業(yè)持續(xù)督導,不斷獲得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解析到位的支氣管院外疾病管控自我管理知識,實現(xiàn)較高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行為轉化種值效應,使患者疾病管控知識掌握度與疾病管控行為依從性得以有效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疾病管控知識掌握度評分、疾病管控管理依從度評分、6 min步行距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再入院率和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短語線索導引康復處方工具的延續(xù)護理,能提升支氣管擴張癥者疾病管控與康復效果。究其原因,支氣管擴張癥需進行長期院外疾病管控管理,決定該類患者院外疾病管控知識技能及依從性的高低,直接影響疾病管控康復效度。短語線索導引式康復處方為患者提供了全面系統(tǒng)、項目清晰、簡便易得的疾病管控行為導引工具,構架出完整的疾病管控自我管理行為框架,使其明確地組織自我疾病管控活動,細致化的處方內容賦予患者直接可用疾病管控管理行為,只需依照處方中提及的各條目、各量化數(shù)據(jù)與標準等,加以落實即可在較高程度上滿足疾病管控要求,使患者以高度的疾病管控依從意識,獲得更優(yōu)的疾病管控效果,改善活動耐力,降低急性加重風險,從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