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玉
(玖龍環(huán)球(中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523000)
工程施工當中,從混凝土結構實物的體積出發(fā)可以對混凝土進行針對性分類,其中幾何尺寸≥1m 的混凝土結構,被稱為大體積混凝土。在碼頭施工建設中,大體積混凝土屬于十分關鍵的建設材料,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對于碼頭施工整體質量會產生顯著影響。因此,針對性地分析影響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的風險因素,并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裂縫控制技術,對于工程建設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來說,引發(fā)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是較為多樣的,包含人員、材料、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但本質上來說可以總結為2 種原因:(1)是水泥水化熱引發(fā)化學變化導致混凝土變形;(2)是溫度導致混凝土內的收縮變形[1]??偨Y分析實際施工情況發(fā)現,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膠凝材料具有很高的溫度敏感性,并且還會被水化作用所影響,很容易導致混凝土結構內外出現溫差。當內外溫差達到一定水平后,在收縮作用的影響下,出現混凝土裂縫的風險顯著增加,碼頭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受到嚴重影響。水泥水化熱屬于混凝土早期溫度應力的來源,而溫度應力是碼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應當從溫度、變形及綜合應力現場控制3方面出發(fā)[2]。
A 工程屬于成品油保稅庫項目配套碼頭工程,工程建設1個10 萬噸級的成品油泊位、2 個5 萬噸級的成品油泊位,以及1 個1 萬噸級的成品油泊位,同時建設相應的碼頭配套設施。
A 工程首批現澆立墻12 件,混凝土終凝后3 日內,部分現澆立墻構件的側面出現裂縫。 混凝土裂縫的走向是豎向,每件立墻的裂縫數是1~2 道,均屬于豎向的非貫穿性裂縫,裂縫長度為50~100cm,共有12 條裂縫。 在進行7d 的觀察后發(fā)現,豎向裂縫的寬度約為0.25mm, 個別較大的裂縫寬度為0.35mm,裂縫長度基本上與立墻高度一致,約為1.1m。
針對工程實際情況, 設定的目標是降低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的概率,同時縮減裂縫的長度與寬度。 具體的目標值是將0.2~0.5mm 寬度范圍的溫度裂縫數量,控制在90%以內。
1)人員因素。 施工人員是工程直接參與、操作人員,對于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和防控具有顯著影響。 當現場施工人員的經驗不足、相關操作不夠熟練時,出現混凝土裂縫的風險隨之增加。 同時,施工人員是否具備較高的質量意識,也會影響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形成。 通過現場調查分析發(fā)現,A 工程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人員工作經驗不足, 有半數的施工人員屬于生手,并不具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操作經驗,對于相應的操作要領并未掌握,需要進行技術指導,且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明顯不足。
2)材料因素。材料因素主要是從骨料含泥量、澆筑溫度和終凝后溫差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查閱相關規(guī)范并對工程中使用的骨料檢測報告進行檢查發(fā)現,A 工程的骨料含泥量較高。相關規(guī)定的細骨料含泥量≤3.00%,該工程中的用砂含泥量是2.40%,盡管低于規(guī)范要求值,但屬于較高偏高水平;砂泥塊含量和碎石含泥量分別是0.50%和0.90%,均低于規(guī)范最大值1.00%,但也屬于偏高水平;碎石泥塊的含量0.20%,低于規(guī)范要求的0.50%?;炷潦┕げ牧蠈τ诖篌w積裂縫的形成,具有顯著影響,A 工程中的骨料含泥量盡管低于規(guī)范要求,但均處于偏高水平,對于裂縫的形成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混凝土澆筑溫度方面,規(guī)范規(guī)程的混凝土澆筑溫度要求是≤30℃,現場驗證發(fā)現,由于受到白天強烈日照的影響,混凝土罐車表面溫度達到40℃以上,明顯需要針對性的降溫措施。終凝后溫差方面,現場驗證發(fā)現,拆模之后的頂部和側部溫度為63℃,內部溫度將會更高。
3)施工因素。此方面因素主要包含振搗間距、拆模時間以及養(yǎng)護時間和措施?,F場發(fā)現,部分施工人員操作不規(guī)范,使得振搗間距約達600mm,明顯超過JTS 202—2011《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大值450mm;拆模操作選擇的時機是終凝后第二日,導致混凝土結構過早暴露,表面溫度迅速下降;養(yǎng)護方面,實際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僅有7d,低于規(guī)范要求的14d,明顯不足,而采取的養(yǎng)護措施主要是側面土工布覆蓋和頂面灑水,沒有進行蓄水養(yǎng)護。
4)環(huán)境因素。A 工程所在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溫始終較高,且蒸發(fā)量較大,降雨持續(xù)時間較短;工程建設中的上部獨立墩結構使得灑水養(yǎng)護的難度較大,對混凝土養(yǎng)護產生影響,最終影響大體積裂縫的防控。
裂縫控制方案包括以下幾方面:
1)技術交底。基于人員因素對碼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要進行施工技術交底,主要包括施工中振搗操作要點、振搗棒有效半徑、振搗深度和間距等。同時,施工單位要組織新進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由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技術指導。
2)砂石料含泥量控制。施工中,在監(jiān)理單位人員的見證下,進行取樣送檢,保證檢測合格才能夠使用材料施工,對于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拌和站當中,砂含泥量應當維持在1.30%~1.60%的范圍內,碎石含泥量則應處于0.50%~0.60%的范圍,以此實現基本控制目標。
3)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在終凝第二日拆模,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迅速下降,內部溫度無法及時降低,導致內外溫差較大,形成溫度裂縫。因此,施工中要將拆模時間延長到5d。在此操作之后進行拆模,能夠發(fā)現混凝土表明平整,未出現裂紋,混凝土表面溫度和空氣溫度基本相同。
4)合理設置冷卻水管。PVC 管布設時,其水平間距是1~2m,與模板邊緣的距離是1m,縱向布設1 層,高度是分層澆筑厚度一半處。澆筑上層混凝土之前再次布設冷卻水管。
5)選取低氣溫環(huán)境進行澆筑。A 工程所在地的氣候溫差大,夜間氣溫較低,錯開白天高溫時段在夜間進行澆筑,能夠使原材料保持較低的溫度,加之對罐車表明灑水冷卻,能夠避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過高,與常溫基本相同。在混凝土終凝后利用埋管進行通水養(yǎng)護,保證內部溫度技術有效下降。
6)強化養(yǎng)護與管理。除土工布覆蓋和頂面灑水等養(yǎng)護措施外,還要進行針對性的蓄水養(yǎng)護,蓄水至少2cm,一直到5d 后拆模。拆模后,使用土工布覆蓋頂部和側面,并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周期定位2 周,在此階段始終保證土工布濕潤。
從具體原因出發(fā)進行碼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數量明顯減少,節(jié)省了修補施工的時間和費用,有助于碼頭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