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周立新
龍湖公園的土坡處有幾棵大的皂莢樹。從春天到秋天,一次次從樹下經(jīng)過,目睹它們含苞待放、開花結(jié)果,直到成熟的莢果落滿地,也恰好記錄了它們的生長過程,真是無心插柳。
皂莢是豆科皂莢屬喬木,幾乎遍及我國各省,生長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也常栽培于公園、庭院,魯迅在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提到了皂莢樹。皂莢有諸多功效,其中之一便是有洗滌的作用。皂角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去污能力非常強(qiáng),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diǎn)。文獻(xiàn)資料表明,古人在秦漢時期就用皂莢來洗衣物和頭發(fā)了,而到隋唐已形成慣例。到了宋朝,人們進(jìn)一步創(chuàng)新,將天然皂莢搗碎研細(xì),再加上香料,制成“香”皂。原來,皂莢是我們古老的洗滌用品,它的起泡、去污、乳化一系列的效用讓它在洗滌用品的歷史長河中徜徉了兩千年,即使是現(xiàn)代的洗滌用品,也有不少以皂莢為賣點(diǎn)的產(chǎn)品??匆豢垂Σ豢蓻]的皂莢長什么樣吧。
春天,它們長出嫩綠的葉子和長長的含苞待放的花序。
半個月后,樹干上的刺狀枝漸漸長大鋒利,這是一種自我保護(hù)的防身利器,防止食草動物啃食枝干和葉子,想上樹淘氣的孩子也省省吧。
又過了半個月,一串串花序上開出朵朵黃綠色的小花。花雜性,花瓣4。
沐浴了春天的陽光,夏天的雨水,皂莢樹枝繁葉茂,花序上綠色的豆莢漸漸長大,它們懸垂著掛在樹上。皂莢豆角跟我們常吃的豆角不同,它不是用來吃的,在古代,它是用來洗衣服的。
秋天,長長的莢果慢慢由綠變黑,成熟的莢果肥厚勁直,長12~37 厘米,兩面隆起,被白色粉霜,成熟后自然掉落地面上。
高大的皂莢樹下,滿地黑豆角。我撿起幾個,帶回家里解剖。起初以為跟大多的豆角一樣,一捏就開裂,誰知任你是鐵手功,也奈何不了它,直到我把它掰斷,都沒有絲毫開裂的跡象。最后拿來剪子,很費(fèi)力地從側(cè)面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剪,才露出里面的種子形狀,它們排列得真是整齊好看啊。原來,皂莢的果瓣是硬革質(zhì),很厚實(shí),用來洗衣服的就是這一部分,里面含有皂甙成分,兩片果瓣牢牢地保護(hù)著里面一顆顆棕紅色的種子。
我們身邊有很多植物,如果留心觀察它們,你會看到它們春華秋實(shí)的生長智慧,如果再仔細(xì)探究,它們還會告訴你花開花落的秘密以及種子的密碼。
種子
花序
花序
嫩枝
新鮮豆莢
成熟豆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