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張雅明,夏澤華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柏氏肛腸科,上海200023
潰瘍性結腸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和膿血便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全身中毒癥狀,并發(fā)出血甚至穿孔。目前其發(fā)病機制不清,且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效果欠佳[1-2]。中醫(yī)學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為濕熱毒邪內蘊腸腑[3-4]。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在正常人群小腸和結腸中表達極低,而腸道黏膜損傷患者血清I-FABP明顯升高[5]??扇苄酝砥谔腔K末產(chǎn)物受體(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sRAGE)是常見的免疫失調性炎癥物質標記物,是一種跨膜轉運蛋白脫落后形成[6]。核周型抗中性粒細胞抗體(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是中性粒細胞的自身抗體,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呈陽性表達[7]。本研究觀察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6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24 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2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24例;年齡18~79 歲,平均(38.67±4.68)歲;病程1~20 年,平均(11.65±2.65)年;病變部位:左半結腸24 例,右半結腸21 例和全結腸17 例。對照組中男36 例,女26 例;年齡18~79 歲,平均(39.16±6.78)歲;病程1~20 年,平均(11.17±3.19)年;病變部位:左半結腸26 例,右半結腸20 例和全結腸16 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為臨床初發(fā)型和慢性復發(fā)型,病情為輕、中度及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8];2)符合中醫(yī)辨證分型[9],舌苔黃膩,脈細數(shù),身熱口干和小便短赤;3)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排除標準1)急性爆發(fā)型或慢性持續(xù)型或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結腸感染性疾病或克羅恩病患者;3)對用藥過敏者;4)心、肺和腎臟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5)孕婦和哺乳期婦女;6)腫瘤和免疫性疾病者;7)精神疾病和智力障礙者;8)兩周內有相應治療者。
1.4 治療方法兩組均實施糾正電解質平衡,酸堿紊亂和營養(yǎng)支持對癥治療,并予美沙拉嗪緩釋顆粒(法國Ethypharm公司,注冊證號:H20100063,規(guī)格:500 mg×10袋)每次1 g,每天4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清腸愈瘍湯和中藥灌腸。清腸愈瘍湯藥物組成:仙鶴草和炒薏苡仁各30 g,生黃芪和秦皮各20 g,牡丹皮、地榆、紫草、赤芍各15 g,黃柏、白頭翁、煨木香各10 g,黃連8 g,生甘草6 g。發(fā)熱者加金銀花、連翹和鴨跖草;便血加愧花、側伯葉;腹痛加延胡索;腹脹加檳榔;大便次數(shù)多加訶子。水煎100 mL,每日1 劑,連用2 月。灌腸中藥藥物組成:仙鶴草和黃柏各20 g,地榆15 g,五倍子12 g,白及10 g,三七粉4 g 和青黛3 g,濃煎成150 mL,臨睡前灌腸1 次;灌腸15 天停藥5 天為1療程,共3個療程。
1.5 療效標準[10]痊愈:腹痛癥狀和大便次數(shù)正常,結腸鏡顯示黏膜正常;顯效:腹痛、腹脹和大便次數(shù)基本恢復正常,結腸鏡顯示黏膜水腫明顯減輕,潰瘍基本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但仍有腹痛和黏液大便,每日次數(shù)超過2 次,結腸鏡顯示黏膜水腫有所減輕,潰瘍面及出血點有所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結腸鏡下黏膜均無明顯改善甚至進展。
1.6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腸鏡下黏膜評分、Sutherland DAI 評分、組織病理評分及全血黏度。
1.6.1 臨床癥狀評分主要從腹痛、腹脹、便血和里急后重4 方面進行評估,并根據(jù)無癥狀、輕度、中度和重度分別賦予0、1、2、3分。
1.6.2 腸鏡下黏膜評分根據(jù)波士頓評分標準將結腸黏膜分為正常黏膜,輕微黏膜病變,中度黏膜病變和重度黏膜病變,分別賦予0、3、6、9分。
1.6.3 Sutherland DAI 評分根據(jù)直腸出血、腹瀉頻率、黏膜表現(xiàn)和醫(yī)師病情評估4 方面,按照病情嚴重程度,無癥狀、輕度、中度和重度分別賦予0、1、2、3分。
1.6.4 組織病理評分從病理組織黏膜固有層中性粒細胞浸潤深度分為每個高倍鏡下10~50個中性粒細胞為0~3分,大于50個中性粒細胞為6分,黏膜炎癥嚴重并有潰瘍?yōu)?2分。
1.6.5 I-FABP、sRAGE和p-ANCA水平檢測治療前和治療1月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約5 mL室溫靜置20 min,離心半徑15 cm,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約3 mL,放置在-80℃冰箱待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FABP、sRAGE 和p-ANCA,試劑盒由上海基免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步驟:將生物素標記二抗和酶標試劑加入標準品和樣品,反應60 min,溫度37℃。洗板后再加入顯色液AB 反應10 min,反應溫度37℃;然后加入終止液,在15 min 內檢測吸收密度值;通過Elecsys 軟件繪制標準曲線,計算I-FABP、sRAGE和p-ANCA值。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5.0 和MedCalc 15.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 臨床療效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及總有效率觀察組分別為20 例、23 例、16 例、3 例及95.2%(59/62),對照組分別為10 例、15 例、25 例、12 例及80.6%(50/62),總有效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54,P<0.05)。
2.2 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后兩組患者腹痛、腹瀉、血便和里急后重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變化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變化情況(±s) 分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
2.3 腸鏡下黏膜評分及Sutherland DAI 評分、組織病理評分治療后兩組患者腸鏡下黏膜評分及Sutherland DAI 評分和組織病理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鏡下黏膜評分及Sutherland DAI評分、組織病理評分(±s) 分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
2.4 血液黏度變化情況治療后兩組患者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和紅細胞壓積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黏度的變化(±s)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
2.5 血清I-FABP、sRAGE 和p-ANCA 水平變化情況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1)。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變化情況(±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變化情況(±s)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
潰瘍性結腸炎是以結直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yōu)橹鞯募膊。饕憩F(xiàn)為結直腸黏膜非特異性炎癥反應性疾?。?1-13]。由于病因不明,缺乏特異性治療手段,導致病情反復,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西醫(yī)治療主要給予對氨基水楊酸、激素和嘌呤類藥物。本研究采用美沙拉嗪定向于回腸末端釋放,抑制結直腸黏膜釋放的前列腺素E2、白三烯等,消除炎癥[14-15],但會反復發(fā)作。有研究[16]顯示中醫(yī)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具有較好療效,為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提供了治療思路。本研究結果顯示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優(yōu)于單純美沙拉嗪治療,在改善潰瘍性結腸炎癥狀方面優(yōu)于美沙拉嗪;觀察組腸鏡下黏膜評分、Sutherland DAI 評分、組織病理評分降低較單純美沙拉嗪明顯,并且在降低全血黏度方面優(yōu)于單純美沙拉嗪,說明清腸愈瘍湯方和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能夠減輕結直腸黏膜炎癥,降低血液黏度,可能與組方中的組成成分有關[17-20]:仙鶴草主要成分為仙鶴草酚,能收斂止血,具有抗炎、降壓、降糖、止血鎮(zhèn)痛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炒薏苡仁主要含人體必需氨基酸和礦物質,有抗炎鎮(zhèn)痛、調節(jié)血脂、降糖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生黃芪主要成分為皂甙、黃酮等成分,具有補氣固表等作用,具有利尿、改善脂肪代謝、保腎、穩(wěn)定血液流變學、調節(jié)心臟功能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秦皮主要成分香豆素和木脂類等成分,具有明顯抗感染、抗炎、利尿、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的作用;牡丹皮的主要化學成分酚類和酚苷類具有抗感染、抗炎功能,能提高免疫力;地榆主要成分皂甙、黃酮和鞣酸等成分具有涼血、止血和解毒收斂等功效,有抗感染、抗炎消腫、止血、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紫草主要化學成分萘醌類,具有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保肝和利尿等作用;赤芍主要為單萜類,能清熱涼血和通經(jīng)消腫,具有抗感染、抗炎、抗氧化及對抗膿毒血癥的作用;黃柏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消化道潰瘍、抑制免疫細胞反應等作用;白頭翁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煨木香主要有調節(jié)胃腸道運動、抗炎、抗腹瀉、抗消化潰瘍及促進膽囊收縮等作用;黃連主要含有黃連素,具有抗感染、抗病毒等作用;生甘草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綜合本方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炎、營養(yǎng)腸道黏膜、提高免疫力、止血和止瀉等作用。同時中藥灌腸可進一步促進腸道炎癥吸收,修復損傷黏膜。
本研究結果顯示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較單純美沙拉嗪能夠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I-FABP 水平,促進腸道損傷愈合。I-FABP是FABP的一種,主要表達在腸道黏膜的腸道絨毛,具有較高的特異性,當絨毛受損時絨毛上皮分泌大量I-FABP,并且與腸道黏膜損傷呈正比[21],說明I-FABP 水平與腸道損傷有密切聯(lián)系。本研究發(fā)現(xiàn)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能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sRAGE 水平。sRAGE 是蛋白質和脂類代謝后非酶類配體的受體,在內皮細胞、單核細胞和神經(jīng)細胞等普遍表達,最早在糖尿病患者中被發(fā)現(xiàn),后來發(fā)現(xiàn)與潰瘍性結腸炎聯(lián)系密切[22]。潰瘍性結腸炎患者sRAGE高于健康對照組,活動期患者高于緩解期患者,并認為是評價潰瘍性結腸炎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與細胞增殖和炎癥具有明顯相關性[23]。本研究發(fā)現(xiàn)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能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p-ANCA 水平。p-ANCA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特異性抗體之一,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p-ANCA 水平升高[24]。本研究結果表明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能促進潰瘍性結腸炎愈合,可能與降低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有關。
總之,清腸愈瘍湯口服及中藥灌腸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能促進結腸黏膜損傷愈合,降低血液黏度,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血清I-FABP、sRAGE和p-ANCA水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