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秀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其在學習上能夠具有一定的積極性,通過自主學習實現(xiàn)思維的訓練。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本篇文章從高中英語教學入手,對自主學習模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學習;方法研究
引言:對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應試性。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習慣于給學生們灌輸大量的英語知識,希望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此來提高英語水平。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能力,讓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不利于學生的提高和發(fā)展。在新時代,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自主學習。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對改革標準有所重視,嚴格落實,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主能力,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中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老師們需要更加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而為了使學生可以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最關鍵是要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所謂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習者在老師的指導下,經(jīng)過自我探究與反思,最終學習到相關知識的過程。對于目前高中生而言,他們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已經(jīng)習慣了通過生硬的背誦知識的方式進行被動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讓其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們難免會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從而浪費了時間。也就是說,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并不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其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老師可以采用設計自主學習單的方法,協(xié)助學生在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例如在開展學生高一必修一第一單元"Teenage life"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模塊課程時,老師就可以設計相應的自主學習單。該自主學習單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將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生詞解釋打在自主學習單上,例如,community:社區(qū);challenge:挑戰(zhàn);obvious:明顯的。通過這種解釋生詞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第二,將文章結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循序漸進的去學習文章。第三,讓學生將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最后教師進行統(tǒng)一解答。通過這種設計自主學習單的方式,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升。與以往相比,學生們對英語學習更加積極、熱情,學習效果也大大提升。
二、構建學生自我評價體系
除了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之外,想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必須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高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構建自我評價體系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評價的主體,學生們通過教師來了解自己某個知識的學習情況,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習學習自主性的養(yǎng)成?,F(xiàn)在,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評價的主體,針對某一模塊的學習,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還是以高一必修一第一單元“Teenage life”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模塊為例,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單完成學習后,讓其進行自我評價。例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What is this article mainly about? Which aspect do you think you have mastered 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self-study?”學生:“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teenage life. I think the structure of my article is well divided.”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自我學習情況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監(jiān)督,保證學生自我評價的科學和完善。通過這種長期自我評價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更為全面的認知,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深入研究,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合理的進行教學設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讓學生能夠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需要教師對所授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夠?qū)崿F(xiàn)自主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對于一篇閱讀文章的講解,教師會分成兩部分:一是對學生的提問;二是教師講解。如果這篇文章的講授時間是30分鐘,那么教師的講解會占用25分鐘,和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僅僅為5分鐘。這種授課模式就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主體性有所忽視,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對于閱讀的教學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這個部分為15分鐘。二是交流環(huán)節(jié),這個部分占用10分鐘。三是教師總結環(huán)節(jié),這個部分占用5分鐘。通過這種教學設計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這種方式效果顯著,在突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設計形式下,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無論是在學習興趣上,還是學習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重視課堂提問和小組討論
想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發(fā)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增加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以及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加強師生以及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采用板書式教學,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將重點內(nèi)容記錄在黑板上,學生在講臺下進行抄寫背誦,整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很少。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增強和學生間的互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在進行高一必修一第二單元“Travelling around”這一講中的talk about your future plans這一模塊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討論,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一直站在講臺前,而是應該來回走動檢查學生討論的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有問題,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與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相比,學生在課堂中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加,學生對于自主學習英語充滿激情。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己的授課方式,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意識,然后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方式,讓學生的英語能力逐漸增強。
參考文獻:
[1]熊艷.對構建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5,08:90-91.
[2]徐曉慧.構建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