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蓮
(湖南省衡山縣紅旗水電管理所,湖南衡山 421300)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穩(wěn)定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電力能源的需求量持續(xù)走高,因此,很有必要加強電力能源管理,提高電力能源利用率。當前我國小型水電站數(shù)量增長很快,已經逐步成長為電力能源提供隊伍中不容小覷的力量。但是由于一些小型水電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設備老化、磨損問題嚴重,出現(xiàn)工作效率不高甚至無法正常運行的現(xiàn)象,影響水電站經濟效益提升。為保障小型水電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有必要對一些磨損、老化嚴重的設備設施加以技術改造,保障其正常運行,達到降低運行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
設備管理需要覆蓋從設備購買進廠到設備退役報廢整個生命周期,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是水電站生產安全的基礎。在小型水電站施工建設時,機電設備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水電站工程能否順暢開展。水電站機電設備管理包含機電設備選型、采購、驗貨、維保、檢修以及報廢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對水電站機電設備進行有效管理能夠確保機電設備充分發(fā)揮自身性能,保障水電站電力生產安全,同時,對于降低水電站運行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也有積極作用。對于小型水電站而言,機電設備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確保機電設備運行安全,這是小型水電站能夠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前提,也是其提升經濟效益的根本。現(xiàn)階段,水電站工程建設經常面臨機電設備安全性不足、耐久性不夠、兼容性不好、功能性不強等諸多問題,既影響了水電站建設質量又影響了水電站經濟效益。
以小型水電站的水輪發(fā)動機組為例,由于其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附屬設備老化、工作效率低下、故障率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其運行安全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小型水電站機電設備管理,掌握其實際運行狀態(tài),重點關注其在運行期間出現(xiàn)的各種事件,實時查看設備設施運行記錄,明晰安全隱患易發(fā)生環(huán)節(jié),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保障小型水電站可靠運行。如果發(fā)現(xiàn)小型水電站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必須進行限期技術改造,有效規(guī)避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1]。
很多小型水電站建設時間久遠,在建造時技術標準不高,加上長期缺乏維護保養(yǎng),水電站設備設施整體狀態(tài)不佳,控制精準度不夠、兼容性不好,給水電站設備正常運行造成了阻礙。同時,一些水電站在建設時沒有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造成流量和水頭降低,影響到機組設備生產運行效率。另外,一些偏遠地區(qū)在小型水電站建設方面資金投入不足,在設備采購上無法引進先進設備,加上日常維護不足,設備設施帶病工作與超負荷工作現(xiàn)象嚴重,設備設施損耗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其使用壽命。以湖南衡陽紅旗水電管理所為例,該所位于祝融峰的北側,建成于20世紀70年代,有兩個水庫,三個梯級發(fā)電站,水庫蓄水來自祝融峰,渠道總長10km,沿石壁砌成,經過幾十年的運行,發(fā)電站電氣設備年久老化,配套設備更新不及時,存在各種安全隱患。
一些小型水電站在建設之初,國家只撥付了必要設備采購所需資金,其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多由地方自籌,對于資金匱乏的偏遠地區(qū)來說,只有犧牲基礎設施建設來保障主要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轉,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比如在引水工程設計時沒有充分利用當?shù)氐匦蔚孛玻派城俺厝萘坎蛔闵踔翛]有設計,引水渠道過小等,遇到汛期,部分水電站引水系統(tǒng)就會出現(xiàn)被淤泥、雜草或石塊堵塞的情況,減少了水電站進水量,降低了水電站發(fā)電量。
小型水電站的配套設計存在匹配度不夠的問題,造成水電站設備在實際工作時相互配合不夠,降低設備工作效率,難以發(fā)揮其應用價值。比如,水輪機容量和發(fā)電機容量兩者需要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其效用,如果水輪機容量遠超發(fā)電機容量,就會出現(xiàn)“殺雞用牛刀”之嫌,水電站設計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出現(xiàn)棄水現(xiàn)象;反之,如果水輪機容量太低,則會出現(xiàn)水輪機難以滿足發(fā)電機工作需求,同樣不利于水電站健康發(fā)展。
許多小型水電站地處偏僻,所能夠得到的關注有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水電站管理層大多會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設備日常維護保養(yǎng),導致許多設備帶病運轉,通常是不壞不修,真正到了非修不可時,會給水電站造成更大經濟損失,而且會增加設備設施維保費用。同時,許多小型水電站設備采取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水電站發(fā)展需求,但是由于其自身實力所限,相關管理人員對于技術更新重視不夠,還是沿用傳統(tǒng)、陳舊的技術,阻礙了新技術在水電站上的應用,制約了水電站發(fā)展。與之相對應的,由于小型水電站無法獲得充足資金支持,造成設備維保無法有效組織進行,設備運行狀態(tài)不佳。另外,我國在水電站相關制度建設發(fā)展存在不足,尤其是內控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在管理和監(jiān)督時難以找到相關制度支撐[2]。
發(fā)電機的調速器與勵磁系統(tǒng)是水電站機電設備的核心,以往我國發(fā)電機調速器大多采取機械液壓型,勵磁系統(tǒng)采用的是半控橋可控硅勵磁系統(tǒng),這些裝置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電力發(fā)展需求。因此,需要從實際需求出發(f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在控制系統(tǒng)和自動化程度上予以加強,將調速器改造升級為計算機控制或高壓惰性氣體儲能式,將勵磁系統(tǒng)升級改造為雙通道計算機控制模式。
小型水電站設備技術改造時,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設備采購時要注意生產廠家的選擇,盡可能挑選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技術含量高的生產廠家。在設備控制方面,要做好設備自動化控制方面的設計,針對設備運行時的額定電壓及單機容量制定有效解決措施,使水電站機電設備性能可以滿足生產需求。在設備自動化上下足功夫,有效減少管理人員工作強度。
當前,制約小型水電站發(fā)展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基礎設施完善性不足。在進行小型水電站技術改造工作時,一定要弄清楚水電站所處地理位置,做好相關規(guī)劃設計。對前池容量進行合理擴容,對無前池的進行新建。要增強排污清淤能力,在引水系統(tǒng)前端加設攔污裝置,確保汛期有效應對泥沙等雜物。在設備選型上,要盡量選用耐磨性較好的設備設施。在具體改造時,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將資金用在刀刃上。
水電站能否順利運轉需要不同設備設施之間配合默契,在實際技術改造時要重點關注不同設備設施之間的配合有效度,為水電站設備高效運轉奠定基礎。要對水電站設備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做到科學合理、客觀有效,確保水輪機容量和發(fā)電機容量高度匹配。在具體技改操作時,要制定細化、量化、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執(zhí)行,確保施工質量,同時,要做好新舊設備的無縫連接,提升機械設備利用率,盡量降低技改工程成本。待施工完成后,要進行試運行處理,記錄好設備工作運行參數(shù)并進行深入分析。
在進行小型水電站設備技改工程時,一定要做好相關安全管理工作。要對設備技改安全性進行全面分析,相關人員要深入施工現(xiàn)場開展實地勘察,認真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安全問題,并制定相應解決措施,最終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確保技改工程施工安全。要重點做好施工現(xiàn)場安全管理,要充分利用施工宣傳欄、廣播等方式方法,大力宣揚安全施工,著力提升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促使施工作業(yè)標準化,減少安全事故發(fā)生率。要全面落實安全工作制度,將管理人員現(xiàn)場督察制度、工作制度等相關制度上墻,成立專門督查小組,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存在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全面落實風險雙控體系建設,把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3]。
進行技改工程改造時,要采取關停施工或邊改邊運行的模式。要高度重視竣工驗收環(huán)節(jié),科學、客觀評估改造效果,如果水輪機的單機容量超過5MW,應當做好技改前后設備性能指標對比。為確保技改工程質量,在試生產運行前要做好機組驗收工作,確定機組運行沒有問題后方可開展試運行工作。對于分期改造的技改工程,要做到每一期改造完成后立即進行啟動驗收,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后,及時進行生產試運行操作。在驗收時,竣工驗收委員要認真檢查新增建筑及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開展機組開停機機帶負荷試驗,對于重要設備性能參數(shù)要進行全方位檢查,待所有檢查確認無誤后,竣工驗收委員會要在竣工驗收鑒定書上簽字并加蓋公章,然后向生產單位進行移交,移交手續(xù)需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
綜上所述,我國小型水電站為我國電力資源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小型水電站生產運行出現(xiàn)不少問題,亟待進行技術改造。在小型水電站技改工程建設中,要著力做好設備改造、完善基礎設施、促使機械設施配套化、完善技改安全管理體系等各項工作,為小型水電站健康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