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跟林
【摘要】現今已是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代,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再只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而是加強了對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視,這樣才能為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而小學數學教師尤其應當重視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數學計算能力實際上正是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兩方面的綜合表現.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途徑
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教學應當重視學生的喜好,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的熱情,實現“讓興趣做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筆算、口算、簡算,或是使用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些計算技巧,讓學生在數學計算上更有效率,并為此增長信心,獲得樂趣.由于計算能力關系著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再加上數學這一學科的精確性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教學核心.與此同時數學計算能力的發(fā)展也能帶動創(chuàng)新和發(fā)散思維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細致思考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和途徑.
一、小學數學教育中計算能力的意義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具體表現在:第一,小學數學學科中訓練學生計算能力的題目占比相當大,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考試中的重點.計算能力體現在小學測試內容的方方面面,如應用題、邏輯題等,所以計算水平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也與小學生未來數學水平的發(fā)展緊密相關.如果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薄弱,將會嚴重阻礙其數學的學習.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價值.
第二,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逐漸具備創(chuàng)新性思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逐步建立起縝密的計算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增強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明確各個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計算過程中,明確每一步計算步驟背后蘊藏的深刻內涵.
二、小學生在計算能力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耐心
在小學生群體中,對計算缺乏耐心是較為普遍的現象.第一,學生通常會比較輕視計算題,錯誤地認為計算題只需按四則運算原則即可得到正確結果,所以學生在做計算題時態(tài)度都較為草率,盲目的自信導致學生在計算時屢屢犯下低級錯誤,并且會跳過檢查的步驟.第二,對于較為復雜的計算題,學生往往又會產生抵觸情緒,缺乏認真解決煩瑣計算的耐心,也不會再驗算一遍,導致出現大量錯誤.
(二)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沒有養(yǎng)成良好計算習慣的小學生常常會出現運算和驗算過程混亂的現象,而小學數學教學一再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時要對齊,但是仍有很多小學生在計算時不注重清晰規(guī)整,導致草稿紙上的算式非?;靵y,而有些學生甚至會在草稿紙之外的地方,如書桌或者課本上進行計算.這些不好的計算習慣對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造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我們常??吹健按中摹北划敵尚W生計算能力不佳的一大借口,然而“粗心”的本質正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三)基礎薄弱
對小學生來說,數學綜合題經常會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不懂得從何入手,也不知道如何運用數學技巧簡化復雜的計算過程.出現這種問題的本質是小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數學能力上還很薄弱,對理論知識和計算公式還掌握得不扎實,致使在解題過程中沒有可靠的支持.
(四)過度依賴工具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電腦、計算器等工具為計算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只需要把數字輸進去便可以迅速得到精確的結果,然而正因為計算工具太過便利,才會讓小學對此產生依賴感,在做計算題時首先想的就是找計算器來算,這樣的行為會助長小學生在數學計算方面的惰性,長此以往也會打消小學生在計算方面的積極性以及自信,認為僅憑自己無法得到準確的結果.
(五)未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有的數學教師未能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未能在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在計算過程中,有的學生在計算時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將自我的計算眼光局限在課本上,過于關注課本上煩瑣的計算過程,沒有自主思考適合于自我的計算過程,這大大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有的教師過于看重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將各個章節(jié)的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沒有給予他們自主思考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喪失了思考的能力,無法自主思考創(chuàng)新性的解題方法,逐漸喪失了對計算的興趣,無法達到較高的計算效率,進而影響到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三、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計算的耐心
由于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對具象事物更感興趣的小學生容易對其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計算訓練時,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把握他們的喜好,利用他們的好奇心與好勝心來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數學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調動他們對計算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主題為“幫小動物回家”的活動,讓枯燥的計算過程變得生動有趣,選擇幾種小動物并在上面標注數字,然后讓每一個算式都對應一種小動物,通過計算這些算式就能把小動物送回家,這樣將計算與小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進行匹配的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練習計算題的興致.
(二)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和加強基礎能力
小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需要教師進行細心的引導和敦促.教師應當為小學生樹立在計算過程中要步驟完整的意識.完整的步驟分為審題、計算、驗算,教師要培養(yǎng)小學生這方面的意識,在平時練習和課后練習中對此也要有所重視,尤其要對審題和驗算的步驟進行嚴格要求,同時教師也應當對學生的書寫習慣進行規(guī)范,改正小學生亂寫亂畫的問題.要對基礎概念進行透徹的講解,闡明聯系,并讓學生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最后也要引導小學生正確使用計算器.
(三)重視算理講解,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算理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也是當前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內容.數學教師要重視對算理內容的講解,將算理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在計算教學中將重點放在算理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算理的基本內容,使學生明確算理的基本內涵,認識到算理在計算中的應用,懂得如何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教師講解“兩位數與兩位數相乘”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不僅要教會學生兩位數相乘的方法,還要帶領學生明確兩位數相乘的基本含義,使學生認識到乘法之間存在的共通性,將乘法口訣應用到兩位數乘法當中.在兩位數乘法計算中,學生計算“15×25”這一問題時,第一步計算“15×20=300”,第二步計算“15×5=75”,第三步計算“300+75=375”,得出這一問題的最終結果.
(四)重視糾錯教學,增加學生對錯題的認識
想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糾錯教學的重要性,將學生存在的錯誤指出來,引導他們明確自我在計算上存在的錯誤,使學生及時改正這些錯誤,避免再發(fā)生這些錯誤.數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糾正錯誤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認識到做題中存在的錯誤,使學生記錄下自我曾經出現過的錯誤,分析這些計算錯誤產生的原因,找尋問題的根本,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計算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的準確率.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出現的計算錯誤題目整理在錯題本上,記錄下各類計算錯誤,定時去復習這些錯題,避免再次發(fā)生類似錯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將記錄下的錯誤與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了解周圍同學存在的錯誤,將自我對錯誤的思考與想法分享給周圍的同學,一同交流診斷出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進而增加學生對計算錯誤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五)創(chuàng)建口算訓練形式,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
口算訓練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一種方法,也是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建口算訓練形式,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在筆算之前以口算預估出問題的答案,提高自我的計算速度.在此過程中,學生以口算的方式計算出問題的答案,減少動筆運算所花費的時間,在較短的時間得出問題的答案,逐步形成敏捷的思維能力.口算訓練對學生的計算速度有一定的要求,要使學生在計算中逐步形成一種壓迫感,讓學生帶著壓迫感投入到口算訓練當中,快速思考出問題的答案,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六)創(chuàng)設估算訓練形式,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估算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了他們計算的正確率.數學教師要創(chuàng)設估算訓練形式,將估算的常識傳授給學生,引導他們形成“四舍五入”的思想,使學生明確數據的處理方法,以估算的方法計算出數學問題的答案.同時,學生要形成自主估算的意識,將估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以估算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快速得出實際問題的答案.例如,學生在實際生活倒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油桶可以裝5千克油,現在有39千克油,需要幾個油桶?”,自主估算出問題的答案,發(fā)現5的倍數的數字結尾都是5或者0,以四舍五入的思想,將39變?yōu)?0去計算,得出最終的答案為“需要8個油桶”.
(七)加深對運算規(guī)律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數感
運算規(guī)律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必須明確的計算內容.數學教師要將運算規(guī)律傳授給學生,講解運算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將乘法結合律和分配律分離開來,使學生明確每一種運算規(guī)律在計算中的應用,結合具體題型去運用運算規(guī)律,加深對兩種運算規(guī)律的理解.同時,學生在明確運算規(guī)律的前提下,能逐步形成較高的數字感知能力,自主判斷運算規(guī)律的運用方法,將數感與運算規(guī)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建立起對數感的認識和對符號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八)運用湊數計算思想,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湊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主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師要將湊數思想傳授給學生,引導他們運用湊數的思想,使學生牢記一些特殊數字的湊數方法,以湊數來簡化計算的過程,將計算問題變得更加簡單化,進而提升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小學生要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以湊數思想簡化計算的步驟,將計算問題化繁為簡,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答案,進而避免學生在計算上出現失誤,提升他們計算的準確率.
(九)組織類似題型練習,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
在計算練習中,教師應當設計出專題練習形式,將相似的題型整理在一起,引導學生投入到專題訓練當中,使學生明確每一種題型的計算方法,認識到各類題型的計算形式,在計算上注意到每一種題型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而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乘法分配律這一題型時,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題型的計算規(guī)律,使學生在練習這一題型時明確乘法分配律的計算方法,牢記乘法分配律的計算性質.例如,教師將“(4+5)×9=?”和“(4×5)×9=?”這兩個式子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明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性質,使學生認識到這兩個式子之間存在的區(qū)別,逐步形成較高的思維能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計算能力有利于加強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當注重計算教學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計算產生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 佟翠英.計算能力,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突破口: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7(10):246.
[2] 黃翼翔.抓好基礎訓練教學,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1):120.
[3] 欽月蓮.從“被計算”到“要計算” :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興趣[J].考試周刊,2018(19):83.
[4] 楊慶.如何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漫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