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2021 年在不經(jīng)意中慢慢走來。很多時候,當我們回望過去的經(jīng)歷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散落在各處的珍珠需要串聯(lián)起來,只有系統(tǒng)地梳理和復盤了過往的點滴,才能讓原本模糊的記憶更加清晰富有輪廓,才算沒有白白度過平凡又非凡的一年又一年。
復盤,是棋手們增長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它本身是圍棋術語,指棋手在下完一盤棋后要在棋盤上重新擺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下得好的要繼承,下得不好的要在重新擺的過程中探究怎樣落子更好。
做一件事情,失敗或成功,重新演練一遍。大到戰(zhàn)略,小到具體問題,原來目標是什么,當時怎么做,邊界條件是什么,回過頭做完了看,做的正確不正確,邊界條件是否有變化,要重新演練一遍。
在檢查對局中的每一步優(yōu)劣與得失過程中,一個個問題及答案緩緩拉開帷幕:當時是如何思考的?自己為什么走這一步?今后遇到類似場景該如何設計接下來的幾步?如果不這樣走,還可以怎樣走?該從哪些維度對各種走法進行利弊對比?哪種走法才是對取勝概率貢獻最大的方案?
從組織行為的角度來定義復盤,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組織或個人以往的工作、任務、項目進行回顧,發(fā)現(xiàn)其在以往工作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歸納出方法論或思維模型,甚至把他們寫下來、書面化,進而為未來的工作和計劃做好準備,做好積累。
由此可見,復盤在企業(yè)經(jīng)營、個人成長、組織提升上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切莫把復盤理解為對過去的“簡單回放”。
因為生物特性,人類常常莫名其妙地被一些清規(guī)戒律所限制。經(jīng)歷的往事、養(yǎng)成的習慣、接受的教育、所屬的文化等等,都可以讓我們陷在其中而不自知、無法自拔,造成我們被過去的思維和價值觀綁架,身陷思維盲區(qū)甚至盲維,被自己和過去的經(jīng)驗鎖死。復盤,可以給我們提供旁觀者視角,幫助我們看到問題的另一面。
每次的復盤過程都要求脫離自身視角升維,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審視過往。
要把新學到的知識,放在過往成長環(huán)境過程中重新演練。看看哪里做得對,哪里需要改善。分析做對的地方,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還是偶然碰巧?做錯了的地方,如何能夠將“此次的”錯誤代價轉化為“未來的”收益?能夠提煉出什么思維模型?有沒有降低未來再出錯概率的方法論……
最后,描述一個場景,看看有沒有遇到過。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一個難題,總覺得跟曾經(jīng)的某件事情很像,搞定這個問題并不簡單,要通過思考、努力甚至是痛的教訓,終于完美解決。
只可惜,這一次再遇到類似難題時,只能重新再來一遍。這就叫輪回。如果沒有復盤,它又是下一個輪回的開始。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此話出自《與薛尚謙書》:“經(jīng)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p>
可以看到,王陽明并未把話說得必然。如果沒有復盤,老先生的“未必”二字恐怕無法起作用。反過來,如果有了復盤甚至高質量的復盤,這句話也許可以躍遷為:吃一塹長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