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索延樂(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崔國慶(河南省畜牧總站)郭峰(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心)
近年來,一些養(yǎng)殖場出現仔豬水腫病和豬瘟混合類型的感染疾病,特別是以豬瘟為主,伴隨著仔豬水腫,混合感染的發(fā)生率大約為20%,對應的致死率較大。筆者以豬瘟與仔豬水腫病混合感染的診治為重點進行闡述,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混合感染概述。某養(yǎng)豬場有20頭母豬、13頭公豬、60頭仔豬,日齡為40天的2頭仔豬突然發(fā)病死亡,后續(xù)圈舍內其他仔豬相繼出現病癥,病情基本相似。獸醫(yī)使用青霉素與安痛定等藥物進行治療,但并沒有控制住疫情,之后有6頭仔豬相繼死亡。此次發(fā)病以仔豬為主,發(fā)病40頭,占比66.7%。
2.具體癥狀?;疾∽胸i臨床表現精神沉郁,身體發(fā)抖,體溫在41℃;呼吸加快,腹下皮膚出血,眼瞼與面部出現水腫,叫聲嘶啞,盲目行走;隨后患病豬后肢麻痹,倒地側臥,呼吸困難,最終死亡。
3.病理特點。對3頭病死豬進行剖檢,可見四肢與眼瞼以及頸部腫脹,喉部高度水腫,胃壁與腸系膜水腫,對胃大彎黏膜和肌層有水腫物,其中胃底出血、心包與腹腔存有大量積液,膀胱黏膜出血明顯。
4.實驗室分析。第一,選取病死豬十二指腸內容物以及腸系膜淋巴結,利用涂片染色鏡檢的方法,發(fā)現有少量革蘭氏陰性短桿菌。第二,進行細菌培養(yǎng),設置無菌操作環(huán)境,在營養(yǎng)瓊脂中接種豬肝、在麥康凱瓊脂中接種豬脾、在鮮血瓊脂中接種豬淋巴結,置于37℃的溫箱中進行培養(yǎng),一天內進行觀察。結果顯示營養(yǎng)瓊脂出現濕潤且邊緣不規(guī)則的菌落、在麥康凱瓊脂出現紅色菌落、在鮮血瓊脂上出現溶血,挑選菌落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是革蘭氏陰性小桿菌。第三,分離菌能夠起到乳糖與蔗糖以及麥芽糖發(fā)酵的作用,生成靛基質,尚未呈現硫化氫,對應的MR檢驗結果是陽性,VP檢驗結果是陰性,不需要枸櫞酸鹽,無法生長于氧化鉀培養(yǎng)基中。第四,藥敏試驗,使用紙片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環(huán)丙沙星與恩諾沙星敏感度高,而青霉素與慶大霉素敏感度較低。
5.結論。結合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驗,對其加以綜合判斷,診斷為仔豬水腫病與豬瘟混合感染。經調查后發(fā)現,該豬場豬瘟免疫僅僅使用一劑量疫苗,或者在仔豬斷奶時進行一次免疫,仔豬在50日齡發(fā)生豬瘟感染,其抗體滴度下降較快,不能滿足保護作用。感染豬瘟后降低了仔豬抗病能力,此時仔豬感染水腫病的概率增加,引起混合感染。因此要重視豬瘟防控,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增加免疫劑量,做好防疫工作。
1.治療方式?;疾∝i應第一時間進行隔離,深埋處理病死豬,對圈舍與周邊環(huán)境進行全方位消毒,使用氫氧化鈉消毒液和生石灰進行。對全部的健康豬,開展豬瘟疫苗免疫接種。在治療過程中,實施強效殺菌,藥物以恩諾沙星為主,劑量為每千克0.2毫升,百特先鋒藥物劑量為每千克0.05克,兩種藥物混合進行肌內注射,每日一次,持續(xù)對患病豬治療五天;也可使用慶大霉素注射液每千克2毫克、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千克3毫克,藥物混合后肌內注射,每日一次,持續(xù)對患病豬治療五天。除此之外,及時注射豬瘟免疫血清,以及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與水腫克星按照肌內注射的方式,每日兩次,持續(xù)對患病豬治療三日;也可使用板藍根30克、茯苓是30克、金銀花20克、生甘草20克、連翹20克,開水煎熬,將藥劑分為兩份,混入飼料進行投喂,早晚各喂食一次,持續(xù)治療五天。
2.預防方式。加強飼養(yǎng)管理,給仔豬進行早期補料,促進仔豬胃腸消化能力,強化仔豬抗病水平。適當減小飼料內蛋白質含量,增加粗纖維。若仔豬為剛斷奶階段,為防止應激反應,飼料內增加抗菌作用的藥物。此外,開展仔豬疫苗接種工作,在仔豬出生一小時內,進行豬瘟疫苗的免疫接種,落實超前免疫。對于水腫病的預防,借助仔豬水腫多價滅活疫苗加以防治。若養(yǎng)豬場存在水腫病細菌,在仔豬出生的12小時內對全部仔豬服用抗菌藥物,持續(xù)三日,可有效提高豬瘟與水腫病混合感染的預防效果。
綜上所述,研究豬瘟與仔豬水腫病混合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與意義,結合患病豬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混合感染的基本表現,制訂有效的防治方案,可有效地提高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