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巖
乳腺腫瘤是指發(fā)生在乳房里面的腫塊,包括有良性腫瘤跟惡性腫瘤兩種[1,2]。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保乳術在臨床應用廣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女性的乳房,但在掌握其良惡性方面還無法做出更精準的手術治療方案[3]。所以,細致而正確的乳腺病理診斷有助于發(fā)現乳腺腫瘤以及鑒別乳腺的良惡性改變[4]。故本研究主要探討冰凍切片技術在腫瘤病理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本院于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6 例乳腺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2~65 歲,平均年齡(43.5±7.2)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5±0.9)年;左側46 例,右側37 例,雙側3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腫瘤相關診斷標準,且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乳腺腫瘤者;本次研究已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并由醫(yī)務人員協(xié)助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其他部位存在惡性腫瘤者;無法接受手術及完成相關檢查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將乳腺腫塊徹底切除,根據患者具體病變情況,于核心部位完成取材,直徑1.4~4.3 cm。注意在檢查前應確認標本,無誤后進行病理診斷。
冰凍切片病理診斷:將采集的標本置于冰凍切片機中,設置溫度在-25℃,時間在2~3 min,同時完成切片,切片厚度為4 μm,利用甲醇進行固定,完成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染色,最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記錄。
石蠟切片病理診斷:利用常規(guī)固定液對標本進行固定,使用100%、85%、75%濃度的乙醇溶液對其進行脫水,每層脫水時間控制在1 h 左右,脫水完成后將其浸入低溫石蠟中,并隔日使用純石蠟進行包埋處理,隨后完成切片,切片厚度為4 μm,將石蠟切片放入恒溫箱中烘干,設置其溫度在60℃,完成HE 染色,最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記錄。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將石蠟切片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冰凍切片病理診斷的準確性、漏診率以及誤診率。對比兩種診斷方法所用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診斷結果分析 86 例患者中,石蠟切片檢查發(fā)現惡性腫瘤39 例,其中浸潤性癌19 例(48.72%),浸潤性小葉癌11 例(28.21%),導管內癌9 例(23.08%);良性腫瘤47 例,其中纖維瘤23 例(48.94%),囊腫17 例(43.59%),葉狀腫瘤7 例(14.89%)。冰凍切片檢查發(fā)現惡性腫瘤38 例,其中浸潤性癌19 例(50.00%),浸潤性小葉癌10 例(26.32%),導管內癌9 例(23.68%);良性腫瘤48 例,其中纖維瘤24 例(50.00%),囊腫17 例(35.42%),葉狀腫瘤7 例(14.58%)。
2.2 冰凍切片病理診斷的診斷準確率、漏診率與誤診率分析 將石蠟切片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冰凍切片診斷準確率為96.51%(83/86),漏診率為5.13%(2/39),誤診率為2.13%(1/47)。
2.3 兩種診斷方式所用時間比較 冰凍切片檢查時間為(34.15±3.78)min,短于石蠟切片檢查的(314.73±10.28)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7.561,P=0.000<0.05)。
乳腺腫瘤是乳腺多余的新生物組織,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有乳腺纖維腺瘤、導管內乳頭狀瘤、不典型增生類乳腺疾病等;常見乳腺葉狀腫瘤是乳腺交界性腫瘤的一種;常見的乳腺惡性腫瘤有乳腺癌等。乳腺腫瘤的起因,目前科學研究并沒有定論[5]。乳腺的惡性腫瘤也叫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如果能夠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且早期腫瘤沒有發(fā)生擴散和轉移,通過根治性的手術切除,一般情況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的乳腺腫瘤沒有特殊的癥狀,往往很多患者是在觸摸乳腺時無意中發(fā)現的。還有一部分患者是通過常規(guī)的乳腺的體檢或者超聲來發(fā)現,其癥狀往往是無痛性的乳腺結節(jié)[6]。如果結節(jié)比較大,可通過體檢發(fā)現;如果結節(jié)比較小,可能需要乳腺的超聲,甚至鉬靶來發(fā)現。到了晚期,乳腺癌可能會有疼痛、腫塊、乳房皮膚改變、腫瘤的破潰、轉移的癥狀。乳腺癌的診斷方法很多,一般先行影像檢查,如有懷疑再進行病理檢查,最準確是病理診斷。乳腺癌的早期檢出影像檢查占重要地位,包括: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MRI)檢查、CT 檢查、X 線檢查、紅外熱像圖、微創(chuàng)影像等。為進一步確診,提高手術治療效果,術中準確、有效的判斷乳腺腫瘤的種類和性質也是非常重要。近年來,乳腺腫瘤的發(fā)病呈年輕化發(fā)展趨勢,而患者通常有保乳的需求,然而乳腺腫瘤的良、惡性的病變程度在手術中切除范圍也有所差異,因此,通過術中病理診斷,能夠有效的確認腫瘤性質,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治療依據[7]。石蠟切片診斷需要更多的標本,且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但其診斷結果能為臨床提供病理診斷,指導臨床治療及預后評估,是一種優(yōu)質、安全的病理檢查方法。術中冰凍病理診斷是將手術切下的病理組織在冷凍切片機中迅速冷凍后制成切片,進行病理診斷。相對于常規(guī)石蠟切片病理診而言,冰凍病理技術一般在30 min 左右就可完成病理診斷,節(jié)省時間,方面患者,可操作性強,對乳腺腫瘤來說是決定手術術式的關鍵,可實現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冰凍切片標本通過在液氮冷凍下,然后再制成病理的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提示是惡性的,術后病理基本上也都是惡性的,準確率非常高。但冰凍切片病理診斷在臨床應用中仍會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從而影響診斷結果,所以在冰凍病理診斷后仍需進行石蠟病理切片檢查。此外,在冰凍病理診斷過程中,若醫(yī)師對標本取材部位、取材數量不符合標準,均會導致診斷結果出現差異;另外,在冰凍切片診斷過程中,染色技術、冰凍技術、以及切片厚度也會影響診斷結果。這就要求病理醫(yī)師不僅具備超高的專業(yè)知識,還需具備超強的操作技術,以保證切片染色均勻,切片厚度的質量,從而能在短時間內保持切片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冰凍切片診斷準確率為96.51%,漏診率為5.13%,誤診率為2.13%,準確率較高,對臨床手術處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本研究中有3 例患者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診斷準確率還不能達到精確的程度,因此,相對于石蠟切片診斷而言,其準確性還不高。在大部分研究報道中顯示,冰凍切片在腫瘤病理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誤診現象,需要病理醫(yī)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才能有效降低誤診率,提高診斷準確度[8-11]。同時術中快速冷凍切片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有利于醫(yī)師在術中快速對乳腺腫瘤進行確定,從而有利于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并根據鄭福安結果確定切除范圍,避免過度切除的情況發(fā)生,進而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術,減輕了對患者的損傷。在范琳琳[11]的文獻中報道,冰凍切片惡性乳腺腫瘤診斷率為31.48%,,對良性乳腺腫瘤診斷率為64.81%;冰凍切片病理診斷的完全符合率為90.74%、基本符合率為5.56%、延期診斷率為1.85%、假陰性率為1.85%。均提示冰凍切片病理檢查雖有較高診斷準確率,但也存在延期診斷、假陰性。作者針對冰凍切片病理檢查中提出以下建議:①醫(yī)院要不斷提高病理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專業(yè)知識和技術的訓練,確保冰凍切片的質量,減少診斷差異;②由于冰凍切片診斷需要較短時間內完成,因此,病理醫(yī)師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累積經驗后才能承擔病理主治任務,以免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影響手術效果;③一些疑難病例和交界性病例診斷難度較大,在制片、染色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延緩診斷,避免誤診;④涉及一些脂肪多的組織、骨組織以及傳染性疾病,不適合做冰凍切片。對涉及嚴重致殘的根治手術切除的標本,應慎用冰凍切片檢查[13-17]。
綜上所述,腫瘤病理診斷中冰凍切片技術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診斷準確率較高,可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但冰凍切片診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強病理醫(yī)師的綜合素養(yǎng),減少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