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小玲
摘要:后進生的轉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有了“親師”和“信道”,轉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經(jīng)形成,轉化工作將“水到渠成”。因此,我們要用愛心激發(fā)后進生的內驅力。
關鍵詞:愛心? 激發(fā)? 后進生? 內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就告訴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使他的內因得到教育,激發(fā)他的內驅力,教師的教育才起作用,才是真正的教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和難點工作,如何激發(fā)后進生的內驅力呢?“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認為用愛心激發(fā)后進生的內驅力。
我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已經(jīng)有33年,一直以來,我是從內因著手,從情感出發(fā),用愛心去滋潤、關懷、引導、感化后進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了解情況,分析問題
去年,我剛擔任完六年級班主任又轉接四年級一個班,這個班是全校老師感到最頭痛的班。我了解到這個班亂的主要原因是有一個像“齊天大圣”一樣“頑劣”的學生。一年級入學時,很多小朋友的家長到學校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與該生同班,因為該生讀幼兒園時經(jīng)常欺負其他的小朋友,被稱為“打架大王”,小朋友們都怕了他。升上小學,他又因打同學賠款1500多元。該生個頭不算高,但性格暴躁,容易沖動,上課好動、搞小動作、頂撞老師;課后愛惹事生非、打罵同學、頂撞班干部。他對自己的錯誤愛狡辯、找借口。
該生的家庭是從外地來的,父母忙于工作,缺少與他溝通,從讀幼兒園開始就疏于管教。該生從小獨自玩耍、游蕩,父母經(jīng)常不問青紅皂白就粗暴地對他踢一腳,拿起掃把就追著打,已經(jīng)打斷了好幾條掃把柄。由于該生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引導和教育,導致他童年成長、發(fā)育階段、可塑性大的時期誤入歧途。該生把父母的打罵與暴怒發(fā)泄到同學身上,經(jīng)常打同學,還頂撞班干部和老師,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有錯誤。他經(jīng)常犯錯,是屢教不改的“頑劣”學生。
二、傾注愛心、激發(fā)內驅力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相信“頑劣”的學生是會轉化的,主要他的內因得到滋潤融化、正確引導,有了愛心教育,發(fā)揮他的內驅力,他會慢慢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所以,我要想辦法、定方案,用愛心激發(fā)該生的內驅力。
1.經(jīng)常與該生談心聊天,增加好感,建立互信,降低心理壓力,減少沖突。為了達到第一步的目的,我讓該生協(xié)助語文科代表,幫同學收、發(fā)語文作業(yè)本,拿作業(yè)本來辦公室,既可以增加我跟他談心聊天的機會,又可以讓他與同學多接觸、溝通。這樣,他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感覺充實,減少心理上的煩惱,肯與老師、同學做朋友,融入班的大家庭,有溫暖感,促使他的內心“融冰”——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認可,變得要求上進。
2.加強家校聯(lián)系,增加互信,共同關愛他,讓他在家得到溫暖和快樂。為了達到這一步目的,一學期,我與該生家長面訪12次,還有很多的電訪。一方面,我把他“新出現(xiàn)”、“新變化”的閃光點告訴家長,讓家長能分享到“新轉變”帶來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家長不要忙于工作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未定型,要好好地用愛心去培養(yǎng),不要再隨意發(fā)泄、打罵孩子,多一些溝通,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溫暖,讓孩子在家里得到幸福感。這樣,他的內因會轉化,內心會力求上進。
3.與科任老師達成共識,大家齊抓共管,多給機會表現(xiàn),多給空間進步,讓他無顧慮、無心理壓力,心情舒暢地同各個科任老師交往,虛心學習,提高成績。為了做到這一點,一開學,我與各個任課教師達成共識,堂上多點關注、提問、表揚,堂下多點關注、談心、聊天,大家多些接觸他,關注他的動向,避免他再對抗或頂撞老師。另外,趁他對老師有信任感時,我讓他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和各科的奮斗目標,從回校時間、學習要求到各個學段爭取的各科成績,給自己規(guī)劃出來,作為約束、鞭策、鼓勵自己。這樣有利于班級課堂管理,防止他從某個學科打開缺口;有利于他遵守課堂紀律,配合老師教學;有利于他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4.班級成立一個幫助該生進步的小組。開學初,我設立一個由班長、紀律委員、學習委員共3人組成幫助該生進步的小組。小組內各人有任務、有要求、有目標,力爭一學期內,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有很大進步。我也經(jīng)常與小組的同學交談,隨時掌握該生的情況,有利于我對他的幫扶與轉化工作。
5.抓住轉化機會,爭取“浪子”早回頭。
6.挖掘該生的“閃光點”,肯定他的進步,及時表揚他所做的工作,鼓勵大家向他學習,增強他的自信心。一學期,他做了很多好事:他轉變很大,每堂課老師提問,他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得到各個科任老師和同學好評。
三、效果明顯、以點帶面
經(jīng)過大半年的精心呵護與雕刻改造,該生從全校出名的“頑猴”,轉變?yōu)橐粋€師生都給予好評的“美猴王”。他改變了陋習,沒有打同學、搗亂的現(xiàn)象,也得到家庭的溫暖和同學的信任,學習成績也提高了,被評為學校的“進步之星”。我對該生內因的轉變,內心的力求進步,感到無比的欣慰。
該生的轉化對班級的影響很大,其他的后進生有了好榜樣,虛心學習,都有一定的進步。我們班已經(jīng)形成一個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班集體。在期末學校的紀律、衛(wèi)生、禮貌評比中,我們班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
四、教育感悟
后進生的轉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做到:(1)對學生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后進生的轉化要“對癥下藥”。(2)灑向人間都是愛,有愛滿天下之志,用愛心做教育。(3)理解后進生,“人非圣賢,熟能無過”,教師用寬容與真情打動學生。(4)轉化后進生要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做很多細致的工作。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有了“親師”和“信道”,轉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經(jīng)形成,轉化工作將“水到渠成”。因此,我們要用愛心激發(fā)后進生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