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花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要圍繞學生開展,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教學設計 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教學,并非是單純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雖然表面上進行了師生間的互動,但沒有改變教師為主體的模式,互動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要提高互動的有效性,讓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以語言為載體,促進師生間的語言、思維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課堂角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互動效果,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課堂角色,將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設計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發(fā)揮空間,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互動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敢于說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基于為學生服務的原則進行教學,使教師的“教法”符合學生的“學法”,突出主體思維。其次,教師要創(chuàng)新互動方法,將課堂交給學生,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支持者,幫助學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愉快、自由的互動環(huán)境中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p>
二、加強提問互動,加深學習體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開展有效的互動學習,與學生進行提問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問與回答是常用的互動方式,教師在進行提問互動,除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外,還可以讓學生提問、教師回答,或是學生提問、學生回答[2]。此外,教師還可以拓展提問互動方式,如反饋、追問等,豐富提問互動形式,增加教學效果。
三、開展互動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動學習,能夠有效提高互動教學的效果。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不同,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多樣化互動活動,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地位,為每個學生提供互動機會,加強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開展互動游戲,提高學生參與欲望
學生的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教師可以開展互動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提高互動質量。在實際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學生感興趣的互動游戲,既要突出游戲的教育性,又要體現游戲的互動性特點。例如,在《畫楊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畫楊桃”游戲,還原文章場景,在講臺上放一只楊桃,讓學生將自己看到的形狀畫出來,加深學生的體驗。在學生創(chuàng)作結束后,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作品,讓學生猜一猜,這些形狀分別是從什么角度畫的,加強課堂互動,讓學生體驗親自體驗文章情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受,突出互動游戲的教育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進行互動訓練,加深學生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互動訓練,加深學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漢字真有趣”的活動,以猜字謎的方式開展互動教學。如教師出示謎面,學生猜謎底,或是學生設計謎面,讓其他同學猜,提高識字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整理歸類”、“拼字”等活動,讓學生探究漢字的特征,了解漢字的結構,加深對漢字的認知,有目的地進行互動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三)進行互動討論,發(fā)散學生思維
討論是課堂互動的重要途徑,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設計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在討論中進行語言、思維的互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究問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的解題能力。此外,為了提高學生互動學習效果,教師遵守以下幾點原則:第一,設計開放性、綜合性問題,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進行思考,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結構也不同,讓學生針對開放性問題進行討論,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第二,要讓多個學生參與討論,為每個學生提供討論的機會,多個學生共同討論,使不同水平的學生也能夠發(fā)表意見,從而提高互動討論效果。
(四)進行表演互動,提高互動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表演互動,讓學生運用語言、動作等再現課文情境,將自身對課文的理解直觀地表現出來。表演互動形式豐富多樣,受到小學生的喜愛,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興趣,又能夠加深學生對人物情感、思想的理解,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此外,教師還要加強情感互動,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要從統(tǒng)編教材出發(fā),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更新教師教學理念,轉變課堂角色;加強提問互動,加深學習體驗;開展互動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