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喜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山東 臨沂 276002)
現(xiàn)階段,高校對大學生實行自主管理的培養(yǎng),總的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為學生營造自主管理氛圍的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管理的自主性過程,過于注重自主管理的活動形式,缺乏對管理的評價機制,本文就如何營造大學生自主管理的氛圍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模式進行了探討,希望為大學生的自主管理問題提供參考。
在大學生的自主管理中,過分強調(diào)大學生自主管理的統(tǒng)一性,而忽略了個性化特征的培養(yǎng)。在當前的大學生的自主管理中存在著兩個誤區(qū):一是認為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完全放手讓大學生自己去管理自己,是一種完全放任的狀態(tài)。二是認為要想避免對學生過分放任,就要實行統(tǒng)一的自主管理,對自主管理的模式、人員、過程都進行了相應規(guī)定。這種兩極分化的管理意見,都容易導致錯誤。
在大學生的自我管理的活動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gòu)是必要的,但是在推進學生的自我管理的進程中,過分注重自主管理的組織結(jié)構(gòu)的設置,盲目地建立各種管理學生的組織機構(gòu),使自主管理缺乏生存的土壤。
例如,有的高校對學生自主管理非常重視,盲目地設置了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等一系列自主管理的組織結(jié)構(gòu),取代了學生會和社團組織的觀念,忽視了自主管理的文化土壤和自主管理的理念的培養(yǎng),往往會適得其反。
在大學生的自主管理的改革中,形式和內(nèi)容是相輔相成的,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自主管理的內(nèi)容,很難使自主管理的活動收到預期的效果。高校首先要判定大學生自主管理的形式是否合理,要看結(jié)果是否能夠促進大學生風氣的改變,使大學生真正實現(xiàn)了自立自強,有效地促進了大學生的成長。而不是看組織結(jié)構(gòu)的形式是否健全來判定。
促進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是大學生自主管理的終極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培養(yǎng)。首先,要樹立學生主體性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要相信學生能夠管理好自己,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從組織上為學生的自主管理提供文化土壤。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例如,在教學模式上,改變原來的講授式的教學模式,采用討論式、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育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的文化土壤。再次,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和責任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主動地對自己實行自我管理,并承擔自我管理的責任,使學生成為有責任擔當?shù)男律髮W生。
高校要認識到,對大學生的自主管理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面對著一些分歧和不同的觀點,因此,對大學生實行自主管理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盡量減少推進大學生自主管理過程中的阻力,使高校大學生自主管理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矛盾得到有效的緩解,循序漸進地為大學生營造自主管理的氛圍,通過文化滲透和理念樹立的方式,為大學生的自主管理奠定文化基礎(chǔ)。在高校的大學生自主管理氛圍營造過程中,要盡量規(guī)避盲目地追求氣氛營造的廣度和深度,要從追求管理的質(zhì)量和效果,從而去實現(xiàn)大學生自主管理的思想自主、理念自主、行為自主的目的,使每一個自主管理的參與者,都清楚自主管理的目的。在營造自主管理的氛圍的過程中,要注意分層落實。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年齡等特點,采取分層次的自主管理氛圍的營造。例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各類文體活動來營造自主管理的氛圍;對高年級的學生,要以促進學風建設和考研就業(yè)等內(nèi)容來開展自主管理氛圍的營造。
高校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管理者的自主管理意識,去除對學生的行政干預,將管理變成服務和引導,鼓勵學生去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氛圍的營造。高校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自主管理意識,只有教師思想觀念轉(zhuǎn)變了,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去進行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同時,高校也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組織的作用,在學生中大力宣傳自我管理理念,及時地把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反映給學校,使自我管理氛圍的營造穩(wěn)步推進。
在高校要真正實現(xiàn)大學生的自主管理,高校就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自主管理意識,培育大學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在生活和學習中積極地實行自我管理,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