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波,張馨月
(長春市第一實驗中海小學,吉林長春130000)
部編版教材對于識字寫字的編排,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這個原則的提出,有著心理學上的依據(jù):識字寫字能力和技術的掌握,分別遵循著不同的認知規(guī)律。部編教材執(zhí)行主編陳先云指出:“識字的難度與筆畫的多少基本無關,有時甚至由于筆畫較多的漢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從而使其更易識記;而寫字則與之高度相關?!?/p>
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盡管已經(jīng)練習書寫一年之久,能熟記筆畫名稱,掌握基本筆畫書寫方法和獨體字的結構規(guī)律,但對于合體字間架結構、部件關系的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二年級生字量大了,漢字筆畫多了,間架結構難了,在田字格中端正書寫,需要的不僅僅是認真的書寫態(tài)度與正確的坐姿和執(zhí)筆習慣,更要引導學生在書寫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這里的“漁”就是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語文教師們要在寫字教學中循“規(guī)”導“寫”。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寫字指導存在序列與梯度。每課要求寫的字多數(shù)是前面或本課要求認的字。漢字的呈現(xiàn)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基本順序。因此,每個年級,每冊教材書寫指導的側重點不同:如果說一年上冊是一筆一筆教,把每個基本筆畫寫正確、寫規(guī)范、寫到位;一年下冊是一部分一部分教,關注部件和筆畫的變化;那么,到了二年級上冊應為一個字一個字教,關注漢字中各部件的關系,關注字的間架結構;而二年級下冊則逐漸過渡到字與字之間的比較,關注較復雜結構的書寫要領和規(guī)律。
在二年級教材中漢字編排的順序,既是教材編排序列化的依據(jù),更是指導書寫的方向和學生書寫能力培養(yǎng)的主線。
(一)漢字筆畫的書寫順序
《課程標準》低年段的寫字目標是“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教材“書寫提示”中也提出了書寫要求和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筆順規(guī)則、間架結構和書寫時坐姿和握筆姿勢。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漢字的正確筆順和書寫規(guī)則,因此二年級上冊(以下簡稱“二上”)的教材聚焦左右結構的漢字,二年級下冊的教材聚焦包圍結構的漢字,同時,也對漢字的筆順安排了“補充規(guī)則”,這體現(xiàn)了二年級教材在寫字指導方面有很明顯的遞進性。
二年級下冊(以下簡稱“二下”)語文園地七中的“書寫提示”就針對漢字變偏旁后的筆順變化作出了指導,例如二下100頁云朵狀提示即為書寫指導。
(一)漢字結構的呈現(xiàn)順序
教學時要解讀運用在《語文園地》的“書寫提示”在觀察比較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書寫規(guī)律。如,二上教材中出現(xiàn)大量的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提示”就針對左右部件組合的特點編排。(二上13頁提示“寬窄變化”,69頁提示“長短錯落”)教學中,引導學生下筆前觀察左右部件大小、寬窄、長短和位置的對比關系,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各部件與中線的位置距離,以免造成把字寫分家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
二下逐漸加入半包圍、三包圍和全包圍結構,并且將半包圍結構細化為左上包圍、右上包圍、左下包圍等,在《語文園地》的“書寫提示”中分類呈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結構的書寫規(guī)律。另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些漢字變成偏旁后大小和形態(tài)發(fā)生的變化,感受漢字的組合變化規(guī)律。(二下13、55頁)
半包圍結構的字間架結構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包”哪部分、“包”多少、怎么“包”。正確的筆順是寫好漢字的前提,尤其半包圍結構的字,通過形象地觀察比較,生動的童趣語言讓學生掌握書寫規(guī)律。
(二)生字表的排列順序
漢字的出現(xiàn)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托,在韻文、詩歌、課文閱讀的語言環(huán)境中隨文識字,識字與寫字結合起來,寫字表的排列體現(xiàn)以下特點:
第一,“求同存異”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相同結構歸類(二上《樹之歌》19頁)。
通過歸類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課生字同為左右結構,而且都是左窄右寬的部件組合特點,發(fā)現(xiàn)“木字旁”“單人旁”居左,而且要寫得窄一些,位于左半格中央,為右邊較寬的部件讓位置。另外,引導學生觀察相同偏旁部件關系的差異(同樣木字旁,左右兩部分高低錯落不同)。
第二,“兩兩相對”中比較漢字的書寫差異:相同部件比較(二下《小馬過河》65頁)。
通過觀察,找到“該”和“刻”的都有“亥”部件相同之處;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相同部件在不同位置中的書寫變化,居右伸展,居左緊湊。
第三,“相得益彰”中體現(xiàn)漢字的呼應規(guī)律:詞語組合(二下《找春天》5頁,二下《太空生活趣事多》80頁)。
由兩個字組成常用詞語書寫時,應注意互相間的呼應和空間美感,循序漸進地滲透由單個漢字到漢字組合成詞語,乃至今后句子書寫的過渡。如:二下《找春天》一課的“姑娘”一詞,《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宇宙”一詞,有意識在指導書寫時,示范組成詞的兩個字寫在一起時的互相照應,為今后離開田字格,在方格中書寫、在橫線上書寫、在空白處書寫詞語時保持不同結構的漢字組合書寫大小一致、整齊和諧打好基礎。
教師要通過觀察要寫的漢字排練,找到規(guī)律點或比較處,解讀漢字書寫的指導“密碼”,將生字表的活用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資源。
溫儒敏教授在《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七個創(chuàng)新點》一文中寫道:“有梯度、螺旋式地提升學生的能力,這就是部編教材的體系?!币罁?jù)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漢字特點,有效發(fā)揮寫字指導的作用,就必須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探尋學生的能力提升的“成長路徑”。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中,每一課都有針對性強的寫字要求與細致的漢字“書寫要點”,但往往指導“細”了,老師卻不會“教”了。有的一線教師感慨:“那些書寫要點我都認認真真地教給學生了,為什么他們還是寫不好呢?”其實,書寫要點很細致,教師態(tài)度很認真,問題卻出在這細化了的“書寫要點”該如何運用上了。
陳先云主編在《增強六個意識,教好部編版教材》一文中寫道:“教師要牢固樹立學生是語文學習活動的主體的意識,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倍昙壍膶W生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段,在他們看來,漢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記憶字形需要將其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書寫漢字當然不能照本宣科地機械傳授給學生那些生硬的“書寫要點”。
(一)形象地觀察記憶,使書寫更有“譜”
北宋畫家文與可畫竹的妙訣就是觀察。他仔細揣摩自家房前屋后竹子的各種變化,后來做到:只要凝神提筆,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便會從容自如地畫出逼真?zhèn)魃竦闹褡?。與之相反,有些學生之所以寫不好字,因為欠缺觀察,沒有做到“眼中有”,怎能做到“筆下成”?教師進行寫字指導前應激發(fā)學生的主動觀察意識,觀字入腦,讀字入心。即,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字形特點和關鍵筆畫位置,尤其最直觀的重合于中線的主筆畫,并將所觀察到的表述出來,將抽象的漢字形態(tài)具體描述到田字格的關鍵位置中加深記憶,為書寫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另外,二年級書寫的漢字多為合體結構,還應重點觀察漢字的常用偏旁寫法和漢字部件之間的大小、寬窄、上下等位置特點。觀察漢字由眼入口,由口入心,由心入筆,自會如文與可胸有成竹一般下筆成形。
(二)形象地搭建結構,使書寫更有“度”
二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書寫訓練,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和筆順的常見規(guī)律,但對于合體字的結構把握卻是難點,尤其漢字筆畫多了,間架結構成為二年級學生寫好字的關鍵。筆畫和部件的組合就像蓋房子一樣,需要合理地設計與完美地架構。
架構漢字的結構意識需要以學生思維建構為支撐“點”。通過對漢字筆畫與部件的分析比較,引導學生由在田字格中找點、找線,逐步形成筆畫之間找角度、找距離,部件之間找關系、找平衡,來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
圖1
如,指導書寫“垂”字(見圖1),可借助外圍輪廓線讓學生構建這個字的整體形狀類似上下尖中間寬的菱形;通過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多筆橫的長短有差異,距離卻相同,中間豎重合于豎中線,兩邊小豎平分中間大橫;通過形象上口的順口溜“先寫‘千’,挑扁擔,士兵在下邊”,記憶書寫筆順。正確的筆順,端正的位置,合理的結構,形象的字體,加上教師的板書示范,學生的反復練習、比較糾正、再次練習,很容易就記住了字形,掌握了書寫要領。
(三)形象地展開想象,使書寫更有“趣”
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段學生,對于練字往往“三分鐘熱度”,因此寫字教學要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將符號化的漢字形象化、生動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每個漢字“活”起來。
“字如其人”,字亦像人。身材勻稱的人看著就漂亮,結構勻稱的字看著也漂亮。中國漢字也有胳膊有腿兒,有頭有肩膀兒。那靈動的筆畫,多像美好的肢體語言。把漢字當作人來講,是多有趣的事兒!(當然,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字,當成其他事物講。)
如,寫筆畫“橫”的時候一般要左低右高,教師可以形象地做一個伸平手臂向左上傾斜抬頭的動作(與學生鏡面),讓學生感受昂首向上的狀態(tài),這樣的橫就像老師一樣精神百倍;寫“飛”時,出示一只展翅飛翔的鳥,感受身體的角度與兩翅的動態(tài)感,針對有的學生點和撇寫得不協(xié)調(diào)時強調(diào):這兩個筆畫就好像小鳥的一對翅膀,必須一樣長,才能飛得高;寫“林”時,哥哥和弟弟(一高一矮)并肩站立,互相謙讓,左邊的捺變點;寫“扌”時,指導提畫,寶劍斜挎腰上(見圖2)。
圖2
再如,“豎彎鉤”是漢字書寫中的關鍵筆畫,要想寫好它,就要掌握好筆畫的長短與弧度,而形象記憶,聯(lián)系生活,觸發(fā)學生應用已有的認知,是記憶的最好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一說生活中和“豎彎鉤”的相似的事物。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再出示天鵝的圖片,在最恰當?shù)臅r機去尋找二者的相似之處(見圖3)。
圖3
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說:“軌道居先,裝飾居次?!彼J為寫字首先應練習好“軌道”,即基本筆畫。而很多漢字的關鍵筆畫可以通過編寫兒歌或激發(fā)學生想象,感受漢字筆畫具有生動性、形象性,借助生動的圖畫來激發(fā)孩子書寫的興趣,學生把漢字書寫融入生活,再通過直觀的對比掌握關鍵筆畫。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下進行書寫,讓寫字教學能夠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將符號化的漢字形象化、生動化,這樣的教學可以讓每個漢字“活”起來。
如此這般,遵循低年級學生想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巧妙運用形象化語言,活化了漢字,理解了書寫要領。同時,漢字書寫中的穿插避讓、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也在形象化的語言,生活化的情境中自然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一,教師要提高教材書寫編排的整體意識,保證書寫指導的連貫性。以教材中的“書寫提示”為例,一至六年級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的語文園地中穿插安排了兩到三次“書寫提示”,這樣的安排既有間歇性,又有連續(xù)性,是對學生書寫姿勢和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對學生書寫方法和技能的總結指導。教材中所有生字的安排和寫字的指導都呈現(xiàn)整體性和遞進式,二年級作為第一學段的最后一個學年,起著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所以老師在指導寫字的教學中,一定要有對教材的整體認識,要“瞻前顧后”,統(tǒng)籌安排,精心設計每次寫字教學,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書寫興趣需要得到激發(fā),書寫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教師要學會統(tǒng)整教學資源,嘗試適當集中指導寫字。每一個生字在教材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教師要看到書寫指導的整體性和關聯(lián)性。以“書寫提示”為例,“書寫提示”分散編排在語文園地中,每個學期也只有兩到三次,教師在教學時決不能因為次數(shù)少就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教,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書寫技巧,提高書寫能力,就需要統(tǒng)整“書寫提示”“寫字表”“詞語表”“日積月累”等有關書寫教學的所有資源,再觀照單元整體,適當采取集中式或?qū)n}式的教學模式,提高書寫指導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
第三,教師要提高自身書寫修養(yǎng),重視示范引領作用。書寫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要想讓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教師在指導學生書寫時就要有底氣,就要有一定的書法素養(yǎng)。教師要善于運用教科書對學生進行簡單易懂的指導,提供規(guī)范美觀的書寫示例,還有及時反饋學生的書寫情況,并做出針對性的指導。書寫指導教學如果僅僅是簡單的臨摹,機械地模仿例字,一味地講解書寫技法,只能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要想讓學生愛寫、樂寫、寫好,就需要教師的示范演示。低年級學生的向師性特點,決定了老師每一筆的板書示范是最直接的學習范本,是最有溫度的書寫榜樣。因此語文教師們要練就扎實過硬的書寫基本功,以身示范“提筆就是練字時”,只有教師板書好每一筆、每一個漢字,學生才會寫好每一筆、每一個漢字。
第四,教師還應在寫字教學中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做好“四個一定”:一定要不厭其煩地提醒每個學生的書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定要保證每節(jié)課至少8分鐘指導學生寫字,給予足夠的練字時間;一定要客觀評價學生寫的字,哪怕一個漂亮的筆畫,幫學生建立書寫自信;一定要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給學生二次修改和反思提升的機會。
第五,采取多樣評價方式,提高書寫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老師的范寫、學生的練寫、師生評價。而評價又是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書寫的不足,進而知道怎么改進的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要讓學生根據(jù)書寫要點,先從字的整體結構入手,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其次,要讓學生評價基本筆畫的書寫,如占格、筆順、行筆過程中重要筆畫的注意事項等。在指導學生書寫時鼓勵進步突出部分。
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及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所謂“點”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師生共同進行評述,引導學生從結構、筆畫兩個方面入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所謂“面”就是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交流習字本,人人動腦,互幫互學,逐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鑒賞力以及審美情趣。評議后,學生自己再糾正,加深體會,提高練寫質(zhì)量。
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都能寫出一手好字。要實現(xiàn)這一愿望,我們要遵循部編教材寫字編排規(guī)律,遵循兒童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引導學生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傳承漢字文化,讓每個“中國娃”都能寫好“中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