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全,王海虹,席文平
(遼寧工業(yè)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教育管理、黨員發(fā)展等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加強黨的組織建設[1],各高校也不斷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尤其是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2013 年,中組部聯(lián)合中宣部和中共教育部黨組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校黨委應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專兼職組織員,加強教育培訓,為他們開展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又強調“應當重視對組織員的選拔、配備和培訓,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發(fā)展黨員工作中的作用”;2017 年,中共教育部黨組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中明確提出“每個院(系)至少配備1~2 名專職組織員”;2018 年,中組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fā)的《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又指出“每個院(系)至少配備1~2 名專職組織員,專心專責抓黨建”。高校專職組織員作為專職黨務工作者,是高校黨務工作隊伍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宣傳者、推動者和執(zhí)行者,各高校雖然重視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但建設過程中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黨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結合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索當前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的路徑,對于進一步推進新形勢下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注重黨的建設工作,并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而加強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是新時代高校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等學校在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的前提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xù)提升黨建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高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备咝B毥M織員作為專職黨務工作干部,承擔著高校教師和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發(fā)展對象的確定、預備黨員的接收以及轉正等工作,其中涉及如何教育人、管理人、培養(yǎng)人的師者使命,這就要求高校組織員應具有較高的知識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和道德水準,才能充分發(fā)揮黨建工作的引領示范作用,凸顯育人作用,不斷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黨員隊伍,有效推動高等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有利于提升高校黨建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高校專職組織員作為從事高校黨建工作的專職人員,是推動高?;鶎狱h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對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平穩(wěn)、有序運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高校黨委應切實逐步加強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才能確?;鶎狱h組織建設、教師和大學生黨員發(fā)展以及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兩學一做”教育常態(tài)化學習、談心談話制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鞏固深化等工作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從而進一步強化基層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提供堅強保障。
加強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能夠推動高校深入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真正把辦學治校的主要工作延伸到基層,從而確保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更好地實施,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落地生根,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工作水平。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面臨諸多挑戰(zhàn)。
1.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目標對專職組織員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進入新時代以來,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建設變得尤為關鍵。為打好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攻堅戰(zhàn),各高校黨委肩負著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傳達、貫徹、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職責,而高校專職組織員作為專職從事高校黨組織工作的人員,對指導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高質量的黨建工作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也都發(fā)生著質的飛躍,因此,專職組織員開展新時代黨建工作也應該順應新時代要求,按照高校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目標完成基層黨建各項任務。
2.新時期大學生群體的新特點給專職組織員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隨著當前信息化的迅猛發(fā)展以及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相互激蕩與碰撞,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首先,當今大學生群體基本都是“00 后”,與“80 后”、“90 后”相比,他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在對自身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上更注重精神方面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在思維、想法和人格等方面有著超乎想象的獨立性。因此,組織員對其開展入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為困難;其次,當前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娛樂化、網絡化,成長在互聯(lián)網和自媒體時代的他們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互聯(lián)網思維,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使得組織員在引導大學生入黨時話語權難免有所降低,也影響了工作效率。
3.新時代基層黨組織隊伍的新情況導致專職組織員面臨沉重的工作壓力。從近幾年高校黨建工作情況以及組織員的實際工作來看,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面臨著很多新情況。首先,當前高校黨建工作的任務越來越繁雜,要求越來越細致,而高校黨建工作的人員配備不齊全,大多數(shù)院系的基層黨支部書記都由任課教師或者輔導員兼任,他們本身都承擔教學任務或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高?;鶎狱h建工作中去,從而給專職組織員帶來了一定的工作壓力。其次,部分高校的專職組織員還需承擔除黨建以外的諸多其他行政管理工作[4],由于工作量較大,不能很好地投入到黨建工作中去,工作質量和效果無法保證。此外,高校在選聘組織員時對選聘人員的黨建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考核不夠重視,導致組織員無法更好地適應自己的本職工作,從而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以及工作壓力。
4.新時代大數(shù)據背景下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面臨新挑戰(zhàn)。當前大數(shù)據技術發(fā)展迅速,如能將大數(shù)據技術應用到組織員隊伍建設中去,必然有利于提高組織員的綜合素質和黨務工作的質量,這是高校專職組織員提升黨務工作能力的新機遇,也是組織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新挑戰(zhàn)。首先,組織員可以利用技術數(shù)據資料規(guī)模大的這一特點,以網絡為媒介構建黨務管理平臺,將黨員的個人信息以及黨員發(fā)展過程全程記錄到管理平臺中。其次,大數(shù)據背景下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數(shù)不勝數(shù),并且形式多樣,包括音頻、視頻、圖片等等,都可以整合利用到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組織員也可利用微信、QQ 郵箱等將信息實時傳遞到黨員手中,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廣泛性[5]。此外,組織員可以利用大數(shù)據對入黨積極分子和申請人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針對性地掌握其思想動態(tài),有效提高發(fā)展黨員的質量。
2018 年以來,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工作全面展開,各高校黨委普遍十分重視組織員隊伍建設,在專職組織員的配備和崗位職責的確定,組織員工作制度的完善,選聘培訓和考評機制的建立以及待遇和職稱評定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但同時也應認識到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高校黨委應繼續(xù)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構建專職組織員隊伍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1.重視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雖然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工作,但由于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作為發(fā)展黨員的后備力量,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更需要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專職組織員加入到高?;鶎狱h建工作者的隊伍中來。部分高校對組織員隊伍建設還不夠重視,這主要表現(xiàn)在:部分高校沒有配備足夠的專職組織員,未達到組織員與學生人數(shù)的應有比例,或者沒有達到每個院系配備一名專職組織員的要求;部分高校的組織員存在不是專職的情況,對工作分配不明確,導致組織員無法專心對待本職工作,影響了組織員的工作效率。高校黨委應嚴格執(zhí)行黨、國家以及省市關于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規(guī)定,加大對高校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的力度;應為高?;鶎狱h組織配備足夠的組織員,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組織員與學生1:1 000 的比例配備專職組織員,做到每個院系保證有一名專職組織員,并保證組織員的專職性,讓其能夠更高效地完成相關工作;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應該經常與組織員談心談話,及時了解組織員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并予以解決,使組織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更好地為師生服務,從而達到促進高校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高的目的[6]。
2.健全專職組織員工作制度。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家、省市對高校黨建工作高度關注,相繼出臺多個意見和文件,其中《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對高校專職組織員的隊伍制度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在貫徹、執(zhí)行過程中,部分高校對此工作落實不到位,對相關規(guī)定僅以傳閱文件的方式進行學習,而缺乏對相關組織員隊伍建設文件的深入研究和落實。組織員工作制度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如未能建立完善的目標管理制度,組織員在具體工作中出現(xiàn)目標不明確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動力不足[7]。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健全專職組織員的工作制度是必要的。首先,高校黨委及其黨組織應把組織員隊伍建設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健全組織員工作制度,明確組織員的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制,保證組織員工作成效。其次,高校應該強化黨委領導,改善組織員的辦公條件,保障組織員隊伍建設的經費,積極開展有利于促進組織員自我成長的活動,提高專職組織員隊伍的履職能力,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組織路線[8]。對此,高校黨委應根據學校實際,及時解決組織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完善組織員工作制度,真正做到量體裁衣,針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形成組織員工作的長效機制。
3.完善專職組織員隊伍的選聘、培訓、考評機制。目前,部分高校對組織員的選聘、教育培訓以及考核評價機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首先,選聘機制不夠完善。部分高校選聘組織員時過于注重應聘者的學歷條件,而忽略了應聘者所擅長領域與專職組織員工作的匹配程度。其次,培訓學習機制不健全,對專職組織員的培訓強度和力度不夠,缺乏嚴格的組織員培訓學習規(guī)劃,多以零散的培訓為主,長期性、集中性培訓學習較少,系統(tǒng)性不強,這樣組織員對入黨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教育管理時易出現(xiàn)缺少新意、時代感不強等問題,進而影響黨建工作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性。最后,考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部分高校對于考核評價機制的重視不夠,多以年終考核的形式為主,對專職組織員履職情況的考核過于片面,側重點不強,尚未針對性地建立一套適用于專職組織員的考核評價制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組織員的工作積極性。高校組織員隊伍的選聘、培訓以及考核評價機制是當前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高校黨委應從整體性出發(fā),將組織員的選聘、培訓以及考評機制納入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干部培訓中,以堅定職業(yè)理想、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履職能力、增強工作效果為目標,科學有計劃地對組織員進行專業(yè)的選聘、培訓以及考核評價。選聘上,高校應加強對應聘者是否適合從事專職組織員工作的考核,選出真正適合從事專職組織員工作的黨務干部。培訓方面,要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將培訓內容與時代特色緊密結合,與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緊密結合,在培訓內容上要加強對國際、國內大環(huán)境的涉獵[9],開闊組織員的視野,提升組織員的人文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培養(yǎng)組織員為黨的事業(yè)奮斗奉獻的職業(yè)素養(yǎng)。
4.明確專職組織員的待遇和職稱評定。近年來,大學生提交入黨申請的人數(shù)、積極分子以及黨員人數(shù)劇增,進一步加強對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顯得尤為迫切,因此,選聘業(yè)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員擔任專職組織員專門負責黨建工作也尤為必要。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尚沒有明確專職組織員隊伍的待遇以及職稱評定問題,其中包括對專職組織員的編制、待遇、職級晉升等方面尚缺少明確的規(guī)定,使得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對專職組織員工作缺乏吸引力和工作熱忱,不愿意選擇專職組織員崗位,也不愿從事組織員工作,導致專職組織員隊伍不穩(wěn)定[10]。專職組織員的待遇以及職稱評定問題關系到組織員的個人成長,因此,高校黨委應高度重視組織員的待遇以及職稱評定。首先,高校黨委應針對專職組織員崗位的待遇和職稱評定出臺相應的辦法,制定適用于專職組織員崗位的待遇與職稱評定管理制度,根據組織員的實際履職情況匹配其管理崗位或者專業(yè)技術崗位,實現(xiàn)“雙線晉升”[11],并使其享受相應的工資薪酬,真正做到在崗專用、離崗退出,減少組織員的后顧之憂;其次,高校黨委應對組織員的工作業(yè)績和成效加以關注,健全激勵機制,對工作業(yè)績好以及工作成效高的組織員給予獎勵,從而提高組織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層黨建工作中去。如此才能吸引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加入到專職組織員的隊伍中來,促進專職組織員隊伍的穩(wěn)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