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自動“下樓梯”的彩虹圈
彩虹圈是一種螺旋彈簧玩具,多采用塑料材質,色彩斑斕,仿佛穿著“彩虹衣”,非常好看。
玩法:
彩虹圈不僅可以拉伸著玩,更奇妙的是,我們把它的兩個端面分別置于樓梯的兩級臺階上,它在高處的端部會突然躍起,彎曲,落到低處臺階,然后另一端部躍起,重復這個過程,好像在翻著筋斗“下樓梯”。
小竅門:樓梯臺階高度要合適,彩虹圈才能順利“下樓梯”。臺階不能比彩虹圈高太多,也不能太寬,否則彩虹圈中途會“摔倒”或停下來。
原理不簡單:
能量可以被儲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還可以相互轉化。把鐵球放在山坡上,它就有從高處往下滾的趨勢,且高度越高,能量越大,這種能量是重力勢能。當它真正開始往下滾時,重力勢能變成動能,使其滾得越來越快。當它到達平地后,不再往下滾,能量全部用光。
彩虹圈不僅“下樓梯”時可以借助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它的彈簧結構還擁有彈性勢能,無論你拉扯它還是擠壓它,它都有往回彈的趨勢。
彩虹圈的能量在重力勢能、動能與彈性勢能之間不斷轉化,直到彩虹圈落到平地,重力勢能用完,它才會因為地面的阻力而停下來。
當彩虹圈被放在階梯高處時,它存儲了重力勢能,“下樓梯”時,重力勢能一點點轉化成動能。下一層臺階后,動能會把彩虹圈壓緊,這時動能轉化成彈性勢能。彈性勢能讓彩虹圈彈起,繼續(xù)運動,落向下一層臺階。
隔球彈球的牛頓擺
牛頓擺是一種桌上玩具,由架子、金屬球和吊繩組成。5 個完全相同的金屬球由吊繩吊在架子上,彼此緊密排列。
玩法:
你拿起最右側的球,讓它落下并撞到旁邊的球,這時,只有最左側的球會被彈飛,產(chǎn)生“隔山打?!钡男Ч?。
當最右側的兩個球同時擺動并撞擊其他球時,最左側的兩個球會被彈飛。
原理不簡單:
能量可以在物體間傳遞。
被拿起后落下的第一個球擁有動能,當它碰到第二個球時,就把自己的動能傳遞給第二個球,變成了第二個球的能量。第二個球還沒來得及移動,就把能量傳給了第三個球,第三個球又把能量傳給第四個球。當能量傳到第五個球時,這個球沒辦法把能量傳遞出去,只能把能量轉化成動能,擺了起來。
第五個球擺起后又會因為重力而落下,撞到第四個球,這時能量又沿著第四個球、第三個球、第二個球傳回第一個球,再次讓第一個球擺起來。
不過,最側邊的球不會一直擺來擺去。由于吊繩在擺動中摩擦生熱,球也因碰撞發(fā)出聲響,能量漸漸轉化成熱量和聲能,當球的能量被轉化完后,球就會停止擺動。
旋轉時不倒的陀螺
陀螺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玩具,從前多用木頭制成,現(xiàn)在多為塑料或鐵制,上半部分圓鼓鼓的,下半部分尖尖的,樣子有些可愛。
玩法:
我們給陀螺施力,陀螺便會在地面上旋轉,有時還邊轉邊走。旋轉時,陀螺是不會倒的,一旦倒下,旋轉立馬停止。
原理不簡單:
陀螺是一種神奇的玩具,它的支撐點很小,但旋轉時不會倒下。
在旋轉時,陀螺不僅圍繞自身的軸線自轉,還圍繞一個垂直軸做錐形運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進動”,也叫作“旋進”。也就是說,陀螺不是垂直立于地面上,而是向地面略微傾斜。
陀螺重力的力矩不為零,而陀螺的進動角動量可以平衡重力矩的作用,所以陀螺在旋轉時不會倒向地面。
陀螺自轉的速度決定陀螺擺動角的大小。陀螺轉得越慢,擺動角越大,穩(wěn)定性越差;轉得越快,擺動角越小,穩(wěn)定性就越好。
利用高速旋轉來保持穩(wěn)定的這種陀螺原理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在表演時,芭蕾舞演員需要踮起腳尖,才能像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否則根本無法用腳尖長時間支撐身體的重量,也不可能保持自身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