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燕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所涉獵的范圍較廣,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正廣泛應用于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學生轉(zhuǎn)變學習思維,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了其語文視野。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而提出了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在提升語文教學水平的同時能為其他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31-02
【Abstract】A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Chinese covers a wide range,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group reading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teaching at this stage. It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change their learning thinking and cultivate their good reading habits,but also improves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expands their Chinese vision.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group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and then puts forward it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Chinese teaching,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other teachers' teaching while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Group read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Application strategy
群文閱讀以其主題性、專業(yè)性、深入性和相關性為語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它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培養(yǎng)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走進語文、愛上語文?;诖?,本文也從群文閱讀所發(fā)揮的作用出發(fā),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1.群文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1)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很多時候,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限制,學生閱讀的文章主題都大同小異,如親情、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思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群文閱讀為學生提供了主題鮮明和風格迥異的文章,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性的閱讀,這種方式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2)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
教師在選擇相似或者相反的閱讀文本時,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開闊了他們的語文視野,久而久之,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寫作學習時學生才會言之有物。
2.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1)明確主題,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內(nèi)容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在確定好閱讀的主題后,根據(jù)主題尋找合適的文本,才能使閱讀的針對性和相關性更強,也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盤古開天地》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確定主題—神話故事。然后教師根據(jù)主題確定群文閱讀的文本,可以選擇《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故事讓學生閱讀,讓他們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并向其學習。而且神話故事豐富的取材和新鮮的內(nèi)容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對發(fā)散學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次,教師在選擇文本時,不僅要貼合閱讀主題,還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fā),讓文本更貼合他們的閱讀需求,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積極的投入到群文閱讀中,更樂在其中,并能有所收獲。最后,教師在選擇文本時也要研究文本的內(nèi)容、主題、寫作風格、表達方式和作者情感等因素,使選擇的閱讀文本更貼合主題,更具代表性,從而使群文閱讀的開展更順利。
(2)確定議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議題的特點有包容性、交流性和激勵性。在議題確立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提升他們?nèi)何膶W習的滿足感。例如,在古詩文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春景”這一議題開展教學。如在教學《詠柳》時,教師可以選擇《早春》《游園不值》這兩首古詩,讓學生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同樣是描寫春景,但情感有什么不同?”讓他們體會:真摯深厚的友情、強烈的惜別之情、勸慰友人勿在離別時悲哀。這一過程構(gòu)建了古詩文的閱讀步驟:初讀時,學生要把字音讀準;再讀,大概理解詩意;三讀,感受作者意圖;四讀,體會作者情感。在閱讀最后,讓學生學會通過在聯(lián)系和類比中,明確古詩寫了哪些內(nèi)容、怎么寫的,以此形成從一篇到多篇的閱讀共識。
(3)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與其他閱讀方法的目的一樣,群文閱讀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在主題相似或者相反的文章中,提取關鍵信息,引導學生有效閱讀。對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具有關聯(lián)性、對比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多個閱讀文本中,進行對比、分析,逐步提取有效信息。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雖然文章內(nèi)容主題相同,但在細微之處,每篇文章的風格、遣詞造句、寫作方式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相同”中發(fā)現(xiàn)“不同”,培養(yǎng)他們深入思考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神話故事類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神話故事,內(nèi)容不限、體裁不限,讓他們在自主搜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很多民間習俗、也擴展了他們的文化視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被激發(fā)了出來。對此,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的問題時,要突出問題的關聯(lián)性和比較性,同時這也是群文閱讀的突出特點。同樣在寫景的文章中,《鳥的天堂》《海上日出》《觀潮》等,它們的寫景方法和中心內(nèi)容有什么不同。如此一來,學生對寫景文章的描寫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掌握了相關的閱讀和寫作的方法,不僅如此,對文章內(nèi)容也逐步了熟于心。
(4)讀說結(jié)合,引導學生感受文章
開展群文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多個閱讀文本中,通過分析和理解,逐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感受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的素材,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為了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受能力,使他們自主進入文章構(gòu)建的世界中,讓學生更好地在思想、主題和情感上感受文章,教師可以為他們營造一個相對輕松的讀和說的環(huán)境,特別是針對一些情感細膩的文章,引導學生在讀和說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理解,逐步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和創(chuàng)造者的深入了解,使他們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閱讀感受。
例如,教師在對一些情感充沛的文章的講解中,可以在網(wǎng)上尋找一些相關的朗讀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通過把握文章的主題和情感,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自由朗讀,以自己的理解去解讀文章,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還有,學生通過在讀和聽的過程中,也深化了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的看法和認識,不難看出,在群文閱讀中,讀、說和聽的有效結(jié)合,更能吸引學生走進課文,去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且學生通過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也在此過程中提升了閱讀的質(zhì)量。
(5)發(fā)揮“美”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學生的語文基礎,所以在對語文教材的選擇上要注重文章的文筆、內(nèi)容和情感,這樣教師才會以“美”作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獲得情感上的滿足。例如,在《長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圖片和相關的視頻介紹,更好地讓他們感受長城的雄偉和壯麗。由此一來,激發(fā)了學生對長城的向往,教師順勢為他們展示其他描寫我國景觀的文章,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提升群文閱讀的質(zhì)量,也有利于培養(yǎng)其語文素養(yǎng)。
3.結(jié)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有效建立起了單篇閱讀與群體閱讀之間的關系,不僅讓課內(nèi)閱讀得到了良好的指導,同時也使課外閱讀得到了發(fā)揮的空間。語文教師要不遺余力地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具體做法可以有,確定主題,安排群文閱讀內(nèi)容;確定議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讀說結(jié)合,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發(fā)揮“美”的作用,逐步提升群文閱讀的質(zhì)量,逐步發(fā)揮群文閱讀的作用,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他們的閱讀量,讓學生受到文化的熏陶,進而有效提升其文化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芫.淺談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69
[2]王敏.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31
[3]劉紅.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