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良
小時(shí)候,家里老宅門前有一棵臭椿。每到初夏時(shí)節(jié)就會生出一堆肉乎乎的蟲子。蟲子因?yàn)槌缘锰?,紛紛墜到地上。每次出門都要踮著腳尖走,生怕踩到它們,盡管如此,地上還是有一片被踩爆身體殘留的蟲子皮。
有一年姥姥在我家里住著,見我膽子小不敢走過,就用小腳給我踩出一條路來。姥姥趕上最后一波裹小腳,雖然自己偷偷放松裹腳布,但是腳還是有些畸形。
再過一個(gè)月,肥嘟嘟的蟲子就會變成巨大又丑陋的大蛾,有時(shí)候我也誤認(rèn)為它們是蝶。有一次忘記是爸爸還是我竟然捉了一只放在里屋紗窗上,嚇得我午覺都不敢睡。
臭椿上還有象鼻蟲,黑白相間的硬殼,像是老道的裝扮。只要有人碰它一下,它馬上四肢蜷縮,死上半天。
臭椿身上還分泌出一滴滴粘液來,有時(shí)候我們就用它來惡作劇,一旦抹到衣服上就很難洗掉。
在搬家之前臭椿就被放倒了。它生在我家門口影壁旁邊的斜坡邊上,雖然根系龐大,但是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雨水沖刷,還是變得搖搖晃晃的,后來干脆就放到了。我記得它躺在門口又是好幾年。因?yàn)闆]有什么用,就這么一直躺在那里,以極慢的速度腐爛著。
選自《逐時(sh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