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芳
【摘? 要】隨著依法治國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治國理念,人們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法律意識需要從小培養(yǎng),為此小學生的學習教材也在不斷革新。教材更換后,道德與法治代替了原先的品德與社會,在教材中添加了更多的與法治相關的教學內容,既能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又幫助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課堂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道德與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將對如何有效在道德與法治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
在現(xiàn)代教育觀念中,我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和全方位的提高。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yè)的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道德認知和健全的法律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有所成時回報國家,回報社會。教師要重視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注重對學生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與法律素養(yǎng)。情境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教師要將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感受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魅力,提高學習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結合實際生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從實際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為生活應用打下基礎。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是,情境創(chuàng)設要以學生為基礎,結合學生的思維角度和知識認知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要正確引導組織學生,幫助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有更好的理解?,F(xiàn)如今的多媒體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好,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教師要充分利用對教學有利的資源,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有很多方便之處,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播放適合學生學習的視頻、音樂或圖片有助于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也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加直觀清楚的了解,更容易伴隨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家鄉(xiāng)產物養(yǎng)育我》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備課時把上課要用的家鄉(xiāng)產物圖片搜集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放映功能將圖片展示出來,旁邊配有相對的語言講解。通過圖片的視覺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偶爾也會看到自己熟悉的產物,對家鄉(xiāng)產物產生共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家鄉(xiāng)產物進行講解,如產物的形狀以及產物的種植方法等,讓學生多多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學習道德與法律知識不僅局限于課堂,更應該在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對書本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小學生的生活范圍是十分有限的,但小學生們的好奇心強,對生活的細節(jié)都會仔細觀察,因此,他們對于生活環(huán)境是十分了解的。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情境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讓學生有更加真切的感受,對知識的理解加深也很有幫助。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生會有一種輕松自在的感受,對于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運用更加靈活,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道德與法治意識。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例如,在學習《花兒草兒真美麗》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去室外開展教學,校園內清新的空氣,花壇內嬌艷的花朵和草地上成片的小草是很好的教學教具,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令人舒服的微風和這些鮮活的小生命。教師合理引導學生,告訴學生每一個生物的生命都是脆弱的,我們要愛護生命,不隨意破壞花草,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自我保護認識,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生命的重要性,這樣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十分有意義。
三、組織實踐情境活動,引導學生應用知識
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對學生來講是十分寶貴的知識應用機會,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教師要充分結合實際生活情況和學生情況來有序的組織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將社區(qū)、學校、家庭間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緊密起來,學生也會對實踐活動有更高的興趣,愉快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應用動手能力,拓寬學生學習的途徑,使得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起來。小學生年齡尚小,對社會的認識還較少,教師要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活動中,要多引導幫助學生,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組織垃圾分類常識調查活動時,可以將調查的對象設置為校內學生和街頭行人,讓學生分組進行采訪調查,如提問垃圾應該如何分類,在生活中有遵循垃圾分類標準來扔垃圾嗎等。學生對他人進行采訪前,自身首先要對垃圾分類常識有足夠的認識,這樣能帶動他人進行垃圾分類,這樣的活動十分鍛煉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學生對垃圾分類也有更好的認識。
總之,情境創(chuàng)設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情境、實踐情境活動等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多參與課堂活動,懂得知識的運用,提高自身道德素養(yǎng)與法律素養(yǎng)。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