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旺格西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老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能力的提高。因為只有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才是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效果的根本。本文即是從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以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知識教學重在語文知識的傳輸。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教學以老師的單向知識傳輸為主,而學生們的語文知識自主學習很少被提及,這就不是一種有效性的語文教學方式。因為學生才是語文知識學習的主體,所以語文老師在進行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必然要突出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學習地位,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接受語文基礎知識。教學老師應當認識到,只有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其知識學習的效果才能夠得到提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升自身素質
由于歷史所致,當前小語教師缺乏一支專業(yè)的師資隊伍。教課中,其所以能使語文分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者對語文的特性和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大部分小語教師,文章水平不盡人意,缺乏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因此,必須促使小語教師提高專業(yè)水平。提高應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學好專業(yè)文化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拼音、漢字、語法修辭和寫作的基本理論,做到教必先會,導必先精。教者只有深諳小語基礎知識,才能煥發(fā)語文的精彩魅力,才能為學生解疑答惑。二是深入搞好教法研究,教研專題要立足于常規(gu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研究角度要小,程度要深,要論證出規(guī)律,要能有效地指導現(xiàn)代小語教學。不可否認,當前小語教學中,教學方法五花八門。對于一些新教法,不要盲目的邯鄲學步,要結合自身實踐和學生認識習慣形成特色的小語教法。要鼓勵教師搞教法研究,要愛護他們的研究成果,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使小語教學向深、廣度發(fā)展。在抓教法研究的同時,要促使每個小語教師練好常規(guī)教學基本功,從根本上提高小語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如此才能夠真正調動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也才能夠真正得到提高。大家想一想,如果語文老師僅僅是傳授學生語文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那么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還是難以得到有效性的提升。
具體而言,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狐假虎威這篇文章的故事內涵。我們知道, 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所以語文老師就要滿足學生們的這一愿望。在學生進行觀賞動畫片的同時,語文老師不要讓學生直接看完整部動畫片,而是要對動畫片的內容進行解剖,這可以理解為語文老師的令式教學。也就是說,語文老師在一邊引導學生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一邊開展語文知識教學,這樣就能夠持續(xù)調動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因為學生始終都想弄清楚動畫片的后面將會播放什么樣的故事內容,所以就會積極進行思考,并回答語文老師所提出的問題。由此可見,只要語文老師將自己的課堂知識教學和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特點進行融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夠更加高效的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
所謂合作討論,指的是語文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的思考和探究,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自然也就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之前,語文老師需要先為學生確定具體的合作討論問題,然后才是讓學生展開有方向性的知識合作討論學習。
例如,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主題內容進行討論。接下來,語文老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當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注重保證分組的公平性,即保證各個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相當,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小組內,必然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同時也必然存在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只有實現(xiàn)這樣的混合,才能夠實現(xiàn)帶動教學, 而且不同學生之間通過思想的碰撞,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也才能夠因此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語文老師需要進行巡場監(jiān)督,以此了解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思路,同時語文老師還要對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思維進行指導。最后,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語文老師再對學生們的合作討論結果進行整理,并由此展開針對性的語文知識教學。
總而言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語文老師在開展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其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教學方式的選擇,只有從理念和方法的雙重角度出發(fā),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自身的越晚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潔.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1):77.
[2]王剛.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學周刊,2018(36):45-46.
[3]陸美珠.承認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實行小學語文分層教學[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