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
【摘要】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注重單元整體教學,每一單元都設置了語文要素。通過引導小學生進行單元整合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并為寫作打下牢固的基礎,豐富寫作的素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單元主題作為教學中心,就能夠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诖?,本文將對小學語文閱讀中單元整合的閱讀策略提出建議,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單元整合;閱讀;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對于國人的語言能力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對人的成長具有很大幫助,同時對于文化的傳承也具有重要作用。現(xiàn)階段的部分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缺乏興趣與動力,因此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可通過進行單元整合的方式,使得課堂閱讀教學更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做好課前預習
由于課堂教學具有時間限制,為了能夠讓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更具成效,需要對多篇文本進行集中教授。但這樣一來,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對大量信息進行處理,課堂上的時間根本不足以處理課程任務所需的信息量,從而使得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課前預習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課前預習對學習而言是尤為重要的,它能夠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開始之前對要掌握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在課堂上能夠跟隨老師的課堂節(jié)奏,而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聽講的效果,從而促進他們能夠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習成績。老師課中還可給學生提供關于這一單元中每一段課文的有關閱讀資料,使他們可以對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作者方面的重要信息加以掌握。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因此教師可在學生預習時先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在腦海中生成問題,并記錄到紙上,以便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提出。同時,學生在預習階段還要對這一單元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等進行查閱,使其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對基礎知識進行吸收與消化。
二、運用多種方式
群文閱讀可以使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時起到聯(lián)動效果。前者的閱讀方法,是先對這一單元內的某一段文字進行精講,并借助其他課文作為輔助,使老師在精講過程中把一些技能和方法在這一單元中的篇章中加以運用,從而提高了學生在讀寫方面的技藝和才能;而后者的閱讀方法,是由老師事先提前對這一單元中的篇章加以精講,并在完成精講后在另每節(jié)課上一同賞析,對文中寫作技巧的差異加以分析,并通過橫向對比,使學生對這一單元的每一段文字都能了解其特征,同時具有更為深厚的理解。
以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中的第六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童年”,文中的主人公都是兒童。對于這一單元,教師可采取一篇帶多篇的閱讀方式,選擇其中一篇課文作為中心進行精講,并借助其他課文進行輔助講解,對文中的一些寫作方法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或者通過對這一單元中所有的課文進行精講,并在下次課堂講授的時候對文章內容進行賞析,對不同文章之間的異同之處進行橫向對比,讓學生能夠對不同文章的特點進行掌握,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三、制定詳細目標
在語文教材內容的設置中,每一個單元都有各自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同一個教學思想,而這一單元中的每一篇課文又有著各自的要求,因此,教師可將這一單元中的文章進行集中講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帶著目的進行教學任務,例如: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對文中的中心思想進行提煉、分析文中所用的寫作手法等。只有對目標進行明確,學生才能夠在閱讀多篇文本時能夠更具針對性,反之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則會降低教學工作的效率,使得相關的教育方法無法發(fā)揮應有的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為例,其主體是地方民俗,重點是對作者的行文思路與文章脈絡進行分析。盡管這一單元的三篇課文《北京的春節(jié)》《臘八粥》和《藏戲》都是講述當?shù)氐娘L土人情,但在實際內容上,不同文章的作者都有著不同的行文思路,因此通過對文中的行文方式進行分析,能夠提升學生對于信息的提取能力,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敘述方式,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四、結語
總之,單元整合閱讀能夠對單元教學的形式進行豐富,并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與自主閱讀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應試能力。為了能夠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單元整合工作,需要對文章內涵進行發(fā)掘,注重整體感知,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著重處理,并通過詳細的目標,采取積極有效的引導方式,同時,注重課外拓展閱讀等策略,使得單元整合閱讀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春惠. 用創(chuàng)新理念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33-234.
[2]薛志偉. 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41-242.
[3]高儷瑋.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D].曲阜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