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學科是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課程,其對于學生價值觀念、道德修養(yǎng)培育有很大影響,同時政治學科也是高中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平臺。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結合時代特征,創(chuàng)新政治課堂教學方式,借助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手段來構建趣味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政治學習中。
關鍵詞:主題情境探究;高中政治;教學模式
新課標要求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科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并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構建高效課堂,指引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方式具有極強的自主性、開放性,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選定主題,然后為學生構建特定情境,指引學生在情境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這對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
一、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內涵
對于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學科特點,結合某個線索選出主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學習情境,將課程知識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情境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應用。通過主題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生活、社會密切關聯(lián)的情境,指引學生能在情境中解決生活、社會問題,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中,情境的本質是教師人為地優(yōu)化學生學習環(huán)境,教師結合教學需求創(chuàng)設一種復合型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可以在主題情境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探究、獲取,并很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引入主題情境教學模式,是對新課程標準理念落實的重要途徑,也是以學科知識、生活基礎為出發(fā)點開展實踐性、開放性學習活動的路徑。
二、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的應用價值
隨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已經(jīng)有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布置情境,激活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關注學生思維、素養(yǎng)培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
(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學習環(huán)境,能讓學生從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探究。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靈活地應用音樂、表演、圖片、視頻、生活場景等各種方式,構建有助于學生知識獲取的環(huán)境,改善課堂學習條件,讓學生在不一樣的環(huán)境下探索知識,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二)促進學生全面思維培養(yǎng)
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需要特別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以此滿足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發(fā)展需求。通過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需要在情境中認真觀察、思考,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思維表象,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掌握。高中政治教師在選擇主題情境時,應該針對性選擇和教材相關的事件,讓學生在事件分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如:在“法治中國建設”一課中,教師可以選擇“法治”為主題,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社會熱點情境“掃黑除惡”,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來感受我國對于法治建設的重視力度,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
(三)有助于學生問題分析能力提升
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為學生選定主題,然后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場景,指引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下對知識進行思考,并且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增強了學生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應用知識,對學生政治素養(yǎng)提升十分有利。在高中政治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情境,實現(xiàn)政治理論與學生實際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結合社會生活選擇主題
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中,主題選擇的合理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踐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科學地設定主題,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高中政治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選擇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主題,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可以更加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如: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部分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選擇“眼鏡店”為主題,讓學生思考在當前市場競爭的大背景下,眼鏡店該如何獲得利潤?這一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學生更容易參與到主題探究中,根據(jù)自己獲取的知識來解決主題問題。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用主題情境探究式教學方式時,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新聞熱點、實際案例來選擇主題。如:教師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主題,讓學生思考在實踐中應該如何繼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掃黑除惡”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二)結合知識脈絡取舍信息
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施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時,在選擇主題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收集到的素材、資料與主題關聯(lián)信息比較多的情況,學生在學習中就會出現(xiàn)信息堆砌的情況,所以教師還應該結合知識脈絡,合理地取舍信息,通過適宜的信息呈現(xiàn)來達成課程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教師在取舍材料信息時,需要對教材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要把握教學重難點內容,掌握知識邏輯思維關系。如:在“我國的社會保障”教學中,教師需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明確知識傳授目標,隨后以“社會保障”為主題,對社會保障的必要性、社會保障的作用、社會保障的內容、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措施等內容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際案例素材,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情境,明確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分析素材,把握主題,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三)優(yōu)化情境呈現(xiàn)方式
高中政治教師在應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時,還需要注意采取科學的方式來呈現(xiàn)情境,要充分考慮情境引入是通過文本引入,還是語言引入,或者是多媒體引入;在情境推動上是采取視頻推動,還是應用語言進行推動;歸納問題中需要考慮應該由教師歸納,還是由學生歸納。教師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情境呈現(xiàn)方式,才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情境的作用,借助情境來引導學生高質量地進行知識探索。如: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呈現(xiàn)情境,有一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文字解析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在情境引入階段利用圖片的方式,呈現(xiàn)出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圖片,指引學生順利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隨后教師通過視頻播放,指引學生明白市場信息,并通過圖片來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探究任務;最后指引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歸納,并結合生活中某品牌店的具體情況,擬定一份健康發(fā)展書,以此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解讀信息、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引入話題式主題情境
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主題情境,能讓知識點更加清晰有條理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對學生高效學習十分有利。在實踐中教師要注意主題探究活動不能局限在某類主題下,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成長需求來選擇主題情境類型,實現(xiàn)對學生的引導。如:在“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中,教師可以借助當?shù)靥赜械奈幕囆g,構建話題式主題情境,如安徽著名的黃梅戲,引導學生在欣賞當?shù)匚幕囆g的過程中,總結文化創(chuàng)新途徑。
在進入課堂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我國各個地方的特色文化,如京劇、黃梅戲、花鼓戲等,甚至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為大家表演一段。接著教師導入話題,對學生開展小調查,問學生是否完整地看過黃梅戲?有沒有喜歡看黃梅戲的?對黃梅戲有多少了解?很多高中生雖然知道黃梅戲是安徽的著名劇種,但是很少去了解、學習它,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對黃梅戲進行簡單的介紹,并欣賞一小段黃梅戲《天仙配》。在學生觀看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當代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看黃梅戲?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可以總結出原因,如服裝不好、節(jié)奏慢、劇情吸引力不夠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zhí)厥饷?,作為安徽人是否應該看著它的沒落、斷絕傳承?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將黃梅戲傳承下去的方式,學生可以提出加強宣傳、創(chuàng)新劇情、更新表演方式、增加特效等方式。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現(xiàn)代的黃梅戲作品,讓學生對比新舊黃梅戲中的創(chuàng)新點,然后歸納出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見大,不只是黃梅戲,其他戲劇文化,乃至整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傳承、弘揚。同時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理性地看待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差異、沖突,指引學生學會取長補短,借鑒外來文化來豐富傳統(tǒng)文化,推動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五)實踐引導深化記憶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能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實踐主題,構建實踐情境,指引學生高效率地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的良好成長奠定基礎。如:在“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定“人大代表”的主題,先指引學生對人大代表制度、人大代表法律地位、人大代表產生、人大代表權利等知識進行學習,促使學生對我國人大代表制度有一定了解。隨后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實踐情境,指引學生模擬人大代表選舉活動,并且學生選出來的“人大代表”還需要模擬參與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活動,以班級管理為話題開展討論,生成討論結果。通過這樣的模擬實踐活動開展,可以顯著加深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解,而學生也會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參與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學習中,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在實踐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實踐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知行合一的觀念,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六)關注課堂互動力度
在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開展互動交流。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相應的互動情境,指引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做到思維交互,讓學生借助團隊的力量理解抽象政治知識,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提升。
如: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教師可以選擇“政府法治”為主題,先指引學生通過合作活動來理解政府職能、法治政府等概念,隨后教師為學生提供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相關文件素材,并讓學生思考要想評選為法治政府,需要具備什么特點?法治政府建設的意義是什么?指引學生根據(jù)問題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學生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促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合作討論活動。最后各組學生需要匯報自己組的合作成果,以此深化學生對法治政府建設的了解。
在實踐中,高中政治教師應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時要注意,主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互契合。當前高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多,知識面比較寬,求知欲望比較強,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來選擇情境素材,保持情境的吸引力、新鮮感、思想性、教育性,讓學生能在情境中得到政治引導,強化學生情感認知,引導學生表達出自身獨特的觀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結束語
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可以創(chuàng)設新的學習局面,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有助于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實踐中,高中政治教師需要主動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指引學生深層次地對政治知識進行思考、探究,以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國華.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探究與運用[J].文淵(中學版),2019(3):303.
[2]金春敏.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境構建措施[J].名師在線,2020(27):144.
[3]吳華艷.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政治主題情境教學推廣策略研究[J].文學少年,2021(5):1.
[4]楊曉麗.主題式情境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9(3):64-67.
[5]王守其.主題情境視域下的議題式教學構建[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0(6):175.
[6]王慧君.高中政治主題式案例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4):31-34+39.
[7]陸敬源.主題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及價值意蘊[J].中學教學參考,2019(31):155.
[8]馬曉剛.創(chuàng)設情境,建構活動型政治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9(35):169.
[9]金榮華.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8):510-511.
作者簡介:楊文志(1982—)男,漢族,安徽渦陽人,安徽省渦陽第四中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
204750078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