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付學鋒 季麗梅 周海華 張啟盈 王美燕*
尖銳濕疣(CA)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生殖器肛周增生性(亞臨床感染除外)損害,是常見的性傳播疾?。⊿TD)之一,潛伏期1~8 個月,平均3 個月[1]。HPV 有100 多種亞型,有≥40 種可以感染生殖器部位。該病傳染性強,容易復發(fā),需長時間反復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HPV 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之分,高危HPV 感染(如16 和18 型)導致大多數宮頸、陰莖、會陰部、陰道、肛門及口咽部癌和癌前病變;而非致癌性、低危型的HPV 感染(如6 和11 型)會導致生殖器疣和復發(fā)性呼吸道乳頭瘤樣增生。持續(xù)性的高危型HPV 感染是HPV 相關的癌前病變和癌癥發(fā)生的高危因素。HPV 16/18 的持續(xù)感染導致了世界約70%的宮頸癌。我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高達13 萬以上,其中約有5 萬例死亡。本科于2018 年9 月1 日至2020 年3 月1 日間,應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聯(lián)合5%咪喹莫特乳膏成功治療3 例多發(fā)性宮頸及外陰CA,現(xiàn)報道如下。
病例1:患者女性,28 歲,已婚,工人,育有一子。主因外陰有皮疹3 月余,增多1 月,不痛不癢,于2018 年9 月5 日來本院就診。專科查體:患者大陰唇、小陰唇內側及陰道口處多發(fā)約綠豆大小的肉質贅生物,表面呈顆粒狀,粗糙不平,部分呈菜花狀,肛周未見贅生物,擴陰器擴開陰道見宮頸上散在灰白色的贅生物,無糜爛、潰瘍。追問病史,無婚外性接觸史,患者居住環(huán)境衛(wèi)生較差,追問其配偶常有婚外性接觸史,經檢查并未見疣體損害。實驗室檢查:HIV(-),TPPA(-)。醋酸白實驗(+)。陰道鏡活檢報告:(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HPV-DNA 型別檢測、泌尿生殖道感染三項檢查(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檢測)、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見表1。
該患者有強烈的二胎生育要求,拒絕宮頸錐切手術治療,所以治療上同患者做了詳細的溝通。首先因為患者外陰大量CA,用棉棒接觸疣體后發(fā)現(xiàn)疣體比較松軟,故本科選擇了液氮冷凍治療,其通過超低溫使細胞內冰晶形成,細胞脫水,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壞死,從而有效地清除疣體,通常不留疤痕。具體操作:外陰常規(guī)消毒疣體部位,用液氮棉簽法逐個治療全部皮損,至皮損邊緣0.2 cm 微紅為止,冷凍時,為保證冷凍效率,均以疣體周圍可見明顯水腫為準。術后予以碘伏、紅霉素軟膏涂抹于外陰,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清潔。2 周左右冷凍1 次,連續(xù)3 次,直至全部疣體結痂、脫落,創(chuàng)面恢復后,少許色素減退,無疤痕形成。待患者外陰創(chuàng)面基本恢復后,宮頸及外陰同時連續(xù)進行ALA-PDT 治療4 次,間隔7~14 天。具體操作:藥物選用鹽酸氨酮戊酸外用散(艾拉,由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為118 mg),敷藥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擴陰器暴露宮頸及陰道,碘伏棉球消毒后并用干棉球擦干以保持局部干燥,將艾拉配成濃度為20%的ALA 溶液,將新鮮藥物溶液滴于棉球并均勻涂抹覆蓋于宮頸管及外陰處,敷藥3 h,敷藥范圍為宮頸及外陰。照光選用半導體激光光動力治療儀,柱狀光纖,光源:(635±5)nm,紅光功率:261 mV,照光時間:20 min,光斑直徑:2 cm,能量密度:90 J/cm2,光纖與患處垂直,光源覆蓋患處。外陰敷藥前,采用碘伏進行常規(guī)消毒,后進行敷藥,照光選用LED-IB 型光動力激光治療儀,波長635 nm 配有特制激光探頭,功率密度:80 mw/cm2,照光時間:20 min,光斑直徑:4 cm,光欄與患處垂直距離為3~5 cm,光源覆蓋患處。宮頸處照光患者疼痛不明顯,無需止痛干預,外陰處,如若患者疼痛敏感,照光前0.5 h,予以患者雙氯芬酸鈉栓劑25~50 mg 塞肛進行止痛。ALA-PDT 治療療程結束后,患者宮頸及外陰上菜花狀贅生物全部清除,ALAPDT 治療結束后1 周,外陰繼續(xù)予以5%咪喹莫特乳膏治療,用法為3 次/周,臨睡前外用,將藥膏均勻涂抹一層于原有疣體生長處,輕柔按摩直至藥物完全吸收。保留6~10 h 后,用清水和中性皂將藥物洗掉,連續(xù)12 周。同時針對解脲脲原體陽性,予患者口服克拉霉素0.5 g,1 次/d,連續(xù)2 周。治療后3、6、12 個月復診,患者宮頸及外陰未見新發(fā)贅生物,復查HP-DNA 型別檢測、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目前患者仍在隨訪中。
病例2:患者女性,22 歲,未婚未孕,學生。主因外陰有皮疹1 月余,不痛不癢,于2018 年9 月23 日來本院就診。??撇轶w:患者大陰唇、小陰唇內側及陰道口處多發(fā)約米粒大小、綠豆大小至黃豆大小的肉質贅生物,表面呈顆粒狀,粗糙不平,大部分呈菜花狀,擴陰器擴開陰道見宮頸上散在灰白色的贅生物,無糜爛、潰瘍。追問病史,患者性伴侶較多。實驗室檢查:HIV(-),TPPA(-)。醋酸白實驗(+)。陰道鏡活檢報告:(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HPVDNA 型別檢測、泌尿生殖道感染三項檢查(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檢測)、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見表1。
患者為年輕學生,未婚未生育,本人及家長拒絕宮頸錐切手術治療,因患者病程短,患者外陰大量新鮮CA,用棉棒接觸疣體后發(fā)現(xiàn)疣體非常松軟,故本科選擇了液氮冷凍治療,經2 次液氮冷凍治療后,全部疣體結痂、脫落。待患者外陰創(chuàng)面基本恢復后,宮頸及外陰同時進行ALA-PDT 治療連續(xù)4 次治療,間隔7~14 天。具體操作方法同病例1。ALA-PDT治療結束后1 周,外陰繼續(xù)予以5%咪喹莫特乳膏治療,方法同病例1。解脲脲原體陽性治療方法同病例1。治療后3、6、12 個月復診,患者宮頸及外陰未見新發(fā)贅生物,復查HPVDNA 型別檢測、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目前患者仍在隨訪中。
表1 3例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6、12個月后泌尿系感染三項、HPV-DNA型別、HPV E6/E7 mRNA檢測結果
病例3:患者女性,56 歲,已婚,農民。主因外陰有皮疹2 年余,加重2 月,不痛不癢,于2018 年11 月17 日來本院就診。專科查體:患者大陰唇、小陰唇內側及陰道口處多發(fā)約綠豆大小至黃豆大小的肉質贅生物,部分呈灰褐色,表面呈顆粒狀,粗糙不平,部分呈菜花狀,部分扁平,質韌,肛周可見散在皮膚贅生物及丘疹、上覆臍凹,擴陰器擴開陰道見宮頸上散在灰白色的贅生物,12 點方向宮頸輕-中度糜爛。追問病史,無婚外性接觸史,患者居住環(huán)境衛(wèi)生較差,追問其配偶無婚外性接觸史,經檢查并未見疣體損害?;颊咴庠? 次手術治療外陰CA,2 個月前再次復發(fā)、加重。實驗室檢查:HIV(-),TPPA(-)。醋酸白實驗(+)。陰道鏡活檢報告:(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HPV-DNA 型別檢測、泌尿生殖道感染三項檢查(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檢測)、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見表1。
患者恐懼手術,拒絕宮頸錐切手術治療,考慮患者年齡較大,病程較長,外陰大量陳舊及新鮮CA,用棉棒接觸疣體后發(fā)現(xiàn)疣體基底堅實,增生明顯,故本科選擇了微波聯(lián)合液氮冷凍治療來清除疣體,經1 次微波及2 次液氮冷凍治療后,全部疣體結痂、脫落,少許色素減退及疤痕。待患者外陰創(chuàng)面基本恢復后,宮頸及外陰同時進行ALA-PDT 治療連續(xù)4 次治療,間隔7~14 天。具體操作方法同病例1。ALA-PDT 治療結束后1 周,外陰繼續(xù)予以5%咪喹莫特乳膏治療,方法同病例1。解脲脲原體陽性治療方法同病例1。治療后3、6、12 個月復診,患者宮頸及外陰未見新發(fā)贅生物,復查HPVDNA 型別檢測、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目前患者仍在隨訪中。
CA 是由HPV 感染引起的常見的STD 之一。最常見的是HPV 6 型、11 型、16 型和18 型感染[1]。這種HPV 感染相關的疾病,臨床可表現(xiàn)為肉眼可見的疣體,也可為無任何臨床癥狀的亞臨床感染或潛伏感染。盡管臨床上治療手段有多種,但是患者的復發(fā)率仍較高。持續(xù)性的高危型HPV 感染是HPV 相關的癌前病變和癌癥發(fā)生的高危因素[2]。目前臨床對于HPV 的治療方法主要以去除局部增生性疣為主,尚無確切根治HPV 的方法。對于宮頸CA,傳統(tǒng)的治療手段包括三氯乙酸(TCA)、二氯乙酸(BCA)80%~90%溶液、重組人干擾素α-2b 陰道泡騰片、激光、液氮冷凍療法、電灼、外科手術去除等治療,還有一些免疫療法。但在治療宮頸CA 時存在創(chuàng)傷性大、復發(fā)率高,易產生出血、瘢痕、甚至宮頸狹窄、粘連而導致難以受孕等后果。ALA-PDT 是一種藥械結合的治療方法。ALA-PDT 在治療CA,并預防其復發(fā)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ALA-PDT 治療CA 已經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可,尤其對于特殊部位(如尿道、宮頸及肛管內)CA,可以首選ALA-PDT 治療。ALA-PDT 療法不僅對肉眼可見CA 有破壞作用,還可清除亞臨床損害和潛伏感染組織,具有治愈率高、復發(fā)率低、不良反應少且輕微、患者依從性好等優(yōu)點[1]。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HPV 檢測方法為HPV 脫氧核苷酸(DNA)檢測,作為宮頸癌的常規(guī)篩查,但其檢測結果假陽性較高,特異性較低,常影響臨床判斷[3-4]。且HPV-DNA 型別檢測為病因診斷,不能分析HPV 的病毒、癌基因活性,大量臨床資料顯示,HPV-DNA 型別檢測易導致過度檢查、過度治療。近年來,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成為宮頸癌篩查的研究熱點,活動性感染出現(xiàn)后E6/E7 mRNA 能夠最早被檢測到。目前E6/E7 mRNA 被認為是檢測HPV 感染轉錄活性的金標準,它也證實HPV 在細胞惡性轉化中的作用[5-6]。HPV-DNA 的主要癌基因是E6/E7,轉錄、翻譯、表達E6/E7相關的蛋白是致癌的關鍵因素,E6/E7 mRNA 的表達能力反應HPV 的基因活性,代表著癌基因的活動,其檢測可以用于評估宮頸癌的發(fā)病風險和預后[7-8],尤其是對于HPV 陽性的年輕女性患者,識別暫時性感染,避免過度治療,或發(fā)現(xiàn)HPV感染高危人群,及時早期治療,或評估臨床治療效果。
目前有實驗研究表明,ALA-PDT可抑制Hela細胞內 HPV 18 E6/E7 mRNA 的表達。ALA-PDT 體外實驗證實其可誘導HaCaT 細胞內的HPV16 E7 細胞的凋亡。還有研究表明ALAPDT 治療能夠抑制HPV 病毒E6/E7 蛋白表達,從而使HPV病毒載量降低,減少CA 患者復發(fā)率[9]。本科治療該3 例患者,治療前均予完善HPV-DNA 型別檢測、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陰道鏡活檢。評估好患者病情,3 例患者均有解脲脲原體感染,均給予克口服拉霉素0.5 g,1 次/d,連續(xù)2 周,經與患者溝通,外陰CA 通過液氮冷凍、微波等物理方法清除,待外陰CA 皮損脫落恢復后,宮頸及外陰CA處均予以20%濃度的ALA-PDT 治療,連續(xù)4 次治療,后期聯(lián)合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外用治療3 次/周,治療后3、6、12 個月后復診,復查泌尿系感染三項、HPV-DNA 型別、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治療后患者的宮頸及外陰上的疣體全部清除。病例1 患者術后3 個月復查解脲脲原體轉陰,HPV-DNA 型別種類在隨訪過程中,逐漸得到清除,低危型HPV 清除的時間短一些,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3 個月及6 個月后復查,結果出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12 個月后復查結果開始降低。病例2 患者發(fā)病時間比較短,皮損雖然較多,但予以及時治療,治療后3 個月后解脲脲原體轉陰,HPV-DNA 型別種類在隨訪過程中,逐漸得到清除,HPV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3 個月后復查較前降低,6 個月后復查轉陰,病毒停止復制。病例3 患者術后3 個月復查解脲脲原體轉陰,患者的宮頸糜爛情況得到明顯改善,HPV-DNA型別種類在隨訪過程中,逐漸得到清除,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3、6、12 個月后復查結果較前上升,但后兩次病毒復制量的增長速度較前減緩,考慮可能患者年齡較大,HPV-DNA 檢測感染型別較多,病毒清除速度緩慢,目前患者仍在隨訪中。3 例患者,隨訪時間均為1 年,其余2 例病例患者的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數值在隨訪過程中,逐漸下降,甚至停止復制。病例1 和病例3,考慮患者年齡較大,HPV-DNA 檢測感染型別較多,自身免疫力相對較弱,在隨訪過程中,雖然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數值呈逐漸上升趨勢,但上升趨勢出現(xiàn)減緩,需要臨床進一步的觀察和隨訪。目前有研究表明單一型別HPV 感染在ALA-PDT 治療過程中病毒更易被清除[9]。此3 例患者均為HPV 多重感染者,ALA-PDT 治療效果較單一型別HPV 感染者的治療效果要弱,這也使得HPV-DNA 型別轉陰及HPV 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數值降低甚至轉陰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具體的機制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值得一提的,臨床治療單純宮頸CA 患者,宮頸鱗狀上皮內低度瘤變(LSIL)病變,HPV癌基因E6/E7 mRNA 檢測結果為4000 copies/ml 以下的患者2例,治療后3 個月隨診復查,HPV 癌基因 E6/E7 mRNA 檢測結果為陰性。所以臨床上ALA-PDT 治療可能會抑制HPV 病毒的活性,降低HPV 癌基因 E6/E7 mRNA 的表達。CA 復發(fā)患者多在3 個月內復發(fā),>3 個月復發(fā)患者數較少,女性外陰CA,因該處潮濕,故ALA-PDT 治療后1 周繼續(xù)予以5%咪喹莫特乳膏乳膏外用3 個月加強治療,降低復發(fā)幾率。咪喹莫特屬于非核苷酸異環(huán)胺類,雖然有研究已經證明了咪喹莫特不能直接殺病毒,但是咪喹莫特可以誘生細胞因子達到間接殺滅病毒的目的,在臨床上外用咪喹莫特能使機體的局部受到刺激,進而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干擾素、多種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和Y 干擾素等,均能使細胞的免疫反應增強,對細胞進行間接的殺毒,起到預防皮損復發(f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