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未
摘要:近幾年,隨著城鎮(zhèn)化發(fā)展步伐不斷加快,農村群眾為了更好發(fā)展,外出務工,導致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增多。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表現(xiàn)分析,重點探究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重構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重構
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上,城市中涌入了大量農村勞動人口,在促進城市建設發(fā)展的同時,也給農村兒童帶來一定影響。由于父母長時間外出勞作,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更加疏遠,再加上家庭教育缺失,給孩子今后成長和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對于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來說,在家庭教育上主要依賴于爺爺奶奶,或者是一些沒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在孩子照顧方面,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孩子的心理和學習關注力度并不高,甚至家中長輩自身文化有限,無法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和輔導,只能肩負起安全監(jiān)管職責。所以,導致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比較嚴重,全面處理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是當前社會重點關注的內容。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表現(xiàn)
(一)單親家庭教育
對于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來說,主要是由父母其中一方撫養(yǎng),另一方外出勞作。這種模式在當前農村中比較普遍,通常是孩子父親外出,母親留在家里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并負責家里的耕地勞作。這種家庭的家長,無暇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孩子教育上,呈現(xiàn)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況。而部分家庭則是母親外出勞作,由父親在家照顧孩子。和前一種家庭模式比較,在家庭教育缺失上比較嚴重。這是因為父親和母親比較,不管是在教育方式上,還是教育態(tài)度上都比較嚴厲,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成長[1]。
(二)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主要是指父母雙方都外出勞作,孩子由家里的長輩照顧。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通常是在很小的年齡就交由爺爺奶奶照顧,長時間如此,將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影響家庭和睦。而大部分爺爺奶奶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對孩子學習教育關注力度不高,對孩子比較溺愛,嚴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三)委托教育
委托教育也就是指父母常年外出勞作,將孩子交由親屬或者老師照顧,在這種沒有直接血緣關系的教學模式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會缺乏安全感,無法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由于歸屬感缺失,導致孩子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
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重構對策
(一)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為了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質量,要求監(jiān)護人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端正思想態(tài)度。在家庭教育中,應采取民主性教育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注重孩子健康發(fā)展,不可以長輩身份約束孩子,強制孩子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將自己的身份不斷降低,試圖從孩子角度看待問題,體諒和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長輩對其關心和理解,能夠主動將自己的心里話與長輩訴說。長輩應該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家庭形象,調整家庭結構,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在對孩子家庭教育時,不可采取溺愛教育方式,更不可以嚴格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而是要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及時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因材施教[2]。與此同時,家長需要給予孩子充分尊重,重視孩子動態(tài),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與孩子開展各種親子活動,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除此之外,父母在打工,地點選擇上可以選擇一些離家庭比較近的場所,定期與孩子見面,增加與孩子交流機會。對于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父母需要減少外出務工頻率,例如小升初、青春階段等。這段時間父母陪在孩子身邊,對孩子今后成長十分有利。
(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與我國戶籍制度有著直接關聯(lián),為了從根源上處理留守兒童問題,戶籍制度是不能避免的。政府部門需要加強戶籍管理,不斷完善就業(yè)住房等相關政策,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經濟格局,保證農村群眾自身利益。與此同時,對于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在上學方面提供幫助促進我國教育體系改革,國家需要為農民工子女隨父母到城市上學提供政策支持,打破所有影響農民工子女上學的各種因素,取消各種不合法收費,讓農民工子女在教育上享有城市子女相同的待遇。隨著國家執(zhí)法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國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等相關法律體系逐漸完善,但是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比相對比較小,結合現(xiàn)有法律得知,家庭教育條款缺乏系統(tǒng)性,零散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投放力度,把家庭教育融入到公共服務體系中,加強家庭教育管理。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周圍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在這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為農村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政府部門還要根據(jù)農村學校教學設施情況,加強教育設施建設,組織專業(yè)師資力量,改善農村學校教育局面,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為農村兒童健康發(fā)展提供條件。
(三)加強學校教育
對于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可以通過學校教育進行處理。所以學校需要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不可把工作重心只放在學習成績上,還要關注留守兒童心理狀態(tài),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其在成長過程中接受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受到良好教育。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提高孩子家長家庭教育思維理念,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家長強化家庭教育意識,改變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式,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便于家長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一同探討合理的教育方法,從而實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有著直接地影響,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積極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了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需要在家長學校社會等多方配合下,充分發(fā)揮教育整體效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條件,順利完成育人目標,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云年. 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中社會工作介入的探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7):3-4.
[2]秦敏,朱曉. 父母外出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研究[J]. 人口學刊,2019,41(03):38-51.
[3]康馨月.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 大眾文藝,2020(08):239-240.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喬賢鎮(zhèn)龍保小學?5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