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書玲
摘要:在當前教育領域的發(fā)展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的質量,尤其是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促進城鄉(xiāng)學生的共同發(fā)展,作為合格的語文教師,有必要積極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項措施。本文主要結合農村小學的實踐教學,對農村小學習作教學效果進行了反思和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習作教學;方式方法
1 前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自覺地豐富學生的見聞,珍視學生的獨特情感,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素材,提高學生在習作中表達真實感受的能力。我國農村小學習作教學也應與時俱進,以新課程標準理念為指導,開辟具有農村特色的習作教學新途徑。
2 當前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
2.1學生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據(jù)了解,大部分農村小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討厭作文,總是擔心自己的作文寫得遜色。因此,漸漸失去寫作文的興趣。每一次寫作文,大部分學生也都是敷衍了事,特別是有要求寫作字數(shù)的時候,他們便想方設法拼湊字數(shù),導致寫的作文偏離題意,不倫不類。
2.2只注重課堂教學,忽略生活積累
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倍缃裾n堂寫作教學當中,教師過于依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寫作課堂只講解課本知識,忽略了生活積累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F(xiàn)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把學生關在教室,進行枯燥乏味的講解,會導致學生思想狹隘,只懂得寫作套路,寫出的文章空洞無話,毫無靈性。原本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的小學生,卻由于離開了生活體驗,缺乏了對生活的感受,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蒼白無力,毫無童趣可言。
2.3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如今課堂寫作教學都有了固定的模式,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遵循課本單純的講解。比如,寫“我最喜歡的書”時,就將書簡單描述一下,再寫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就完成了,寫“一件令你感動的事”時,就寫自己被一件什么事感動,把事件描述一下就算完成寫作。這種寫作方式完全沒有學生自己思考以及情感的融入,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寫作。不少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快學會寫作方法,就教給學生一些寫作套路。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寫作套路,但是卻阻礙了學生寫作思想,使學生對于寫作產(chǎn)生了固定思維,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3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3.1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興趣情境
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及時收集最新的教育形勢、教育政策及教育信息,以確保自身教育觀念能追上新課程改革進程。在習作教學中,切記不要一味關注分數(shù),要注重培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等,以此徹底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真正改善作文落后現(xiàn)狀。同時,相關教師還應積極動用多媒體設備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生動的有趣情景,為其創(chuàng)造寫作空間,吸引學生提升寫作興趣。此外,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打印圖片、播放音樂等方式,為學生烘托寫作氛圍,令學生對一切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習作活動中,不斷提高寫作水準。
3.2多閱讀,多積累,多感悟、多運用
習作能力的強弱和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兩者是分不開的。“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币訌娬n外閱讀,好讀書、讀好書,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高認識,增加文化和語言積累。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鼻谟谧x書,大量閱讀,必能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當然,閱讀了,要會積累,要讓學生明確積累內容很豐富,包括積累知識、積累文化、積累語言、積累生活經(jīng)驗等,這里重點談積累語言。積累了,還要會運用,教師就要對學生積累的材料進行運用指導,形成有效遷移,教師對學生課上發(fā)言、積累展示和習作的評價,應該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受語言積累三方面的不同作用:語言材料積累作用于豐富詞匯,語言知識積累作用于提高語言的自覺性,語言范例積累作用于提高文化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積累語言的自覺性。
3.3正確運用習作評語來指引學生修改習作。
教師在寫習作評語時,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先揚后抑。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先充分肯定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和閃光點,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功感,從而樹立起一定的習作信心。接著,再從學生的個人情況出發(fā),指出習作中的不足,讓學生實事求是,面對現(xiàn)實。評語應盡量以欣賞和鼓勵為主。二是指導學生修改習作的語言要具體、明確,讓學生看得明白,知道何處出了問題,以及怎樣去修改。對于個別習作內容嚴重跑題的學生,則應進行面批,指導時盡量細致、耐心一些。三是對于學生的習作,不能一錘定音。
4 結束語
提升農村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率,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寫作當中存在地不足,幫其多加改進,使他們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應優(yōu)化習作授課方式、轉變施教思路。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對先進教育理念的吸取,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引入生活化教學措施;另一方面,應避免單向進行知識灌輸,以防使小學生對寫作學習滋生厭倦情緒。只有具有“生本”意識,緊抓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特點,使教學措施具有適宜性,與農村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緊密結合,才能實現(xiàn)師生相長,助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青.農村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華夏教師,2020(01):42.
[2]謝恒元.農村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237+239.
[3]皮水梅,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39.
【此論文為:“廊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激發(fā)農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習作興趣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202001054)的研究成果】
225950170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