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斌
(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齒輪傳動作為三大傳動機構之一,因其傳動效率高、結構緊促、傳動比準確而廣泛應用于機械自動化中。在經濟方面,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大型化工企業(yè)如果因齒輪故障停產一天,其損失可達上百萬元[1]。每年,我國水泥行業(yè)由于磨齒輪故障將直接至少減產200萬噸[2]。在安全方面,航空齒輪轉速非常高,承受載荷大,結構復雜,但其作為易損壞件要求可靠性高[3],如果因為齒輪輪齒在傳動過程中產生附加周期性變化應力,進而失效(膠合、輪齒折斷、塑性變形等),將嚴重影響航空發(fā)動機的工作性能。此外,由于齒輪傳動誤差變化還會使其產生的噪聲過大,通過研究斜齒輪動力學特性來對斜齒輪進行修形和仿真,用與指導設計,提高齒輪的嚙合傳動性能,減小齒輪發(fā)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企業(yè)的生產效率。
由于標準齒面斜齒輪傳動誤差峰峰值和接觸應力均比較大,為了改善齒輪傳動的動態(tài)嚙合性能,采用適當?shù)男扌?。修形算法有遺傳算法[4]、混沌蟻群算法[5]、神經網(wǎng)絡優(yōu)化算法[6]等。合適的修形曲線有直線、圓弧線、二次拋物線。本文采用基于romax優(yōu)化后的遺傳算法對標準齒面斜齒輪進行二次拋物線修形。
一對標準齒面人字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一對標準齒面人字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表
一對齒輪傳動系統(tǒng)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齒輪傳動系統(tǒng)模型
工況:轉速為161r/min,扭矩110N·m。
圖2 標準齒面?zhèn)鲃诱`差圖
圖3 標準齒面接觸應力分布圖
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標準齒面齒輪傳動誤差峰峰值較大,接觸應力最大值為506MPa,且應力分布較為集中。
為了加工方便,將一對齒輪的修形累積到小齒輪上。
由文獻[7]通過設置合理的修形參數(shù),可得拋物線修形長度和修形量。采用遺傳算法得到修形結果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齒廓修形圖
圖5 齒向修形圖
圖6 基于遺傳算法修形小齒輪傳動誤差圖
圖7 修形小齒輪接觸應力分布圖
從圖6和圖7可以看出修形后的小齒輪傳動誤差峰峰值較小,接觸應力分布較為均勻,最大值為459MPa。
基于romax“微觀幾何研究工具”,采用遺傳算法對標準齒輪進行修形。傳動誤差峰峰值從標準齒面的0.255 3μm下降到修形后的0.075 7μm,下降了72.07%。接觸應力最大值從506MPa下降到修形后的459MPa,下降了10.90%。因此,在此工況下,本次修形采用遺傳算法,能夠有效改善齒輪傳動系統(tǒng)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