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輝
2020年三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板塊異軍突起,成為A股市場的香餑餑。Wind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指數(shù)漲幅達63.29%。
進入2021年,該板塊依然熱度不減,估值不斷提升。那么,未來新能源汽車板塊是會繼續(xù)上漲,還是估值回歸?且看天風證券對該板塊進行的深度分析。
2020年,國內(nèi)電動車市場表現(xiàn)搶眼,銷量創(chuàng)新高。
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起,中國市場B端(公共及商務出行領(lǐng)域)需求萎縮嚴重,C端(個人和家庭用車)率先起量,增速高于2019年,同比增長111%。1-9月,C端占比提升,銷售質(zhì)量明顯提高。
2020年11月,中國電動車銷量達20萬輛。預計全年可達132萬輛,同比小幅增長10%。預計2021年總銷量將達176萬輛,樂觀預計或超200萬輛,超出目前市場預期(140-160萬輛)。2021年的市場增量,主要來自五個方面。
一是特斯拉,Model 3持續(xù)放量,看好國產(chǎn)Model Y,預計2021年銷售30萬輛。
2020年11月,特斯拉在中國銷量2.2萬輛,環(huán)比增速78%,1-11月累計銷量11.4萬輛,預計全年銷量14萬輛。
海外特斯拉Model Y與Model 3價差只有6%-9 %,預計國產(chǎn)Model Y的價格有望降至27.5萬元。國內(nèi)SUV市場空間在1000萬輛/年,25萬元以上的SUV市場空間接近150萬輛/年。
二是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銷量逐月攀升,預計2020年銷售20萬輛。
2020年1-11月,四家“造車新勢力”合計銷量達10.4萬輛,其中蔚來3.7萬輛、理想2.6萬輛、小鵬2.1萬輛、威馬2.0萬輛。
蔚來新增轉(zhuǎn)型EC6,2021年預計銷量增速60%,全年銷量達6.6萬輛;小鵬新增G3 LFP版,有望降價增量,預計2021年增速60%,銷量達4.4萬輛;理想One預計2021年增速60%,銷量達4.8萬輛;威馬銷量表現(xiàn)略弱,預計2021年增速40%,銷量達3.4萬輛。
三是長城歐拉,看好黑貓、好貓,產(chǎn)品力強于同價位車型,預計2021年銷售8萬輛。
長城歐拉黑貓于2020年7月在成都車展正式上市,銷量逐月攀升,9月銷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3。11月,歐拉黑貓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9463輛。黑貓銷量火爆原因在于性價比高、空間大,產(chǎn)品力強于同價位競品。
歐拉好貓是“檸檬平臺+咖啡”智能生態(tài)下首款純電動車,售價10.39萬元起,進軍10萬-15萬產(chǎn)品市場。好貓用戶群體定位年輕消費者。
四是五菱宏光MINI EV,該車將低價做到極致,預計銷售24萬輛。
五菱宏光MINI定位為“人民的代步車”,是一款微型電動車,定價2.88萬元起,續(xù)航在120/170km,以超低價連續(xù)三個月奪得新能源車銷量冠軍,改變了特斯拉霸榜的狀態(tài)。預計2021年能延續(xù)火爆趨勢。
五是一汽大眾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已發(fā)布,定價25萬元以內(nèi),續(xù)航里程400/550公里,預計2021年南北大眾ID.4合計銷量8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車型對其他電動車的擠出效應較小,“特斯拉+新勢力”開拓高端市場;宏光MINI主打低端車市場;長城貓系列定位女性化市場,偏藍海;合資車企電動車平臺車型均為首次推出。
因此,預計2021年增量基本為純增量,疊加B端回暖,國內(nèi)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車發(fā)力,總銷量176萬輛兌現(xiàn)概率較大,樂觀預計200萬輛。
天風證券從需求層面分析,2020年11月,電動車在歐洲六國的銷量為12.6萬輛,同比大增234%,環(huán)比增長13%。電動車在歐洲需求旺盛,全年銷量預期可提高至128萬輛,同比增長137%。
除法國外,2021年歐洲補貼政策基本不退坡,如德國、荷蘭、意大利單車補貼均持續(xù)到2021年底,法國2021年私人購車補貼降至6000歐元,降幅不大。因此,2021年歐洲對電動車的需求仍在,繁榮有望持續(xù)。
那么,2021年歐洲電動車的銷量會有多少?天風證券按照碳排模型予以測算。歐洲碳排要求嚴格,對需求指引的約束性較好。
碳排壓力對車企是強約束。2020年車企95%最低碳排的上牌車輛要求達到95g/km的目標,而從2021年起,碳排約束更強,所有上牌車輛的平均碳排必須低于95g/km。
通過對2021年乘用車銷量以及燃油車減排幅度進行敏感性測算,乘用車市場總銷量每增長5%,電動車銷量增加近10萬輛,燃油車碳排每增加1g/km,電動車銷量增加6萬輛。
據(jù)此預計,2021年歐洲電動車銷量為196.5萬輛,同比增長53%。
而美國電動車市場,主要依賴特斯拉。
2020年3-5月是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特斯拉Fremont停產(chǎn),因此4-5月電動車銷量大幅減少。隨著5月底Fremont工廠復工,下半年Model Y開始大規(guī)模交付(7-9月銷量分別為0.65萬、0.9萬、1.14萬輛),美國電動車銷量迅速恢復,預計全年特斯拉在美銷量21萬輛,美國電動車總銷量達32萬輛,同比微增1%。
對于2021年美國電動車市場,需要看政策的變化。美國電動車政策主要是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一輛電動車可以獲得7500美元退稅補貼;在車企累計銷量超過20萬輛后,一年內(nèi)退坡完畢。特斯拉從2019年開始退坡,2020年初全部退完。
不過,拜登的執(zhí)政理念是支持新能源改革,電動車相關(guān)的政策是將稅收抵免的20萬輛限制取消。若此政策實施,美國電動車市場將受到刺激(如Model 3標準續(xù)航目前價格3.8萬美元,享受完全補貼后略高于3萬美元)。預計2021年美國電動車銷量達50萬輛,其中特斯拉銷售35萬輛。
綜合來看,預計疫情緩解后,全球?qū)⑦M入電動化浪潮,滲透率或進入快速提升階段。
2021年分季度看,預計中國一二季度高增,歐美二三季度高增,可重點關(guān)注兩個方面的動態(tài)。
一是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歐洲、亞太,2021年上海工廠產(chǎn)量或超預期。
由于零部件國產(chǎn)化后,特斯拉上海工廠成本顯著低于Fremont工廠,在發(fā)往歐盟關(guān)稅相同、運費略貴的基礎(chǔ)上,從上海工廠運輸至歐洲的經(jīng)濟性更高。因此,特斯拉開始從上海向歐洲出口(首批7000輛已于10月出口),預計特斯拉將加速上海工廠產(chǎn)能建設(shè),由上海工廠承擔出口歐洲、亞太的重任。
預計2021年上海工廠貢獻產(chǎn)量50萬輛,美國38萬輛。特斯拉全球銷量87萬輛,Model 3與Y銷量近80萬輛,其中中國30萬輛,美國32萬輛,歐洲15萬輛。
首先對已走在前列的特斯拉、通用的銷量直接產(chǎn)生刺激。以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為例,再次獲得補貼后實際售價僅略高于3萬美元,將進入大型經(jīng)濟型轎車價格帶。美國大型經(jīng)濟轎車年銷量約200萬-300萬輛,而豪華轎車年銷量為50萬-90萬輛,因此補貼后的Model 3的對應市場空間將擴容近4倍。
其次由于之前政策設(shè)計缺陷,先布局電動車的車企將更早面臨成本端壓力,若取消20萬輛的限制將解決車企在美國發(fā)展電動車的后顧之憂,美國的滲透率有望復制歐洲走勢。
二是LFP(磷酸鐵鋰電池)返潮趨勢明顯,車企的旗艦車型中標準續(xù)航、低端車型使用LFP將成為趨勢。
現(xiàn)階段,一方面受補貼退坡的影響,主機廠面臨降本壓力,開始將目光投向LFP;另一方面,寧德時代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fā)平臺)、比亞迪刀片技術(shù)的推出,提升了LFP能量密度。LFP裝機量迎來拐點。
2020年三季度以來,LFP在乘用車裝機占比快速提升,主要受爆款車型拉動影響,如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比亞迪漢、五菱宏光Mini等,后續(xù)好貓標準續(xù)航版將采用LFP電池,LFP返潮趨勢愈發(fā)明顯。預計2021年車企的旗艦車型中,標準續(xù)航或者低端車型使用LFP將成為趨勢。
綜上,在海外高增長疊加國內(nèi)需求有望超預期增長的背景下,2021年電動車市場,重點還是國內(nèi)市場。
從過去兩年看,由于補貼退坡、疫情等各種因素,國內(nèi)銷量連續(xù)3年在120萬-130萬輛徘徊,行業(yè)雖然一直處于低迷期。隨著電池成本出現(xiàn)了超預期下降,且下游整車與中游電池、材料行業(yè)也經(jīng)歷了一輪洗牌出清,行業(yè)出現(xiàn)了真正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為C端需求放量打下基礎(chǔ)。
在特斯拉標桿效應的帶動下,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加碼疊加傳統(tǒng)車企布局,2021年行業(yè)需求有望快速釋放,中性預計銷量接近200萬輛,樂觀預計或超2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