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滄州市園林綠化局,河北 滄州 061001)
火炬花(Kniphofiahybrida)又名火把蓮,植株姿態(tài)優(yōu)美,花序似點燃的火把,別具特色。我國20世紀70年代始有少量的引種和應用?;鹁婊ㄊ且环N值得推廣應用的新型優(yōu)良的園林觀賞植物,極具發(fā)展前景[1]。滄州地區(qū)未見引種栽培記錄。
種源地為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位于長江下游中部地區(qū),江蘇省西南部,市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32°37′、東經(jīng)118°22′~119°14′,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秋短、冬夏長,年溫差較大,年平均溫度15.4 ℃,極端最低氣溫-14.0 ℃,極端最高氣溫43.0 ℃。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表明:全南京市大多數(shù)農(nóng)業(yè)土壤pH值在6.0~7.5之間,屬酸性或中性土壤[2]。
引種地為河北省滄州市。滄州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的渤海灣畔,地跨北緯37°29′~38°57′,東經(jīng)115°42′~117°50′。明顯的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水集中,災害性天氣常有發(fā)生,春旱、夏澇、秋爽、冬干。年平均氣溫12.0~12.6 ℃,極端最低氣溫-24.8 ℃,極端最高氣溫達43 ℃。年平均降水量610 mm, 分配極不均勻,多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8%~75%,氣候比較干燥。由于滄州地處濱海鹽堿地帶,土壤類型多為潮土及鹽化潮土,地表層含鹽量在0.3%~0.6%之間,重鹽堿地全鹽含量高達1%~3%,土壤pH值為7.4~9.5。地下水位高且水質苦咸,是河北省鹽堿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
從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八卦洲的南京虹彩園藝基地引進美國進口火炬花品種:橙色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商品名:城堡圖)60盆,3年生株叢,4~10芽不等/盆(2加侖)。于2019年4月22日至2020年11月,進行了露地栽植試驗。
采用常規(guī)的栽培措施對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在滄州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研究,觀察生長狀況、物候期、耐鹽堿能力、耐熱性、耐寒性、喜光及耐陰情況、耐病蟲害性等,綜合評價其適應性和觀賞性。
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植株強健,近肉質根,系須發(fā)達,葉形似蘭,近基部叢生,寬約1.6~2.3 cm,長30~45 cm。葉片的基部常內折,抱合成假莖,假莖橫斷面呈菱形。葉片輸導組織為螺旋狀導管,當葉片橫向折斷,慢慢拉伸時,會出現(xiàn)絲狀物[3]。
主花期在5~6月份,7~10月份仍有少量開放?;ㄇo通常高40~60 cm左右,為密穗狀總狀花序,花序長10~20 cm,由百余朵小花組成。 花序上的花朵自下而上逐漸開放,每朵小花開放1~1.5 d,整個花序的開花時間約有20 d左右[2](圖1、圖2)。早春生長強健的單株,花莖下部的側芽會在花后又萌發(fā)開花。在根莖群上第1批花開后,部分后發(fā)的單株也會再開1批花。這種在整個火炬花群體中分2~3次連續(xù)開花的現(xiàn)象,使夏初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的觀賞期可延長到30~40d[4]?;ê蠼Y蒴果,11月中旬霜后老葉逐漸變紅,直至慢慢枯黃。詳見表1。
圖1 火炬花(Kniphofia alcazar)花期效果
圖2 花序分解
表1 火炬花物候期
經(jīng)土質化驗,名人植物園土壤全鹽含量0.1%,pH值8.1;千童公園全鹽含量0.36%,pH值8.5;園林局苗圃全鹽含量0.35%,pH值8.3,屬中度鹽堿地。
經(jīng)過近2年的觀測,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生長狀況良好,長勢較為強健,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而且原始植株與分株植株均生長健壯旺盛,生長量差異不大,分株繁殖成活率高且生長較為迅速,長勢基本不受影響。
表2 火炬花(Kniphofia alcazar)生長情況及耐鹽堿能力
滄州市2019年夏季最高氣溫39 ℃,35 ℃以上的高溫天數(shù)29 d;2020年夏季最高氣溫36 ℃,35 ℃以上的高溫天數(shù)21 d。通過對2019、2020年夏季炎熱條件下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的越夏適應性觀測,發(fā)現(xiàn)夏季高溫脅迫情況下火炬花葉片并未出現(xiàn)萎焉,基本無明顯熱害癥狀,可見其耐熱性較強。
為研究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的耐陰性,對栽植地光照條件進行了3種處理:千童公園栽植地為全光照,園林局苗圃為稍遮陰,名人植物園為半遮陰。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半遮陰條件下比全光照條件下年生長量要低18%~31%,始花期要晚3~6 d,而且花序相對較小,少量嚴重光照不足的葉片有發(fā)黃甚至枯萎現(xiàn)象,并且半遮陰條件下整株的枯萎期要提前6~10 d??梢?,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稍耐半陰,但生長量和花期會受輕微影響,長勢相差不大。特別要注意的是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對光照反應敏感,尤以花莖向光性很強,容易發(fā)生花莖彎曲。在實際應用當中,可根據(jù)其喜光特性選擇合適的栽植地以達到最佳觀賞效果。
滄州市2019~2020年冬季最低氣溫-16 ℃,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未做防寒防護,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部分可以露地越冬,2020年春季萌發(fā)良好,越冬成活率達到80%以上,可見其耐寒能力較強。
試驗期內未發(fā)生病蟲害,可見其抗病蟲害能力很強。
由于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的結實率很低,種實大多未能成熟便已萎蔫脫落,難以收集種實,因此建議采用分株繁殖,只要帶有須根極易成活。分株宜在春秋進行分株,一般于花后進行,以9月上中旬分株為最合適[5]。分株苗栽植簡便,成活率高,開花早,綠化效果好,并能保持原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6]。
滄州市園林綠化局自2019年有計劃地引種以來,經(jīng)過近2年的露地栽培試驗,結果顯示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比較適應滄州地區(qū)的土壤與氣候,且適應性強, 繁殖容易, 管理簡便,具有良好的觀賞效果,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