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婷
摘 要:在當前的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而這其中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其本身是具有語言凝練、內(nèi)涵豐富并且意境優(yōu)美等諸多特點的,因此向?qū)W生傳遞詩詞之美本身就是推動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以及發(fā)揚的關鍵舉措。在高中語文的學科教學中,古詩詞起著推動學生認知提高,文學品味提高等諸多教學責任,借助古詩詞中的情感詞、注釋以及意向等內(nèi)容的教學開展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真正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詩歌認知和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水平,因此基于這一點,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一定要加強重視,不斷的探究有效的審美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審美教學;美育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學科本身就需要承擔著對于學生的美育教育責任,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一定要基于古詩詞的美學教育來進行開展,要讓學生具備有發(fā)現(xiàn)詩詞之美,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感受古詩詞中蘊含的美學價值。當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點,基于學生的角度去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引導,要引導學生從正確的方向以及角度去感受和挖掘古詩詞之美,要基于學生的情感跟古詩詞蘊含的情感之間的共鳴,去展現(xiàn)古詩詞中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真正的去幫助學生具備有認知美的能力。
一、豐富學生閱讀感官,挖掘詩詞意境美
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古詩詞的教學開展過程中,美學的重要性是很高的,古詩詞之美本身有很多不同的層次,而這其中的精髓就在于其本身的意境美,古詩詞的意境往往是襯托和抬高古詩詞的關鍵,古詩詞的點睛之筆也往往是由其中蘊含的詩詞意境來決定的。因此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帶領學生去挖掘古詩詞中的意境美,需要引導學生加深對于古詩詞內(nèi)容上的感受,要結合古詩詞的內(nèi)容去引導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去體會到古詩詞中的意境美,同時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對古詩詞的教學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引導去輔助高中學生從感官上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容,充分的挖掘古詩詞的意境之美。比如在教學《雨霖鈴》這首詞的時候,對于詞中描繪的古代臨江送別的情境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進行展示,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道別過程中場景上的變化,比如棕褐色的樹葉,陰沉的天氣等等,在這樣清冷的色調(diào)影響下,才能夠帶給學生直觀的離別的感受,也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去理解詞中描繪的蘭舟催發(fā),佳人離別的場景,這種凄楚纏綿的意境能夠最大成都的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二、推動學生情感理解,挖掘詩詞情感美
對于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向?qū)W生傳達的是古代詩歌本身就是古人傳達思想,表現(xiàn)個人情操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古代詩詞都是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的,無論是抒發(fā)愛國之情,還是抒發(fā)理想抱負等等,這些古詩詞往往都蘊含著一條十分鮮明,十分特別的情感價值觀,這種情感價值觀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美往往是推動學生個人認知形成的重要方法。雖然高中學生個人認知已經(jīng)成熟,思維方式也已經(jīng)成熟,但是因為生活以及社會經(jīng)驗上的額不足,在進行詩詞學習的時候還是會存在著情感上難以理解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高中語文教師所要起到的就是積極的教學引導,正確的教學引導可以讓學生真正的加深對于詩詞中情感的理解,同時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往往也能夠讓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在高中學生要學習到曹操的兩首詩,一首是《短歌行》,另外一首是《龜雖壽》,《短歌行》本身表達的是曹操渴望建功立業(yè),求賢若渴等多種政治上的情感和抱負,而《龜雖壽》則明顯是曹操暮年壯志未酬之后的所思所想,有感而發(fā),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研究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明顯表達出的是曹操不同年齡段的政治決心和人生感悟,在年齡不同時,時代背景和局勢不同的時候,曹操心中的所思所想也有明顯的差別,年輕的時候雄心壯志,理想抱負都一覽無遺,而年齡大了,則會感嘆時事,感嘆時光,情感上略微保守了很多,對于人生的理解也有了明顯的不同。當學生真正的理解之后,他們對于詩詞的情感理解也就提高了很多。
三、促進學生思想成熟,挖掘詩詞哲思美
在高中語文的詩詞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古詩詞閱讀理解能力,還要基于古詩詞的表達方式去引導學生掌握和學習古詩詞的寫作技巧。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感同身受,透過古詩詞加深對于詩人身上的哲學思想的理解,對于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的感悟。這樣才有助于高中學生自身思想更加成熟。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將學生代入到詩人的境遇中去,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入的感受詩人的思想境界,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真正的挖掘詩詞中的哲學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幫助他們拓展認知廣度,提高思想深度、比如在高中語文中學生都會學到李白的《蜀道難》,《蜀道難》這首詩中表現(xiàn)出了古人進出蜀地的艱難指出,但是其實也表達了李白當時的境遇不好,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蜀道難》的教學去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遇到困難不畏懼不退縮,敢于勇往直前,積極的解決問題,這對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處事人生觀有很大的幫助。
結語
教師在高中語文基于美育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立足于古詩詞的各種特點,對不同的古詩詞應以不同的角度來展開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體會到古詩詞的美,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增進學生對于已知基礎性內(nèi)容的掌握,可以幫助其進一步分析挖掘未知的意境美、情感美、哲思美,推動學生對古詩詞審美鑒賞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友章.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之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7).
[2] 肖海英.淺談提升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8).
[3] 張寧.高中古詩詞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D].鞍山:鞍山師范學院,2018..
324950058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