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芳 邢琳
【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是當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一種系統性的教學,它將相似的,或者有內在邏輯的教學內容編排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單元。教師可以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在自己的理解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它能夠克服傳統教學分科過細造成知識隔離的弊端,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學生;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5-0183-02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i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Wendeng District,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ZHANG Haifang? XING Lin
【Abstract】Unit overall teaching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a systematic teaching, which arranges similar or inherently logical teaching contents together to form a large unit. Teachers can carry out the overall teaching design of the unit under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aching content. It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knowledge isolation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division of subjects, an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Keywords】Unit overall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tudents; Teaching efficiency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一篇一篇地講授課文,每個單元的課文之間是分離的,學生雖然也能學到知識,但是對整個單元的把握不太好,在進行單元總結時,也只是簡單地復習所學文章,并沒有使單元形成整體,讓學生形成知識網絡。而單元整體教學,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拆分為新的學習順序或者新的單元,用教材來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這樣學生對課程整體將會有更好的把握,教師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形成知識體系,了解各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將新的知識納入已有知識體系或者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二)促進學生發(fā)展
單元整體教學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是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課程。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強化知識網絡的建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單元整體教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將指導學生日后的學習。另外,當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了自己的語文知識網絡,他們到了中學之后能夠在此基礎上拓展知識網絡,這對他們的長期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他們可以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每當遇到問題時,就能夠更好地提取頭腦中的知識來解決。因為知識在他們的頭腦中是經過編碼排列的,提取的時候只要找到合適的類別即可。小學生的發(fā)展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極大地促進學生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整體感知,初讀文本
1.倡導原始閱讀。原始閱讀指的是讓學生自主通讀一個單元的所有內容,教師不布置閱讀任務,學生只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生通過個性化的自由閱讀,對本單元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學生初讀時可以對自己不清楚、不認識、不了解的地方進行勾畫,在教師講課的時候特別關注這些地方。這樣的學習就相當于讓學生對這一單元進行了預習,學生還可以分組初讀文本,在初讀完后組內成員可以進行交流,提前解決一些問題,這樣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不掉隊。
2.指導自主識字。識字是小學語文學習中掃清閱讀障礙的關鍵,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將整個單元文章的生字集中起來進行教學,具體方法包括分篇識字、分單元識字和分類識字。比如,在學習識字的時候,《春雨的色彩》中有很多生字詞,首先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自主學習,其次再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認識其中的字詞,但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接觸生字稍微會慢一點,這時教師就可以把生字詞進行分類,從簡單的生字引入難辨認的生字當中,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更好的掌握。所以,不管學生的理解程度怎樣,教師都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漢字,進而幫助學生拓展語文思維。
3.引導把握主干。學生自主瀏覽完單元全部內容之后,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楚每一篇課文是從何種角度來體現單元主題的。學生要知道課文是通過哪些內容來豐富單元主旨的,最后學生要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單元的主干。比如在教學《胖乎乎的小手》《荷葉圓圓》這些文章時,都能充分講解其中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能夠通過題目對其進行更好的理解,進而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主要內容,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二)典型示教,研讀文本
1.抓“路標”,把握方向。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單元的前面都標注了這一單元的是課文還是識字,這是學習該單元的“路標”。教師要利用好這些提示,確定單元目標,比如在學習標注有識字的單元時,就要以生字的學習為主,這樣學生的學習也會更有目的性。教師還可以制定單元整體學習規(guī)劃,這樣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方便教學活動的開展。
2.講“取舍”,點擊精彩。一個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對單元中的文章不必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善于取舍,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找準重點和精彩處。例如,在講解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遨游漢字王國”這一單元時,要重點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文化,感受漢字的趣味性??梢园凑战滩牡囊箝_展綜合性學習,通過猜字謎、歇后語等活動吸引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之后再講述漢字演變的歷史以及影響漢字發(fā)展的重大事件,讓學生深入了解漢字的文化。
3.找切入,對比閱讀。對比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可以將單元內的文章進行對比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比如在講解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時,可以將《獵人海力布》和《牛郎織女》這兩個民間故事進行對比學習,通過它們的異同,了解其背后的寫作側重點。通過對比,學生會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初讀,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之后再進行對比講解,在學完課文后,還可以讓學生講民間故事,分享有趣的民間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三)回歸整體,指導實踐
1.精彩回放,積累語言。在學完一個單元的課文之后,要和學生一起進行整個單元的回顧,鞏固知識。要對單元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單元的學習進行反思,豐富自己的積累,教師通過回顧也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語文園地是一個可以好好利用的,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不僅可以對整個單元的重點進行再次學習,還可以拓展學習新的知識。
2.分組實踐,學以致用。綜合實踐活動是檢驗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語文課程中,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了綜合性學習單元。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里,就設置了“難忘小學生活”的綜合性學習,在學生即將離開小學校園,走向新的學習階段的時候,可以在這個單元回憶往事,與師友告別。每一個主題都有相應的文章與故事,可以讓學生體會與學習。
三、結語
當下的單元整體教學發(fā)展還不完善,許多教師還不能很好地使用,因此教師要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將相似的學習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學習系列,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邏輯性。學生的學習將不再是簡單的機械式的重復,學生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見識,學會舉一反三,這才是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了學生的建構學習。
參考文獻:
[1]吳艷慧.提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求學,2020(47).
[2]陳潔.提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質效的幾點思考[J].新教師,2019(03).
20495007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