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
【摘? ? 要】閱讀與寫作是語文課堂的兩大重點,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是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利用讀寫結合打開語文寫作教學新空間,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呢?答案是,教師要把握閱讀特點,延伸寫作活動,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3-0155-02
【Absrtact】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key points of the Chinese classroom. Improving students' literacy skills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for Chinese teachers to carry out Chines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how to use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lass to open up a new space for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and to achiev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The answer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ng, extend writing activities, and achieve teaching innovation.
【Keywords】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一、先“讀”后“累”,積累寫作素材,支撐有效寫作活動
很多學生經常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如“流水文章”“空口白話”等,這樣的文章“味同嚼蠟”。這是因為學生在寫作時沒有素材,缺乏內容,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才“空蕩蕩”。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有效的閱讀活動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教師要利用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通過閱讀來讓學生輸入信息,進而支撐學生有效的寫作活動。
首先,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意識和習慣,即“邊讀邊畫”。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段落劃分,將重點的、感興趣的語句進行勾畫,這樣能夠做到“一層記憶”的作用;然后讓學生在閱讀后將自己所勾畫的句子以及教師上課標注的重點記憶的句子進行“摘抄本”的記錄,這樣能夠起到“二層記憶”的作用,學生能夠在多次記憶下很快將這些語句轉化為自己的寫作資源庫。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活動。閱讀本就是學生個性化的活動,閱讀的對象也不完全是課本教材。在大量的閱讀活動中,學生能夠不斷地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能夠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自然而然能夠在后續(xù)的寫作中保證自己“言之有物”,寫得“順利”。
二、先“讀”后“仿”,仿內容仿架構,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
寫作有章法,有技巧,不是隨意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也不是漫無目的地寫。一篇高質量的作文,一定是從選題、選材、架構、技法上形成了高度配合。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寫作基本技巧處于初步掌握階段,要想提高其寫作技能,教師就要利用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模仿可以讓學生的寫作思路由形象思維轉移到抽象思維,也能夠讓學生獲得諸多的表達技巧與寫作技巧。這里所說的模仿包括多個內容,但關鍵點都是“仿優(yōu)”。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模仿優(yōu)秀的句子結構、模仿整句、散句的描寫;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模仿語段結構、表達方式;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模仿文本的立意、文本的謀篇布局,最終目的都是在模仿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我能力。
三、先“讀”后“思”,擴寫創(chuàng)寫改寫,加強寫作技巧的提升
閱讀能夠為學生打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世界,能夠為學生展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畫面。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穿梭到了不同的場所、不同的空間,其思想、情感有了不同的發(fā)展。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過后總會有無限的想象、無限的情思。因此,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讓學生先“讀”后“思”,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進行擴寫、創(chuàng)寫、改寫,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初中學段加入了很多文言文以及古詩詞,這些內容讓部分學生感覺十分難理解,甚至會覺得有些抽象。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強化學生的記憶,教師就可以開展讀寫結合活動,讓學生基于文言文和古詩詞進行“擴寫”,或者“創(chuàng)寫”,讓學生在教師引導理解的角度上進行深層次的自我理解,以寫作的方式進行深層閱讀,這樣能夠改變學生枯燥無味的學習方式,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在學習《石壕吏》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這首古詩時將這首古詩改寫為一篇記敘文。
在許多的閱讀文本中都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言已盡,而意無窮”。實際上這樣的寫作手法就是為了給學生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能夠盡情創(chuàng)作、盡情想象。教師就可以抓住這種閱讀文本的特點,讓學生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寫”。如在學習《蘆葦蕩》時,文章中精彩地刻畫了老頭子因為沒有完成任務的懊惱、自責的心理,心理刻畫生動而又形象,人物描寫十分精彩。教師就可以基于此讓學生將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英雄行為時所產生的省略了的心理活動進行“續(xù)寫”,這樣既能夠讓學生通過寫作活動加深對文章以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時實現(xiàn)了學生寫作技能的有效提升。
四、先“讀”后“品”,結合主題寫作,進行對應寫作的訓練
閱讀是學生感受、感知、獲取信息的途徑,寫作是學生表達、傾訴、信息輸出的途徑。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結合自己的閱讀角度、個人經驗、個人感受產生不同的閱讀情感、閱讀理解。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人理解,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在閱讀中品味,讓學生在品味中寫作,實現(xiàn)對學生的寫作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可開展的閱讀活動多種多樣,包括上述提到的仿寫、續(xù)寫的淺層活動,更包括定向探究、話題短文、閱讀隨筆、讀后感等深層活動。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閱讀文本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活動,以達到寫作鍛煉的目的。這樣的寫作訓練既能改變機械的考試形式,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利用寫作文章,深化讀寫結合,提升寫作素養(yǎng)
閱讀的對象并不僅僅是讀教材、讀課本、讀課外書,實際上學生本身的寫作文章也是閱讀的對象,且具有教育價值。學生的文章作品,或優(yōu)或劣,但每一篇文章都定有它的閃光之處,無論是立意還是構思,或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的描寫,教師都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寫作文章,將其作為讀寫結合的教育資源之一,深化讀寫結合,開展對應的閱讀、寫作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寫作活動后將學生的作文進行“匿名”展示,讓學生成為“評閱者”,鼓勵學生對同學之間的作文進行閱讀、點評,找出作文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進行打分。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成為作文點評與閱讀的主人公,且形式新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能夠在點評的過程中認識到其他同學寫作時的好與壞,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學習。
其次,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文點評收上來做集中點評,然后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集中閱讀,讓學生在集中閱讀過程中認識到優(yōu)劣,教師再針對性地講解,這樣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如有的學生在寫作時巧妙地運用了排比與比喻等修辭手法,讓文章看起來藝術色彩十分濃厚;如有的學生在寫作時題目寫得十分精巧,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讓讀者繼續(xù)深層次閱讀等。教師可以抓住這些內容,帶領學生集中閱讀,集中理解,這樣也能夠實現(xiàn)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
這樣的讀寫結合活動改變了原本初中寫作課堂的評價模式,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大提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參與興趣,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這也是對原有寫作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
六、結語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師在長期探索、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同樣也是提升學生與溫度寫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深入推進開展的今天,教育倡導“肩負增效”,初中語文教師更要緊跟教育步伐,響應教育要求,改變過去閱讀與寫作的割裂現(xiàn)狀,在推進讀寫結合中深化閱讀、寫作教學有效性,讓寫作課堂能夠精彩紛呈,讓學生能夠在語文世界中徜徉,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大化提升。
參考文獻:
[1]趙瑞.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華少年,2020(01).
[2]郝秀云.讀寫結合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運用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0(34).
[3]陳舒萍.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