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新疆師范大學
文章介紹了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的內(nèi)涵,以《十三邀》為例,分析了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在會話中的運用,遵循原則產(chǎn)生的效果和違背原則產(chǎn)生的效果以及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之間的關系。用實例證明,并非違背合作原則的同時都遵循了禮貌原則,并且提出一種假設,解釋了合作原則和違背合作原則在人們頭腦中的認識。
合作原則是語言學家Grice提出的語用學理論,是為了會話順利進行,會話雙方都需要遵守的原則。合作原則主要包括:質(zhì)的準則、量的準則、關聯(lián)準則、方式準則。
在Grice提出合作原則之后,Leech提出了禮貌原則,Leech認為,禮貌原則是對合作原則的完善補充,人們違背合作原則的同時遵循了禮貌原則。禮貌原則的主要內(nèi)容有:策略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贊同準則[1]。
筆者認為,禮貌原則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補充了合作原則,但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內(nèi)部的準則并非是完全獨立的,可能一句話滿足了好幾條準則。同時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互斥的。
會話分析以許知遠主持的訪談節(jié)目《十三邀》的《許知遠對話金承志》《許知遠對話馬東》為例。以下把許知遠稱呼為老許,金承志稱呼為小金。
1.遵循禮貌原則,維護會話雙方的地位平等
“很多人把北京描述成很電視劇的,我以肉身去撞擊這個世界,(我)沒有,就是感覺好像怎么了你了,我說這不都是你自己選的嗎,……你何必要有這么多的挫敗感呢?!?小金說:“我覺得你會有挫敗感,可能?!薄拔矣邪??!薄皩?,我覺得你會有挫敗感,因為你有使命感,我沒有使命感,我就不會有挫敗感?!薄澳阌邪?,你那么小就仗劍走天涯?!崩显S笑著說?!拔夷窃缇鸵呀?jīng)被歲月給退化了。”小金也笑了。“現(xiàn)在怎么一說使命感,大家都不好意思了,手都發(fā)抖了。”老許說。
老許在描述“使命感”的時候采用的是禮貌原則的盡量減少利己的信息,和盡量減少與別人分歧,滿足了禮貌原則的慷慨準則和贊同準則。如果這個時候老許說“我確實有使命感”,從道德感或者說大的價值觀上,他會使自己處于比小金更高的位置,而這種位置也會反過來給他一種壓迫,一旦做了一些其他人不認同的事情,大家會說他沒有完成公眾知識分子的使命。因此哪怕他確實是有一些使命感,也寧愿用委婉的方式表達,且他認為小金也是有的,只是不愿意表達[2]。
2.遵循禮貌原則,獲得幽默效果
在《十三邀》老許對話馬東的過程中,有這樣的一組對話,“你喜歡這個新時代,還是說……”老許問。馬東很快回答:“我喜歡?!薄耙稽c兒抵觸的情緒都沒有?”“沒有?!薄盀槭裁茨??很奇怪?!薄拔覜]那么自戀?!瘪R東笑了笑回答。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在這段對話之前,他們在討論娛樂的本質(zhì)是否相同,馬東認為本質(zhì)是一樣的,老許認為東西是分好壞的或者好的等級的,他認為在今天的時代娛樂是更加粗鄙化的。老許覺得今天這個時代能夠留給以后的更普遍的思想、情感是很少的,馬東認為,這個結論下得過早,文化是一種結果,要再過一百年才能知道我們到底留下了什么。因此,馬東說“我沒那么自戀”是想表明,也許是“你”比較自戀,才會有這樣的困擾。從語言形式來說,符合禮貌原則的贊譽準則,盡量減少對別人的指責,促成了幽默的效果。
1.不遵循禮貌原則,但是具有幽默的效果
一個工作人員說:“聽詩雨他們說,你的靈感都來自于附近的法租界什么之類的地方?!毙〗鹫f:“詩雨,你怎么可以用這么侮辱人的詞呢,什么法租界,就是這里,應該是湖南街道跟音樂學院附近吧?!闭f完三個人都笑了。
此時小金違背了禮貌原則的贊同準則,有意和對方產(chǎn)生不一樣的觀點,刻意加強這個詞描述的程度,但是起到了幽默的作用,并且讓大家感受到他對于這個詞的不喜歡。這個時候違背禮貌原則,并不意味著遵循合作原則。但從廣義上來說,這也并不是不合作的態(tài)度。
2.違背禮貌原則,不具有幽默效果,但沒有冒犯他人
老許問小金說:“你這樣的方式是否有未被歸類的疏離感,這種東西困擾你嗎?”小金說,“不困擾哎,我覺得是特別自在的事情,我特別討厭被貼標簽……比如說把你歸類成公眾知識分子你喜歡不?”老許:“喝茶……”
小金在這個時候又一次采取了夸張程度的方式,也違背了禮貌原則的盡量減少對別人不利的信息,但沒人讓人感到這個人是不禮貌的。或許我們可以認為,語言表達形式上的違背禮貌原則或者合作原則,不完全等于溝通態(tài)度上的合作和禮貌,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的是說話人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決定了其溝通態(tài)度是否是合作或者禮貌的[3]。
“想起小時候在溫州的記憶是一個什么樣的?”老許問?!坝械臅r候特別美好,有的時候又特別荒誕,對我奶奶第一個記憶是她把我抱在手上,然后望著天上的繁星,她跟我說哪個是牛郎,哪個是織女,……”
這樣的對話是完全符合合作原則的,包括質(zhì)的準則、量的準則、關聯(lián)準則、方式準則都是符合的。一般情況下,我們談話、聊天,都是符合合作原則的。符合合作原則是常態(tài),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不符合合作原則所體現(xiàn)出來的言外之意,但是完全符合合作準則是否能表明回答者的真誠程度呢?
1.破壞合作原則,達到禮貌原則
小金在看到老許的攝像圍著他轉的時候碰到了攝像機,停下了彩排說,我在指揮的時候千萬不要這么轉來轉去,因為我會打到您,怕把您的機器碰掉。
小金在這里遵循了禮貌原則:盡量增加雙方的諒解,從他的話里面直接表達的意思是,我擔心把您的機器弄壞。但我認為他不一定僅僅因為怕碰到機器,更有可能因為在面前晃動的機器打擾到指揮這件事了。如果這個猜測是對的,那就破壞了合作原則中的質(zhì)的準則,即保證發(fā)出的信息是真實的。那么此時破壞合作原則,是為了達到禮貌原則。
2.違背合作原則,獲得幽默效果
小金問:“您祖籍是哪里?”“山東,可能最早是大槐樹吧,就是山西那個?!薄澳强赡苣阊y(tǒng)比我純正很多。”“對,更匈奴?!崩显S說完后,兩個人不約而同笑了起來。
小金用了禮貌原則,是其中策略準則,盡量讓別人多得利。老許在這里采用的是禮貌原則的謙遜準則中的盡量多指責自己,同時嚴格意義上也可以說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質(zhì)的準則,即不發(fā)出缺乏足夠證據(jù)的信息,夸張了可能存在的“像匈奴一樣”的程度,但獲得了幽默的效果。
在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遵循禮貌原則可以維護會話雙方的平等地位,可以獲得幽默的效果。違背禮貌原則可能獲得幽默的效果,也可能并不覺得說話人不禮貌。遵循合作原則看起來是友好的溝通態(tài)度,但是卻無法獲得對方真誠的程度[4]。違背合作原則,可能是為了達到禮貌原則,也可能獲得幽默的效果。遵循合作原則在談話過程中很少會引起受話人或者研究者的關注,可能是這樣的談話太符合人們頭腦中對一段對話的認知,符合最普遍的邏輯思維。而不符合合作原則是更加重要的,它打破了人們頭腦中的“應該”,因為這可能透漏著一些額外的信息,但因此襯托出了符合合作原則的談話形式。我們在頭腦中已經(jīng)有一個對話的模式,才對不符合這種形式的對話更加注意。而禮貌原則更容易被重視,是因為這是社會文化的附加成分,關乎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