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大數據的定義為: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抽樣調查方法,而運用云計算的方式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大數據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使原來巨大的數據簡單化,不需要再進行處理,而是著重通過信息處理來處理和整體這些大數據的能力。在現代集體花球啦啦操發(fā)展中,分析集體花球啦啦操項目成套動作編排已經成為研究花球啦啦操發(fā)展的前提,基于大數據下對集體花球啦啦成套動作編排研究,對高職院校花球啦啦操成套創(chuàng)編提供理論依據,也為更好推動啦啦操的發(fā)展。本文結合2017-2020年周期啦啦操裁判規(guī)則,依據全國啦啦操錦標賽的客觀數據及可靠資料,對花球啦啦操成套創(chuàng)編進行研究分析,對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學生在2019年參加的河南省啦啦操錦標賽中的成套創(chuàng)編進行分析,分析成套創(chuàng)編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解決隊伍整體動作空間編排問題以及增加隊形變換的流暢性,提出具有的實施方法,從而更好的推動高職院校啦啦操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啦啦操項目的更好發(fā)展。
本文以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啦啦操校隊成套創(chuàng)編為研究對象,以大數據下全國啦啦操錦標賽中公開青年乙組自選集體花球啦啦操創(chuàng)編為調查對象。
通過以關鍵詞“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期刊網等權威期刊網站搜索關于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的文獻,此外結合當下最新的評分規(guī)則《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對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為本文做了很好的學習和參考。
通過大數據下對啦啦操創(chuàng)編數據的收集,對比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啦啦操校隊成套編排,有效的改進成套動作中的空間編排和增加隊形變化的流動性。
通過大數據下對啦啦操創(chuàng)編數據的收集,對比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啦啦操校隊成套編排,有效的改進成套動作中的空間編排和增加隊形變化的流動性。
通過觀看全國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競賽視頻和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在比賽中的成套動作,對其在比賽中成套動作編排數據收集、整理統(tǒng)計,進行數據統(tǒng)計后,運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為本文提供充足的數據依據。
結合《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中集體花球啦啦操評分表,其中包括技術、團體協(xié)作能力、編排和總體評價。它們分別所占的分數為技術30分,團體協(xié)作能力為30分,編排30分,總體評價10分。在集體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評分中,更加看重的是團體協(xié)作能力和編排能力。充分體現了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的重要性。集體花球啦啦操動作的創(chuàng)編都需要教練員根據隊員的能力通過啦啦操的一些基本動作要素進行合理的編排來完成,此外,在隊伍隊形和空間隊形流暢性的編排也是十分重要的,隊形流暢性和多樣性和音樂要素的相配合也是編排的重要要素。
(1)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手位選擇編排分析。
花球啦啦操的基礎動作為手位的學習,由此可見手位動作是啦啦成套動作的基本功,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干凈有力的手位動作,都可以使成套動作編排顯得干爽利落,并將整套動作有價值的表現出來。啦啦操手位共有32個手位,主要可以分為V、T、R、X、K、A、H、L、M、W、加油、弓箭以及沖拳等。在全國啦啦操錦標賽前六名隊伍中,使用做多的手位為“V”,使用最多的隊伍為南京體育學院,平均每隊使用次數為156次;其次是“加油”手位的運動,平均每隊使用次數為132次;“H”和“T”手位僅此于“加油”手位的使用。此外,通過觀看錄像統(tǒng)計得出,在成套動作編排中,選擇手位最多的為對稱手位的選擇,對于“R”、“K”等一些不是對稱手位的選擇應用較少,而且其中“V”、“加油”等此類動作一直在重復使用,這樣首位變化有點少,缺乏變化的多樣性。建議教師應在以后的成套動作編排中多多增加“A”、“K”、“R”等非對稱性手位的編排,這樣使成套動作看的更加眼前一亮,也更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2)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技術技巧動作選用分析。
花球啦啦操項目的技術技巧動作也可以簡單稱之為難度動作,簡單的可以分為跳躍類、旋轉類、托舉類和配合類四大類。成套動作的編排中對于技術技巧類動作的選擇,從側面上也反應了一個啦啦操隊的整體水平。
通過觀看2019年全國啦啦操錦標賽公開青年乙組錄像進行數據統(tǒng)計可以看出,優(yōu)秀隊伍在集體自選花球啦啦操成套比賽中所選用的技術技巧多達178個。其中使用做多的技術技巧動作為旋轉類和跳躍類難度。翻騰類和托舉類的難度選擇較少,跳躍類的難度可以充分展現成套動作編排上空間上的層次感,旋轉類難度,可以充分體現隊伍的整齊度和隊員身體素質。其中前三名的隊伍在整套技術技巧動作上的編排更多,在編排上具有更好和更高的觀賞價值。由此可見,成套編排中難度動作數量的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競賽成績。因此教練員在今后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訓練水平和提高隊員的整體實習水平,從而去完成較多較高質量的技術技巧類動作編排。
(3)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技音樂的選用分析。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當然音樂的選用在集體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音樂的選擇上大多選擇剪輯的音樂,以多種音樂剪輯到一起,增加音樂的多樣性,并在編排中間加入第二種舞蹈風格,這也逐漸成為花球啦啦操的一大特色。近些年來,第二種風格舞蹈的采用,一般為爵士、街舞等,通常以6個八拍或者8個八拍的形式體現?;ㄇ蚶怖膊俪商讋幼骷家魳返倪x擇中第二種舞蹈的融入大都以爵士為主,從而使整套動作編排較為新穎,并增加了更多的觀賞性。
(4)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隊形變化分析。
①成套動作隊形變化分析
隊形變化是成套動作編排的重中之重,有時候也是啦啦操競賽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集體花球啦啦操屬于集體項目,在成套動作的編排中,隊形變化的多樣性也可以充分體現隊員之間的配合和默契度。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體現出整個隊伍的實力水平。隊形額變換一般分為固定隊形的變化和流動隊形的變化。成套動作編排的隊形運用上以固定隊形為主,較少使用流動隊形,但是優(yōu)秀的隊伍在成套動作編排上使用流動隊形較多。由此說明,取得好成績即優(yōu)秀的隊伍在隊形編排上更加注重創(chuàng)新性和流動性。隊形變化流暢,從而也可以給觀眾和裁判更好的視覺感受,使其感覺身于其中。
②成套動作空間編排分析
空間層次的編排,主要是在成套動作編排中利用翻騰和跳躍來完成的。根據動作創(chuàng)編的需要,運動員借助翻騰和跳躍來進行空間位置上的變化,使其呈現高低起伏的層次感??臻g編排分為地面、站立和騰空三個空間。在空間編排的成套動作中采用最多的為站立—騰空—站立的空間類型,這三種空間類型的變化對整體隊員水平要求較低,因此使用編排較多;其次為站立—地面—站立的空間類型,這類空間類型的編排適合隊形的變換和過渡動作的連接;使用最少的為站立—騰空—地面的空間類型,這一空間類型對裁判和觀眾的視覺沖擊力較大,此外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要求也較高。
(1)手位的選擇。
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在參加2019年河南省校園啦啦操錦標賽中對于手位的選擇,其中“V”手位的選擇為36次,“加油”手位的選擇為26次,“H”的選擇為24次。選用的也大都為對稱性手位,應增加其他不對稱手位的選擇,從而增加手位變化的多樣性。
(2)技術技巧動作的選擇。
在技術技巧類動作的選用中,其中跳躍托舉和配合類均為1次,旋轉和翻騰類為0次。技術技巧動作的完成也能代表整個自選花球啦啦操的整體編排水平,旋轉和翻騰技術技巧動作的選擇也可以使隊伍有效的變換隊形,但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成套動作編排中卻未出現。
(3)關于音樂的選擇。
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的音樂為一首音樂,沒有剪輯,音樂風格沒有變化。音樂是啦啦操比賽的靈魂,多種的音樂的剪輯可以提升整支隊伍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
(4)成套動作隊形變化分析。
在隊形的變換過程中,護理學院成套動作編排僅僅采用了6次固定隊形的變換,沒有出現流動隊形的變換,此外對于空間隊形的編排也是沒有,只采用了站立動作隊形的變換。
(1)《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集體花球評分標準為技術(30 分)、團隊協(xié)作(30 分)、編排(30 分)、總體評價(10 分)四個方面;
(2)自選集體花球啦啦操中對于手位的選擇護理學院僅僅在數量少較多,但多樣性較少。缺乏創(chuàng)造性;
(3)對比全國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和護理學院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護理學院成套動作技術技巧動作較少;
(4)音樂是成套動作的靈魂,但護理學院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僅僅只有一首音樂,比較單調。而全國啦啦操錦標賽優(yōu)秀隊伍成套動作編排音樂的選擇均為多首音樂剪輯,并加入了第二種舞蹈風格,增加了成套動作的觀賞性;
(5)全國啦啦操錦標賽優(yōu)秀隊伍的隊形變化充分利用了固定隊型和流動性隊形,空間位置隊形變化充分體現了整體隊伍的水平,2018級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校隊隊伍只采用了固定性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