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君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深刻地詮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與目標方向。不僅如此,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多個家庭教育實驗區(qū),指導幫助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通過制度設計采取一系列措施,更是將家庭教育由過去的傳統(tǒng)“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明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使命??梢哉f,這些都體現(xiàn)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在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營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推進家校共育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家庭教育;協(xié)同指導;現(xiàn)狀;策略
一、小學家庭教育協(xié)同指導的現(xiàn)狀
(一)家長教育意識和觀念亟待提升
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往往十分有限,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不夠,認識也十分落后。要想更好地發(fā)展小學教育,不僅需要學校進行良好的教育改革,還需要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夠重視,甚至認為家庭教育是無濟于事的,還有一些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進行家庭教育,也不知道如何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二)教育方法缺乏科學性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理念中,部分家長認為家庭只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教育的職責應當由學校全權承擔,忽視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引導作用。一方面,由于當前我國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輩以及祖輩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會一律滿足,對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及時加以管教。另一方面,很多家長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旦犯錯,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地責罵,這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以上提到的家庭教育方法都缺乏科學性,它的負面影響是很明顯的。
二、小學實施家庭教育協(xié)同指導的策略
(一)厘清家校教育的邊界和責任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家庭是學生生活的中心,家庭教育的側重點在于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和人格培養(yǎng);而學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應側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家校共育的實踐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邊界和責任往往十分模糊,在功能作用、內容方法上趨同。在功利主義的驅使下,家長容易唯學校馬首是瞻,家庭教育就是輔助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長此以往,容易使家庭教育依托于學校的文化場域,喪失自己的獨立性、獨特性,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因此,厘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邊界顯得十分必要。只有正確認識家校教育的功能和職責,學校的家庭教育協(xié)同指導才知道應該達成什么目標、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家庭教育在空間上親密、時間上長久的特性,決定了家庭教育一方面要注重道德教育特性的發(fā)掘,另一方面又要與學校德育保持方向的一致。因此,給家長提供專業(yè)指導,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厘清家校教育的責任和邊界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家長才能找到適合各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內容。
(二)積極應用“微信公眾號”或者“微信小程序”功能
微信是現(xiàn)階段應用范圍最廣的手機溝通類App,并且此App的界面比較友好,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均可在短時間內掌握此應用的一般應用方法,但受限于班級微信群的公開性,學生家長在提及一些私密的、個性化的問題時,不便于在班級微信群中進行溝通。雖然很多家長會利用微信或者電話直接與學生班主任進行溝通,但有時由于雙方時間安排或者工作、生活節(jié)奏上的差別,導致微信回復或者電話接聽并不及時,家校溝通不及時,延誤問題的最佳解決時機?;诖?,小學教師可積極應用微信的公眾號功能。在應用微信的公眾號功能時,首先,小學教師應要求班級學生的家長關注此公眾號;其次,小學班主任可在公眾號中及時推送與班級管理工作相關的信息,例如班級考試進度、班級學生作業(yè)批改情況以及班級問題學生處理情況等信息,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家長及時掌握學生在校學習的具體狀態(tài);最后,小學教師可利用公眾號的關鍵詞檢索功能,并將關鍵詞與常見的學生家庭教育問題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家長在遇到家庭教育的問題時,在公眾號交流界面發(fā)送類如“情緒不穩(wěn)定”之類的關鍵詞,此時,后臺會彈出相應的文章,從而為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另外,小學教師也可利用微信小程序功能,要求家長定期填寫家庭教育調查問卷。在此期間,小學教師可提前準備好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家長對此類問題進行標記。應用此類辦法,小學教師可積極收集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反饋信息,從而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有效指導。
(三)定時安排家訪工作,調整工作策略
家訪工作是班主任直觀、迅速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狀況的最有利的方式,班主任如果能在做好學校內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全面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xiàn)以及家長的教育方法等,就能夠更好地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而在當前的部分學校中,班主任將家訪工作當成了一種形式,或者完全忽視了家訪工作的重要性,不僅沒有建立規(guī)范的家訪制度,甚至直接忽略家訪這一步驟,編造家訪記錄,這些都是班主任的失職行為。因此,為了更好地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全面提高教學效率,班主任應該正視家訪工作的重要作用,定期舉辦家訪活動,以不同的主題進行家訪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從而調整班級管理和教育的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體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能夠產(chǎn)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學校和家長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不斷完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使它們能夠更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促進小學教育更加蓬勃地發(fā)展,為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睿.小學家庭教育指導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C]//20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1532-1534.
[2]馬婷.關于小學家庭教育的思考[J].幸福家庭,2019(20):12.
[3]肖玉仙.淺談小學家庭教育的認識與策略[J].好家長,2018(08):4.
212650118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