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原創(chuàng)的民間美術作品在簡單樸實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圖騰崇拜、宗教信仰、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民風民俗等都是民間美術作品中的濃墨重彩,表現(xiàn)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文化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美術始終像一面光潔的鏡子,反映出各族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在二維動畫創(chuàng)作歷程中,民間美術元素隨處可見,各種水墨畫形式的二維動畫和充斥著民族內涵的動畫都可窺見民間美術的風采。然而,隨著中國動畫向歐美國家的動畫看齊,三維動畫逐漸取代了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形式更加立體,人物形象突出,動畫的題材也更加廣泛。在這種情況下,民間美術在三維動畫中的運用頻率經歷了一個低谷期。隨著中國動畫工作者對民族文化的更加重視,三維動畫制作對于民間美術的運用也愈發(fā)頻繁。
一、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征
(一)實用與完美
原始藝術時期,社會分工和階級都未確立,藝術具有實用性而非藝術性。各種類型的民間美術形式也正是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民間美術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導致它是一種極其基礎的、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更為接近的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的主題偏向生殖和產育。這一藝術主題被魯迅形容為“生產者的藝術”。民間美術在形態(tài)上受到了實用主義的影響,同時在風格上呈現(xiàn)出強烈的民俗特征。比如,中國云南省至今存留著大量的巫術祭祀用品,鎮(zhèn)邪面具的五官結構幾乎都呈現(xiàn)出幾何的形狀。在扁平漆黑的面孔中,淺色的大口和眼珠都異常突出,奇特猙獰的面孔常常人獸不分,展現(xiàn)出一種威嚴和征服的氣質。與此相反,還有一部分民間美術作品主要是為了祈禱、祝福,這種民間美術呈現(xiàn)出另一種風格,其中較具有特色的有民間木版年畫。
(二)象征與隨意
象征具有三大重要性能即符號性、比喻性與暗示性,此三者構成象征的三個最基本的性能,是構成象征的三個基本條件”。而民間美術作品的象征性造型也正是通過“諧音、喻意、符號”這三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例如,在中國的年畫中,民間美術藝人利用諧音的方式將福壽祿等富含良好寓意的觀念展現(xiàn)出來,荷花的使用也是為了和“和發(fā)”的美好祝愿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除了諧音的運用,民間美術還借用了一些具體的形象來比喻不同的含義。例如,利用魚的圖像來比喻“年年有余”,喜鵲的圖像則表現(xiàn)出了“祝福”的含義,象征著長壽安康。這些諧音和具體形象的運用都表現(xiàn)出民間美術的象征性。剪紙藝人常說:“愛啥就畫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東西也可以畫在紙上?!边@種樸實的話語就一語道出了中國民間美術創(chuàng)造的心理狀態(tài),也展示了民間美術造型的規(guī)律,即隨意性。民間美術造型的隨意性并不是一種貶義的評價,恰恰相反,這種評價說明了民間美術的生機與活力。民間美術這種生機勃勃的創(chuàng)造力和隨意性讓其能夠將生活中的一切題材挑選出來,成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內容和主題,讓平凡的民間生活呈現(xiàn)出藝術的美感。民間美術內容具有隨意性,手法也具有隨意性。在民間美術藝術家的手中,任何普通的事物都能夠成為藝術的載體,例如,一張極其普通的紅紙就能夠被民間藝術家剪成富有魅力的窗花。中華民族文化是農耕文明,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文明讓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一種靠天吃飯的想法,人只有勤勞勇敢才能夠生存下去。在民間美術中,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同樣通過這種隨意感體現(xiàn)出來,正是因為保持著勤勞勇敢的精神,民間美術藝術家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手頭的一切事物去創(chuàng)造美。
二、民間美術在國產三維動畫中的繼承與弘揚
(一)詩意的水墨畫
富有詩意的水墨動畫片是中國美術電影中極具民族風格的一種動畫形式。在以往的二維動畫創(chuàng)作中,水墨動畫一直是中國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水墨的動畫形式利用的是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繪制方式,主要表現(xiàn)水與墨的渲染效果,活動的人沒有邊緣線,并且突破了動畫片的單線平涂制作方式。此種動畫風格在世界動畫范圍內獨一無二。水墨形式的二維動畫作品主要有《小蝌蚪找媽媽》和《三個和尚》。
隨著中國三維動畫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動畫創(chuàng)作者開始反思中國三維動畫的未來。值得肯定的是,傳統(tǒng)的借用水墨動畫的形式已經無法和三維動畫兼容,但水墨動畫的形式是可以在三維動畫中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的。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三維動畫片中,雖然沒有大量地運用水墨的形式,卻在塑造人物時借用水墨元素。在這部動畫中,太乙真人這一形象的塑造和水墨這種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形式息息相關。具體而言,太乙真人使用胡須施行法術的過程就借用水墨形式,盡管使用胡須的動作并不是水墨畫,但實際上這種形式脫胎于水墨畫繪制過程。在太乙真人困住哪吒,想要傳授哪吒法術時,他所使用的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筆,施行法術的過程模仿了水墨畫的繪制過程。從這一角度看,雖然中國的三維動畫已經舍棄了水墨動畫的形式,但水墨畫作為中國民間美術的一種,在如今的三維動畫中仍舊可以窺見相關元素。這種將民間美術的元素融入三維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手法是較為普遍的。
(二)仙俠元素
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包含眾多的仙俠元素。不同種類的神仙表達了人們對不同事物的美好祝愿,例如,財神爺代表了人們想要獲得財富的愿望,灶神爺則代表了人們想要豐衣足食的美好心愿。中國二維動畫中常會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神仙,例如,《大鬧天宮》就出現(xiàn)了《西游記》中的各路神仙。仙俠元素也是中國三維動畫從二維動畫中繼承的民間美術元素。仙俠元素對于中國三維動畫的內容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動畫這種形式實際上也應當具有本國的創(chuàng)作風格,因此為了區(qū)別于歐美動畫,中國的動畫從業(yè)者一直都在尋找適合中國觀眾的動畫內容。仙俠元素可以說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故而中國三維動畫的發(fā)展也無法脫離仙俠元素而存在。例如,動畫《大圣歸來》便借用了各種類型的神仙。同樣依托于原著《西游記》,《大鬧天宮》和《大圣歸來》都借用仙俠元素,從這一角度看,中國三維動畫繼承了二維動畫中的仙俠元素。實際上,不管動畫的創(chuàng)作方式發(fā)生了何種變化,動畫最重要的部分永遠都是內容而非形式。因此,和中國民間美術息息相關的內容也就被三維動畫傳承下來。
(三)中國式建筑
實際上,中國民間美術和中國式建筑息息相關。在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常可以看到中國式建筑,如以中國古代建筑為藍本的剪紙藝術、皮影藝術等。中國傳統(tǒng)的二維動畫中也經常可以見到中國式建筑。例如,《三個和尚》中的寺廟就是參照了中國真實存在的寺廟,將切實存在的民間建筑當成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型。中國三維動畫也有意突出中國式建筑。例如,二維動畫《大魚海棠》涉及中國福建的土樓,而三維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涉及了古代建筑。中國式建筑尤其是傳統(tǒng)建筑從二維動畫過渡到三維動畫說明了中國的動畫創(chuàng)作無法離開具有中國背景的故事。相比于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創(chuàng)作出的建筑更加具有立體感,讓整體的畫面呈現(xiàn)更為活潑。因此,中國式建筑在三維動畫中的傳承和發(fā)揚展現(xiàn)了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者對民間美術的重視,也彰顯出他們打造中國特色三維動畫的決心。
三、結語
民間美術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還代表了中國民間博大精深的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中國三維動畫在不斷發(fā)展中一定要確立自己的風格,進一步繼承和發(fā)揚民間美術元素,不斷豐富動畫的內容和含義,由此形成中國特色的三維動畫和三維藝術,從而更好地走向世界。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作者簡介:徐姍(1983-),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