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云
小兒支原體肺炎作為一種兒童呼吸道傳染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易流行、病程長、肺外并發(fā)癥多、可累及多系統(tǒng)、多器官等特點,已成為醫(yī)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目前,臨床治療多采用口服或靜脈滴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劑,有獨特的藥代動力學和抗菌性能[1]。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已被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但近年來,單一使用阿奇霉素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不甚理想[2]。本研究分析了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的療效,如下。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共300例,納入標準:符合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藥物禁忌;(2)合并機體其他嚴重疾病干擾治療結果;(3)合并精神疾病等無法配合治療;(4)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根據(jù)數(shù)字表隨機分兩組,每組150例。參照組男80例,女70例,年齡2~10歲,平均(5.56±1.34)歲。試驗組男82例,女68例;年齡2~10歲,平均(5.46±1.6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參照組給予阿奇霉素治療,阿奇霉素(國藥準字H20010606,江蘇吳中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生產(chǎn))10 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緩慢靜滴,1 次 /d,連用 3 d,停用 4 d。后改為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國藥準字H20059064,生產(chǎn)企業(yè):國藥集團汕頭金石制藥有限公司)10 mg/(kg·d)口服,1 次 /d,連用 3 d,停用 4 d。靜脈加口服療程一共14 d,之后評定療效。
試驗組在該基礎上增加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注冊證號H20110405,生產(chǎn)企業(yè):Zambon S.P.A)霧化吸入治療,每次 300 mg(3 ml),2 次 /d,療程 14 d。
比較兩組咳嗽癥狀改善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治療前后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炎癥因子、療效。療效標準,顯效:身體狀況明顯改善,咳痰、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肺部啰音明顯減輕,實驗室血氣指標明顯改善,X線片基本正常;有效:咳痰、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減輕,實驗室血氣指標有效改善;無效:未達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3]。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咳嗽癥狀改善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咳嗽癥狀改善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咳嗽癥狀改善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d,(±s)]
組別 咳嗽癥狀改善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參照組(n=150) 9.51±2.21 7.16±2.24 11.01±3.12試驗組(n=150) 6.02±1.21 5.35±1.12 8.46±2.24 t值 8.056 8.213 7.978 P值 0.000 0.000 0.000
治療前兩組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均改善,試驗組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比較(±s)
組別 時間 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mmHg)試驗組(n=150) 治療前 86.10±3.21 257.21±15.45治療后 95.21±3.25 372.21±28.41參照組(n=150) 治療前 86.32±3.01 257.34±15.34治療后 91.01±3.06 332.21±24.56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炎癥因子均改善,試驗組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pg/m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pg/ml,(±s)]
*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TNF-α IL-1β試驗組(n=150) 治療前 89.15±4.12 212.21±13.28治療后 49.19±2.01* 161.24±4.15*參照組(n=150) 治療前 89.15±4.15 212.56±13.12治療后 68.24±2.13 181.12±9.44
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肺炎支原體(MP)感染在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日益受到重視。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體是一個重要病原,占住院的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10%~40%,且可發(fā)生在各個年齡段[4]。容易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比如幼托機構,學校等地方流行和傳播,往往3~7年出現(xiàn)地域性、周期性的流行。以往認為肺炎支原體較多侵犯學齡兒童,但近年來有發(fā)病幼齡化的趨勢。肺炎支原體肺炎除了損傷呼吸系統(tǒng),還可導致多器官損害,這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1)MP入侵呼吸道后,黏附于上皮細胞表面,直接導致上皮細胞損傷。(2)MP黏附于上皮細胞后產(chǎn)生氧化應激反應,導致上皮細胞損傷。(3)MP會啟動體內的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介導及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產(chǎn)生自身免疫攻擊,導致氣道高反應及慢性炎癥。在人口密集地區(qū),50%以上的兒童肺炎是由支原體引起的[4]。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無細胞壁的病原體,它是已知最小的原核微生物。因此干擾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對肺炎支原體無效[5-6]。應選擇影響支原體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它聯(lián)合了MP核糖體50S亞基的23S核糖體和一些核糖體蛋白的特異性靶點,阻斷肽酶作用,影響了MP蛋白的合成。以往,第一代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紅霉素為首選,但靜脈用藥易引起局部疼痛、靜脈炎等不良反應,大劑量、滴注速度慢,口服易發(fā)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純弘y以配合,依從性差[7-8]。作為第二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具有很強的細胞膜透性和抑制蛋白質合成的作用。阿奇霉素在組織中的濃度是血液的10~100倍,炎癥部位的濃度是非炎癥部位的6倍。且肝腎毒性低,不良反應少,代謝慢,其血漿半衰期長達68 h,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目前,阿奇霉素是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用藥。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新型的黏蛋白增溶劑,通過三重機制,有效減少氣道黏液的高分泌:(1)直接打斷痰液中的雙硫鍵,降低黏液黏稠度。(2)提高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運動速度,增強纖毛清除力。(3)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生成,從而增加有效呼吸面積,維持肺泡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肺泡內液體排出[9-10]。故乙酰半胱氨酸霧化吸入能直接降低痰液的黏附性和黏性,使得痰液易于排出。同時增強氣道上皮細胞的纖毛運動,加速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霧化吸入可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增強祛痰、消炎作用[11-12]。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霧化吸入治療對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改善血氣指標和炎癥指標,顯著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