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加強
(內(nèi)蒙古扎蘭屯市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內(nèi)蒙古 扎蘭屯)
女性的子宮、卵巢等重要器官均位于腹部,由于生理性特點,是各種婦科疾病的聚集地。而許多疾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需要進行腹部手術治療,通過去除掉病變組織來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恢復[1]。目前,由于腹腔鏡技術的優(yōu)勢,在臨床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大部分的開腹手術,為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做出突出貢獻[2]。但無論是多優(yōu)秀的技術,在去除病變組織或處理粘連的時候,難免會對皮膚表層或內(nèi)臟器官產(chǎn)生刺激,使患者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覺[3]。這種情況若不采取干預的話,是無法保障手術的正常進行的。因此,腹部手術有兩項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必須完成,一是全身麻醉,二是給予患者適當?shù)逆?zhèn)痛藥物,保障患者術后短時間內(nèi)不會因機體或內(nèi)臟疼痛產(chǎn)生應激反應。關于做好術中、術后疼痛管理對患者后期恢復的積極作用在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皆有體現(xiàn)[4]。本研究中,筆者選取了68例行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將34例在全麻下采取B超引導下腹橫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滯法的患者和34例常規(guī)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做了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前者的術后鎮(zhèn)痛效果更好,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共68例,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參照組中患者年齡最小30歲,最大60歲,平均(45.38±3.54)歲,觀察組中患者年齡最小31歲,最大61歲,平均(46.11±2.47)歲。上述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似(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確認獲得醫(yī)院倫理協(xié)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對研究中使用的麻醉、鎮(zhèn)靜藥物無過敏反應史;②短期內(nèi)沒有使用過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藥物;③研究已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同,并且在研究開展前簽訂好相關協(xié)議。排除標準:①穿刺中皮膚敏感易過敏的患者;②合并神經(jīng)功能異常的患者;③凝血有異常的患者;④精神、語言等功能受損,無法正常表述自己想法的患者。
參照組:本組的34例患者通過氣管插管的方式給予全麻,檢查患者心率、血壓等常規(guī)生命體征指標,打開靜脈通路后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誘導睡眠,麻醉誘導選取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充氧去氮3~6 min后置入氣管導管,使用麻醉機機械通氣,維持麻醉選取瑞芬太尼和丙泊酚。
觀察組:本組的34例患者同樣在檢查各生命體征指標后,通過靜脈給藥咪唑安定誘導睡眠,使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進行麻醉誘導。之后調(diào)整患者體位呈仰臥體式,在患者肋緣下到骼脊這塊皮膚區(qū)域鋪上消毒巾,將超聲波診療儀器的頻率調(diào)節(jié)到4~12 Hz,定位腋前線后將探頭垂直于腋前線上進行掃描引導穿刺,穿刺針在依次經(jīng)過腹外斜肌、腹內(nèi)斜肌、腹橫肌后用水分離法找到腹橫肌平面,然后將探頭長軸勻速從間隙中推進,通過影像查看探頭距腹橫肌平面5~8 cm的位置給藥,藥物使用0.4%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103552;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和右美托咪啶(國藥準字H20143195,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共計30 mL,每側注射15 mL。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的疼痛評分和舒適評分,分析其鎮(zhèn)痛效果。(1)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分別在患者手術之后6 h、8 h、12 h、24 h這4個時間點為患者做疼痛評估,分值最低1分,最高10分,評分較高的代表疼痛較嚴重。(2)采用BCS舒適評分法同樣在疼痛評估的4個時間點為患者術后舒適狀況打分,分值最低1分,最高4分,若患者術后一直有較強的疼痛感覺,那么評分為0分;若患者安靜舒緩的時候沒有疼痛感覺,在深呼吸或咳嗽行為的時候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那么評分1分;若患者臥床靜養(yǎng)時沒有疼痛感,在深呼吸或者咳嗽動作時感到較輕的疼痛,那么評分為2分;若患者在做深呼吸動作時沒有疼痛感,咳嗽動作有輕微感覺,那么評分為3分;若患者有咳嗽行為的時候也不會疼痛,那么評分為4分。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參照組與觀察組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評估中,觀察組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較參照組的?。≒<0.05),具體參數(shù)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 分)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 分)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6 h 術后8 h 術后12 h 術后24 h參照組 34 2.94±0.86 3.28±0.93 3.47±0.78 3.78±0.69觀察組 34 1.63±0.54 2.01±0.67 2.14±0.42 2.35±0.63 t 7.522 6.461 8.754 8.9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患者術后舒適情況評估中,觀察組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舒適度評分較參照組的評分更高(P<0.05),具體參數(shù)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舒適度評分(, 分)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舒適度評分(, 分)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6 h 術后8 h 術后12 h 術后24 h參照組 34 1.40±0.53 1.62±0.52 1.15±0.36 1.23±0.35觀察組 34 3.51±0.48 3.73±0.21 3.26±0.45 3.14±0.23 t 15.084 15.349 21.350 26.592 P 0.000 0.000 0.000 0.000
婦科中的腹部手術主要是針對子宮、卵巢等器官的病變,手術治療的原理在于切除已經(jīng)發(fā)生病變的細胞組織,在手術過程中,為了打開手術路徑的切口以及切除病變組織時對附近器官或內(nèi)臟的刺激,都會使患者感受到疼痛,從而出現(xiàn)應激反應[5]。這些疼痛感覺不僅存在于術中,還存在于術后,因此,無論是術中還是術后,為患者做好疼痛管理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6]。目前,術中的疼痛管理一般指的是臨床麻醉,如婦科腹部手術主要是全身麻醉,通過術前打開的靜脈通道注射麻醉藥物[7]。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全麻并不能保證完全控制住患者中樞神經(jīng)對疼痛的敏感,所以除了全麻外,術后還需要給予患者口服鎮(zhèn)靜藥物[8]。這種方式患者因為服用較多的鎮(zhèn)靜類藥物,藥物的毒副作用積聚,容易引起患者不適。B超引導下腹橫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滯屬于局麻技術,是臨床引進的新型麻醉技術,這種方式利用超聲影像精準定位,將藥物直接注入腹橫肌平面神經(jīng)血管層,有效阻斷手術區(qū)域的神經(jīng)痛感。而選用的右美托咪啶是臨床中輔助麻醉的常用藥物,用于神經(jīng)阻滯具有較高的鎮(zhèn)痛效用。
本次研究結果中,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估中,觀察組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疼痛評分較參照組的小(P<0.05);兩組患者術后舒適情況評估中,觀察組在術后6/8/12/24 h等時間點的舒適度評分較參照組的評分更高(P<0.05)。
綜上所述,婦科腹部手術需要在麻醉幫助下才能順利進行,在B超引導下腹橫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滯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做好術后的疼痛管理,提高術后的舒適感,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