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詠梅,汪志凌,王麗媛,高珊,蔡曉唐
(四川大學(xué) 華西第二醫(yī)院兒科出生缺陷與相關(guān)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都610041)
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T)與胃動素(Motilin,MTL)是經(jīng)典的“抑制性”與“興奮性”胃腸肽代表,對“胃腸-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功能有著廣泛調(diào)節(jié)作用。既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母乳中有高濃度的SST及MTL分泌,并可能參與嬰兒胃腸功能維護、抑制過敏及誘導(dǎo)“食物免疫耐受”[1]。牛乳過敏癥在嬰幼兒的發(fā)病率呈顯著升高趨勢,降低牛奶粉的過敏性研究有著積極的醫(yī)學(xué)及社會意義。本著模擬母乳原則,本研究在普通嬰兒牛乳奶粉中添加“等同母乳劑量”的SST及MTL,探索添加胃腸肽的奶粉對“牛乳過敏癥及食物不耐受”是否有預(yù)防功效及降低風(fēng)險作用。并了解在添加SST及MTL后的奶粉對幼崽自身胃腸肽分泌的影響,觀察其有否顯著臨床副作用。
采用BN(Brown Norway)大鼠,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BN大鼠于四川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SPF級動物房常規(guī)飼養(yǎng)。生后一周左右的BN大鼠幼仔,按性別及體重分級,隨機分配到3組。每組15只幼鼠,給與不同干預(yù)方式喂養(yǎng),詳見表1。
添加胃腸肽的牛乳奶粉配置方法:牛乳奶粉按說明書配置成牛乳。牛乳中添加胃動素至終濃度為250 ng/L(豬胃動素,廣州和為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并同時添加天然14肽生長抑素至終濃度為400 ng/L(思他寧,瑞士雪蘭諾公司,Laboratoires Serono S.A.)。
所有實驗組BN幼鼠在進行不同干預(yù)喂養(yǎng)處理后,于第29天以1%戊巴比妥鈉(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抽取靜脈血5 mL,800g離心分離制備血清,-20℃凍存待檢。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T-IgE水平,檢測過程按大鼠血清總IgE試劑盒(RapidBioLab,USA)說明書操作。Model 680酶標儀(Bio-Rad公司,美國)測定650 nm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并計算檢測樣本終濃度。
各組大鼠每天觀察狀況,共計干預(yù)喂養(yǎng)4周。按表2標準,分別進行精神行為狀況、消化道癥狀、體重增長情況及皮疹狀況等臨床癥狀評分,最后采用“疊加量化法”評價總體臨床損害程度。臨床損害總評分=皮膚損害評分+消化道癥狀評分+精神行為損害評分+體重落后評分。每周評分一次,連續(xù)4周動態(tài)評分,評分越高者臨床損害越重。
采用“葡聚糖藍法”檢測胃腸動力[2]。各組大鼠給予不同干預(yù)方式喂養(yǎng)至28天。第29天禁食禁飲半天后,給予胃管灌入2%葡聚糖藍-2000(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4 mL。半小時后處死動物,測定“胃排空比率”及“小腸推進比”。于賁門及幽門處結(jié)扎胃體出入口,向胃體內(nèi)針管注入蒸餾水3 mL,清洗胃腔,收集胃內(nèi)液體,在620 nm波長下(Model 680,Bio-Rad Co.,USA),測定胃內(nèi)色素殘留物吸光度。胃排空比率(%)=(母乳喂養(yǎng)組吸光度的均值/各樣本吸光度)×100%。小腸推進比(%)=(幽門括約肌至色素最前端距離/幽門至盲腸始端總距離)×100%。
大便標本處理:干預(yù)處理滿4周時,于處死大鼠前一天收集新鮮大便標本,凍存于-80℃保存待檢。取大便標本200 mg,加2 mL生理鹽水,100℃煮沸3 min,加入0.1 mol/L鹽酸0.5 mL,超聲勻漿,4℃孵育1~2 h,加入0.1 mol/L NaOH 0.5 mL中和;4℃低溫離心3 000 rpm×30 min,取上清液;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濃度,蛋白液-80℃凍存待檢。
表1 各實驗組干預(yù)處理措施
表2 臨床損害量化評分表
血液標本處理:在處死大鼠前收集動脈血標本5 mL,加入含有7.5% EDTA二鈉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聚苯乙烯試管內(nèi),靜置2 h后,離心3 000 rpm×15 min,離心半徑8 cm,取上清液分離血漿,凍存于-80℃保存。取血漿2 mL,加入2 mL生理鹽水,100℃煮沸3 min,加入0.1 mol/L鹽酸0.5 mL,4℃孵育1~2 h,加入0.1 mol/L NaOH 0.5 mL中和;4℃低溫離心(3 000 rpm)30 min,取上清液;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濃度,蛋白液-80℃凍存待檢。
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漿及大便中MTL及SST含量。大鼠胃動素ELISA試劑盒及大鼠生長抑素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信裕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檢測過程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Model 680酶標儀(Bio-Rad公司,美國)測定450 nm波長下吸光度(OD值),繪制標準曲線并計算檢測樣本終濃度。每份標本取2份檢測2次,最后結(jié)果以檢測值的均值表示。
采用SPSS 19.0及Graph Pad Prism 8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個組別之間比較,先采用方差分析(F檢驗)比較總體差異性,再采用q檢驗進行各組別之間兩兩比較。檢驗水準α=0.05。
ELISA法測定各實驗組大鼠血中總IgE(T-IgE)水平,見表3。在胃腸喂養(yǎng)及皮膚涂抹致敏刺激下,牛乳組的T-IgE水平較母乳組有顯著升高(q=112.40,P<0.0001),提示牛乳激發(fā)了顯著的過敏反應(yīng)。牛乳中添加了胃腸肽后,SST+MTL組的T-IgE較之牛乳組有顯著降低(q=77.96,P<0.0001)。
表3 血總IgE、臨床損害及胃腸動力狀況(n=15)
干預(yù)喂養(yǎng)4周后,牛乳組的臨床損害最重,有皮疹、腹瀉、血便、食納減退、體重增長緩慢等臨床癥狀。SST+MTL組第4周時的臨床損害狀況顯著輕于牛乳組(q=13.24,P<0.0001),見表3。SST+MTL組的臨床損害總評分在每周的評估中均為最低,見圖1。
嚴重并發(fā)癥情況:在牛乳喂養(yǎng)及皮膚涂抹誘導(dǎo)致敏下,第4周時牛乳組有輕中度皮炎及不同程度的腹瀉、便血癥狀,其他組別的總體臨床損害均輕于牛乳組。所有實驗組均未發(fā)生失血性休克、腸梗阻、重癥喘息、死亡等嚴重并發(fā)癥。
圖1 臨床損害狀況評分(分值)
以母乳喂養(yǎng)組的胃排空值作為基線對比,牛乳組及SST+MTL組的胃動力狀況均低于母乳組(見表3)。牛乳組的胃動力最差(vs.母乳組及vs.SST+MTL組,q值分別為16.93及11.51,P<0.0001)。盡管SST+MTL組的胃動力較之母乳組也有降低,但顯著優(yōu)于牛乳組。小腸推進比情況,牛乳組的小腸蠕動明顯加快,這與牛乳組有明顯腹瀉癥狀相符合(牛乳組vs.母乳組,q=27.30,P<0.0001)。SST+MTL組的腹瀉癥狀明顯輕于牛乳組,其小腸動力狀況也非常接近BF組,兩組間無顯著差異性(q=0.3513,P=0.9991)。
牛乳組的血SST及血MTL濃度,較之母乳組及SST+MTL組,盡管在統(tǒng)計學(xué)上有顯著差異(P<0.0001),但其倍比降幅并不大,僅低下20%左右(見表4及圖2)。較之牛乳組,SST+MTL組的血SST及血MTL濃度均有上升,其水平接近母乳組,且同母乳組
圖2 血及大便中SST及MTL水平的倍比率(比值率)
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4)。大便中的SST/MTL濃度,牛乳組顯著低于母乳組及SST+MTL組(P<0.0001),且倍比降幅顯著,僅約另兩組濃度的30%左右(見表4及圖2)。SST+MTL組的大便中SST/MTL濃度較之牛乳組有顯著提升,且接近母乳組狀況(vs.母乳組,P>0.05)。
表4 血及大便中SST及MTL含量(ELISA法,n=15)
胃動素(MTL)與生長抑素(SST)是經(jīng)典的興奮性與抑制性胃腸肽類激素代表[3],有著廣泛的“胃腸/神經(jīng)/免疫”等調(diào)節(jié)作用。二者的大分子前體均有物種差異,但裂解后的活性部分卻高度保守并跨物種[4-5]。SST與MTL在嬰兒期處于生理性低分泌狀態(tài)。而孕晚期及產(chǎn)后乳母的血漿中SST及MTL分泌水平有顯著增高,母乳中也有高濃度的MTL與SST分泌[1,6-7],但母乳中活性胃腸肽的生理學(xué)功能尚不明確。
本研究采用高過敏、高IgE反應(yīng)的BN大鼠,牛乳喂養(yǎng)誘導(dǎo)“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模型[8],并在牛乳中添加“等同母乳劑量”的SST及MTL,以探討SST/MTL的功能作用。普通牛乳組誘導(dǎo)出了明顯的消化道及皮膚癥狀,且血總IgE水平顯著升高,并有胃動力下降、腸蠕動過快的動力紊亂現(xiàn)象,提示造模成功。添加SST+MTL后的牛乳組,較之普通牛乳組,血總IgE水平顯著下降約50%,臨床損害評分也顯著降低約40%。SST+MTL組的胃腸動力狀況也更接近母乳組,體重增長優(yōu)于牛乳組。可見,添加SST+MTL對牛乳過敏有確定的預(yù)防作用,且能提高普通牛乳的胃腸道耐受性,改善生長發(fā)育狀況。SST+MTL組連續(xù)用藥4周,無明顯副作用顯現(xiàn)。SST/MTL的含量測定顯示,牛乳組血中的SST/MTL濃度較母乳組有輕度降低,但消化道局部(大便中)的SST/MTL的含量明顯低下而缺乏。添加SST+MTL后,消化道局部內(nèi)的濃度提升顯著(約3倍),更接近母乳組狀況,而血循環(huán)中濃度提升則非常輕微(僅20%左右,見圖2)。這顯示,食物中添加SST/MTL更多的是在胃腸道局部起作用,對幼崽的自身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胃腸肽水平影響較小。
SST是經(jīng)典的抑制性胃腸激素代表,對生長發(fā)育及胃腸功能均有抑制作用[9]。15年前就發(fā)現(xiàn),嬰兒期血中SST水平較成人顯著低下(約1/4比例),但嬰兒的胃腸道黏膜上“SST受體”表達卻十分豐富,這種“受體與配體不平衡”的奇怪表達現(xiàn)象,其生理學(xué)意義未知[10]。進場我們又發(fā)現(xiàn),母乳中有豐富的SST分泌,約4倍于人血濃度[1,6-7],母乳中高濃度的SST應(yīng)該不是為了抑制嬰兒生長,其確切功能尚不明確。同時發(fā)現(xiàn),食物過敏癥的純母乳喂養(yǎng)嬰兒,其母乳中SST水平有顯著降低。這就聯(lián)想到了SST另一重要功能——內(nèi)源性免疫抑制因子。SST對“炎癥瀑布級聯(lián)反應(yīng)”及“免疫過激損傷”均有顯著抑制作用[11-12],這一作用早已用于重癥胰腺炎、多臟器損傷等的臨床治療[13-14]。因此推測,嬰兒胃腸道上豐富表達的“SST受體”不是為了感知自身血中低濃度的SST,而是為了感受母乳中的“外源性SST”,SST可能在胃腸道局部起到抑制“食物超敏免疫”,進而誘導(dǎo)“食物免疫耐受”。結(jié)合本研究結(jié)果,添加SST后的牛乳,對胃腸道致敏性顯著降低,消化道免疫損傷有減輕。證明牛乳中添加外源性SST起到了減輕過敏免疫損傷、誘導(dǎo)食物耐受的作用。且食物中的SST主要在消化道內(nèi)形成局部高濃度,對幼崽自身血濃度影響不大。這將有利于SST作用局限于消化道,利于降低抑制生長的全身性副作用。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添加SST后,對腸動力有抑制作用,但這一作用剛好對抗和緩解了過敏損傷導(dǎo)致的“腹瀉及腸易激蠕動過快”。另一方面,SST+MTL組的胃動力更接近母乳組狀況,推測可能是MTL拮抗了SST的胃動力抑制作用。
MTL是經(jīng)典的興奮性胃腸肽代表,其類似物治療嬰兒“喂養(yǎng)困難”及“食物不耐受”療效確切[15]。MTL從外周及中樞雙重層面調(diào)節(jié)胃腸動力及食欲[16],又被稱為“增食欲肽”[17]。嬰兒期MTL處于生理性低分泌狀態(tài)[18]。我們曾發(fā)現(xiàn),母乳中也有高濃度的MTL分泌,且母乳中MTL水平低下的嬰兒,更易出現(xiàn)腹脹、便秘、食欲低下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MTL水平低下也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息息相關(guān)[19]。因此推測,母乳給予嬰兒必要的外源性MTL補充,可能起到增強嬰兒胃腸動力、促進消化酶分泌及促進食欲作用,對于維持嬰兒快速生長及支撐過重的胃腸負擔有著重要作用,這可能是“母子共生互補”的重要機制。而牛乳喂養(yǎng)嬰兒的食物中缺乏外源性MTL補充,這可能助推“喂養(yǎng)困難及食物不耐受”風(fēng)險。本研究在牛乳中添加MTL后,幼鼠食欲有改善,體重增長也優(yōu)于純牛乳組。SST+MTL組的胃動力在SST抑制下,MTL顯示出對SST的拮抗平衡作用,其總體胃動力狀況較純牛乳組有顯著改善,更為接近母乳組。證明MTL對SST的胃腸抑制作用有拮抗平衡,并對促進食欲、促進生長及預(yù)防食物不耐受有著良好作用??梢?,在普通牛乳中添加MTL,有助于改善牛乳的胃腸耐受性,對預(yù)防嬰兒食物不耐受及改善喂養(yǎng)困難有積極作用。而且這一作用多數(shù)局限于消化系統(tǒng)內(nèi),對幼崽全身血循環(huán)水平影響相對較小。
SST及MTL作為兩種有拮抗相反作用的胃腸肽,為何在人母乳中同時有高濃度分泌,這也是研究中感到困惑的問題。而本研究結(jié)果恰好可以充分揭示二者同時存在的協(xié)調(diào)機制。胃腸動力結(jié)果顯示,SST+MTL組的胃腸動力更傾于正常化,更接近母乳組狀態(tài),SST與MTL顯示出相互平衡協(xié)調(diào)作用。一方面SST參與抑制食物超敏,誘導(dǎo)食物免疫耐受。另一方面,MTL拮抗SST對胃腸動力的抑制,促進食欲、促進生長,拮抗SST的抑制生長作用。因此推測,天然母乳中的抑制性與興奮性胃腸肽之間,存在“協(xié)同/拮抗”的雙重平衡調(diào)節(jié)機制。而且母乳中的活性SST及MTL可能更多的是在消化道局部發(fā)揮作用,對幼崽自身血循環(huán)水平影響相對較小,這將有利于降低幼崽的全身性副反應(yīng)??梢?,在普通牛乳奶粉中添加母乳劑量的SST+MTL,能改善嬰兒奶粉的消化道耐受性,降低牛乳過敏風(fēng)險。SST+MTL組的生長發(fā)育及體重增長等狀況明顯優(yōu)于牛乳組,其一般狀況更接近母乳組。SST+MTL組用藥4周,顯示出良好療效,且未見明顯副作用及并發(fā)癥。可見,在牛乳中添加“等同母乳劑量”的SST及MTL是安全的,并能顯著改善普通牛乳的胃腸耐受性及致過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