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熠娟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 中要求:“強調(diào)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蓖瑫r,在“教學建議” 中指出:“課程標準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在相關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設計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活動,讓學生在任務中運用所學語言,從而達到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機械操練和向?qū)W生灌輸大量的英語知識,導致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進行消化,更不能學以致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夠主動地參與完成各種任務,提高課堂實效,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明確任務目的,具有可操作性
英語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設計就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任務并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提升“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務,從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設計情景或語境,設計難度適中的活動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例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這一內(nèi)容是時,設計調(diào)查表,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對本課句型的運用做了進一步的拓展、延伸,在調(diào)查表中加入”Why do you like ...?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sport ?”的內(nèi)容,讓學生具體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季節(jié)。根據(jù)生活實際,結合學生已學知識和,開拓思路,更好的將教學目標融入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為更豐富的表達作鋪墊。任務引領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由淺入深、逐層遞進。
二、貼近實際生活,具有實踐意義
教學中設計的任務,要有實踐意義。最好能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學會在實踐中自然運用,有話可說,有話能說,進而達到操練的目的。
例如,有一堂英語課的主題是義賣。本課內(nèi)容學生缺乏體驗,結合班隊活動,舉行一場義賣來讓學生感知并運用。組織每人帶自己的玩具或文具,并標上合適的價格。從而學習問價的句型“How much is it/ are they?”學生通過一對一的問價,親身感受。教師問大家通過義賣你學會了什么,有的學生說學會了問價的句型,還有的學生說學會了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在課堂的最后,我給學生展示了貧困地區(qū)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很多學生看得非常認真。學生在這樣的體驗中,能有效地學會了語言并能正確地使用。
三、注重合作交流,相互學習提升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參與與合作。通過合作性學習,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教師要在教學中設計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相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內(nèi)容上,多給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空間,在合作形式上力求變化。
例如,PEP 四上Unit5 Dinner’s ready C Story time內(nèi)容為Zip在餐廳吃飯,點了三次餐,Mr Cat負責上菜,最后小鳥叼走菜單的有趣故事。故事文本中沒有小鳥的語言,但學生對鳥是怎么來的充滿好奇,教師讓同桌之間說說每幅圖上鳥在哪兒,并增加小鳥的語言氣泡,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出。在表演故事環(huán)節(jié),增加bird角色,三人小組合作表演故事。在表演前,小組成員根據(jù)各自的英語學習能力,合理分配角色,在表演時,英語能力強的學生主動幫助英語弱的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學生已習得的語言材料,通過小組之間的活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共同完成任務,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經(jīng)過合作互動學習英語的實踐,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們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
四、面向全體同學,關注學生差異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培養(yǎng)”。當老師在布置任務之前,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給學生多一些選擇,讓學生自己表決他們更喜歡去挑戰(zhàn)什么樣的任務,他們自己選的應該會更愿意去完成一項任務。任務設計的有梯度,讓好的學生能發(fā)揮的更好,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順利的完成。
比如:在學生學習了Family member和jobs之后,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員,設計不同的任務供學生選擇,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寫一篇比較完整的英語小短文“My family”,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英語學習中等的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一位家庭成員,如My father進行寫作;英語學習弱的學生,表達上有困難的,因此只要正確地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父母的職業(yè)就行。梯度作業(yè)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得到提升。
語言學習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學生學會的,讓學生多使用,多交流。任務型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借助一個個可操作的任務,激活學生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設說英語、用英語的平臺,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課堂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