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防
多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從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綱要要求,到小學語文教材的選編,處處都在提醒我們,僅靠課內(nèi)的閱讀是遠遠達不到課程目標的要求。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內(nèi)教好基礎的語文知識外,還要積極的引領好孩子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地的做到將課內(nèi)外閱讀高效結合。
教師應做到從教學大綱、教材出發(fā),以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為線索,讓學生學習有關閱讀的方法,并結合教材推薦與此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實現(xiàn)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的過渡。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边@就要求教師要把相關的讀書方法與課堂閱讀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要不斷地以教材為依托,向?qū)W生講授閱讀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趁機推薦學生與此相關的閱讀書籍。
關于如何把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在一起,我有幾點心得與建議。
一、打開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這扇窗
教師要以教材為參考,以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線索,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推薦與此相關的閱讀書籍。比如在教學《紅樓春趣》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紅樓夢》這本書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簡要的給學生介紹,并把書中精彩的章節(jié)給學生簡要推薦。讓學生對書本內(nèi)容充滿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把閱讀方法和技巧教給學生,讓其在課外閱讀中學習應用。找到了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點,課堂就成了一扇閱讀之窗,而我們就是推開這扇窗的引領人,通過這扇窗讓孩子們進入一個閱讀的廣闊世界。
二、制定合理、有效地的閱讀計劃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學期初,要有一個明確清晰地閱讀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一定要讓學生非常明確的納入自己的學習計劃之中,當做課外作業(yè)一樣去完成,有序的開展。比如:本學期要讀的書目,五年級上冊的《民間故事》4冊,下冊的《儒林外史》、《俗世奇人》、《小兵張嘎》,《駱駝祥子》。并根據(jù)書的頁數(shù),每天需要讀多少頁,幾天可以讀完一本書。每周需要寫兩篇讀書筆記,作為閱讀作業(yè)。
三、建立科學、規(guī)范、有效的閱讀評價
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將課外閱讀落實到實處,就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鼓勵那些熱愛閱讀的學生,鞭笞那些不愛閱讀的學生。
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里的評選“閱讀之星”活動,定期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好書推薦,孩子們都會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對于得到認可的事物,他們也會不斷的堅持下去。
其次,積極地展開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在不斷的活動中,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閱讀成果得到了別人的肯定或者贊揚,那么學生就會不斷努力下去。為此,教師應為學生構建交流展示的平臺,比如展示學生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簡報以及摘錄卡等,學校公眾號定期推送閱讀之星,這樣即肯定了孩子們的閱讀成果,也激發(fā)更多孩子閱讀積極性。
最后,教師應建立學生課外閱讀檔案。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展開有效的管理,比如實行積分管理,發(fā)放“我是閱讀小明星”“閱讀大王”獎章。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激勵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
總之,我認為小學語文閱讀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課內(nèi)教學,或者課外隨便閱讀是行不通的,學生必須從自身出發(fā),教師做好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銜接。學校配合開展有效地讀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過程中要不斷從實踐出發(fā),不斷探索,總結、反思。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xiàn)發(fā)展,在課堂外斷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