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鳳
摘要:為了落實和推進教學改革工作、促進區(qū)域師資力量協(xié)同發(fā)展,在小學英語學科范疇內落實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勢在必行。具有長遠眼光和革新意識的教育從業(yè)者必須積極推動區(qū)域教研共同體的構建,并且為此付出切實的努力和成本,讓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可以惠及區(qū)域內的諸位教師。文章特此研究了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對于學生以及教師的重要意義,并且據(jù)此提出了一些小學英語區(qū)域教研共同體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以此促進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區(qū)域教研共同體;構建策略
引言:
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由來已久,教師和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差異更是迥然不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區(qū)域教研共同體概念應運而生。但是,有些教師在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以后,便鮮少會參與到教學創(chuàng)新和教學研討活動當中,認為只需“吃老本”就足以“應付差事”。然而,教師并不是一個可以“躺在功勞簿上過日子”的職業(yè),教師更不能只靠著一套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就能應對不斷變化的教育形勢。在飛速變化的當下社會里,教師只有保持學習和進取才能不被淘汰。
一、構建學習型教研共同體,打破校際壁壘共同研學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地課堂教學,小學英語教師就必須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而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可以幫助小學英語教師找到學習道路上的同行者,讓不同學校、不同教齡的教師能夠共同進行研學活動、共同提升教學水平。
例如,同區(qū)域內的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定期組織開辦教學研討會,針對最近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進行研究討論,以提高大家的教學水平。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并非簡單地理解就可以,還要研究清楚如何將之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當中。但是,解析教學方法的工作量較大,本就時間有限的教師很難靠自己完成這樣的任務,所以借助教研共同體來集思廣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眾多教師的集體研討之下,這些新興教學方法的益處和弊端都會被快速發(fā)現(xiàn)出來,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將這些教學方法真正消化吸收。
二、構建反思型教研共同體,集體總結反思教學問題
圣人尚且每日三省自身,教師更當時時反思、刻刻警醒,如此才能保持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及時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教學問題。而個體對于自身的評價大多會受到自己的主觀性想法影響,所以此時教師就需要依托教研共同體去發(fā)現(xiàn)彼此的教學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在定期舉辦教學公開課活動以后,由其他教研共同體的成員匿名評價教師表現(xiàn),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這些教師改正問題、提高水平。同時,在平時的授課當中,教師也可以打破校際壁壘互相聽課學習,并且在聽課結束以后給出中肯的教學評價。這樣,教研共同體的成員教師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當然,如果教師對于自身問題感到難以解決時,也可在定期開展的教學研討活動當中提出,邀請大家共同研討解決對策。
三、構建研究型教研共同體,加強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需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才能取得進步,所以有關教育部門對于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活動完全持鼓勵和支持的態(tài)度。在區(qū)域教研活動當中,教師還可以主動尋找同伴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以促進彼此的教學水平增長。
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對于教師個人成長的促進作用”展開分析探究,并且通過收集相關教學數(shù)據(jù)對課題目標進行探究和分析,從而獲取到有益于教師成長和區(qū)域教研共同體發(fā)展的課題研究成果。在研究活動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年齡段、是否參與教研共同體、有無教學研究經歷等要素來選擇幾名教師作為觀察對象,然后開展為期一個學期的教研觀察。通過觀察,教師就可以明確發(fā)現(xiàn)教研共同體對不同教師的影響作用,并且在對比之中印證教研共同體對于教師教學能力成長的促進作用。
四、構建實踐型教研共同體,定期開辦示范課實驗課
教學研討活動需要配以對應的教研實踐,這樣教師的教學研討成果才能被運用和證實。所以,在定期研討得出相應的成果之后,教研共同體的參與教師可以舉薦出對教學成果最為了解的教師進行示范課講解,從而把教學成果帶給更多的教研共同體成員。
例如,很多教齡較長的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工具的使用較為生疏,而一些年輕教師往往更擅長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輔助課程的講解。所以,教研共同體當中的年輕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信息化教學工具的使用示范課,帶領其他教師掌握使用信息化教具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從而促進各位教研共同體成員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
結語
小學英語是學生未來英語能力的奠基階段,也是學生英語學科的重要啟蒙階段。為了區(qū)域內學生都能得到均衡的教育資源和師資指導,區(qū)域內的小學英語教師自當主動聯(lián)合構建起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從而實現(xiàn)區(qū)域內教學資源的平衡以及教師教學水平的互補和提升,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和全面能力成長提供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崔秀玲,冉慧霞.構建小學英語教研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06):18-19.
[2]田立華,徐德剛.小學英語區(qū)域教研共同體建設問題與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90):1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