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澤縣第二幼兒園 鮑明蘭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幼兒對于音樂的表達形式為聽、說、唱、演。但是,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音樂活動組織開展中,教師主要以傾聽和模仿的方式讓幼兒感知音樂,其相應的音樂活動實施效果并不理想。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圖片以及動畫的形式強化音樂的視聽效果,降低音樂知識點的講解難度,并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是,如何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融合,成為現(xiàn)階段每一位幼兒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融合,可以豐富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形式,突出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幼兒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其次,傳統(tǒng)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主要以聲音的傳遞為主。但是,這種活動開展方式并不能長時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而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融合,可以通過視頻、掛圖、游戲背景音樂以及音頻資料等方式給予幼兒感官系統(tǒng)以強烈的刺激,將幼兒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音樂活動中。最后,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教師主要以粉筆、黑板以及書本的應用為主,而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進行有效融合,可以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讓幼兒對世界、自然等產(chǎn)生一個直觀形象的了解,提升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有效性。
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注意力難以集中是大多數(shù)幼兒存在的問題,教師只能以提高嗓門的方式拉回幼兒的注意力。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進行融合,就可以進行趣味性導入活動的創(chuàng)設,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后續(xù)音樂活動的正式實施打好基礎。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歌詞+掛畫”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nèi)容,即一邊講解歌詞,一邊將掛圖上的內(nèi)容描述出來,然后再通過歌詞朗讀的方式讓幼兒對歌詞有一個整體的理解。而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進行融合,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集各種各樣的圖像,然后將故事視頻、掛圖、音頻以及律動動畫與音樂內(nèi)容結合起來。通過聲情并茂的方式創(chuàng)設一個逼真的信息化活動場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加深幼兒對音樂內(nèi)容的理解與記憶。
目前,幼兒園的信息化建設依然停留在表現(xiàn)形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幼兒園園長并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進行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在幼兒園的信息化建設方面也始終沒有給出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方案。第二,要想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進行有效融合,必須采購相應的信息化設備,并進行信息化設備的有效應用,部分幼兒園雖然采購了一些信息化設備,但是并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
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融合的有效性。所以,只有教師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提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效果。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區(qū),部分幼兒教師由于缺乏信息技術的培訓,并沒有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無法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融合。
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下,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越來越靈活,可以通過圖、文、聲、像等要素的結合進行信息的有效傳播。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特殊的音樂活動情境,將復雜的音樂知識變得簡單、將抽象的音樂變成具體的形象、將凌亂的音樂知識變得富有條理。這樣一來,傳統(tǒng)的音樂活動組織開展方法就得到了優(yōu)化,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效率也就有了明顯提升。而且,幼兒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網(wǎng)絡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讓幼兒教師組織開展各種音樂活動不再受到課本教材內(nèi)容的局限,可以在拓展幼兒學習空間的同時,提升幼兒的音樂學習效果。對此,當教師教授某一首歌曲的時候,首先就可以利用網(wǎng)絡技術結合歌曲的內(nèi)容進行相關幻燈片的設置,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歌詞所要表達的含義。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手中的畫筆將歌詞中的內(nèi)涵畫出來,或者讓幼兒用語言描繪出歌詞中蘊含的情景與事物。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自主探索與歌詞有關的動畫或者文章。
雖然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可以獲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將其作為唯一的教學手段,那么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且,過度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還有可能出現(xiàn)幼兒被畫面吸引,無法集中注意力理解歌曲曲調和音樂節(jié)奏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下,幼兒教師必須意識到多媒體教學設備只是一種輔助工具,需要將其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對此,在引導幼兒進行歌曲欣賞的時候,就盡量不要出現(xiàn)畫面,避免對幼兒的注意力產(chǎn)生影響;在引導幼兒學唱的時候,要盡量使用鋼琴伴奏,盡量不要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引導幼兒進行歌曲表演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貞枚嗝襟w教學設備,播放相應的視頻,讓幼兒模仿畫面中的人物動作。但是當幼兒徹底掌握動作之后,就不能繼續(xù)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而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進行相關動作的創(chuàng)造與改編。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如何抓住幼兒的情感特點,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是一個難點。從某種角度分析,音樂其實就是一種聽覺藝術,可以通過聲音運動的變化、組合以及旋律、節(jié)奏、和聲、復調的有效利用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感,進而讓傾聽者充分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所以,在幼兒園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另外,幼兒由于生理年齡的限制,所以普遍存在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他們很難通過語言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如果教師將與歌詞有關的視頻或者圖片展示出來,就可以獲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第一雖然音樂活動已經(jīng)結束,但是幼兒還沒有盡興;第二部分音樂活動才剛開始,幼兒的積極性就得到了充分調動。由此可見,只有幼兒對音樂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參與興趣,才能讓幼兒全身心地沉浸在音樂活動的快樂中,完成對音樂的深刻體驗任務。而且,由于幼兒的生理年齡還非常小,其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鮮、有趣、美麗的事物吸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現(xiàn)出相應的聲音和畫面,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獨特的音樂活動情境,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參與興趣。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融合,可以豐富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組織開展形式,將幼兒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音樂活動中、提升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進行趣味性導入活動的創(chuàng)設、通過各種各樣的圖像加深幼兒對音樂內(nèi)容的理解。但是,由于幼兒園園長缺乏較強的信息化理念、幼兒教師缺乏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所以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音樂活動的融合現(xiàn)狀并不理想。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就必須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加強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將多媒體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