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新
摘要:隨著國家各項經濟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并且積極的開展相應的改革工作,力求切實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為例,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會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yōu)槌霭l(fā)點,從而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中,我們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其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教師,不僅要不斷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而且還要從他們的角度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引言
語文是學習一切學科知識的基礎,相關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起語文學科的教學工作,積極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從而切實保障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閱讀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難點內容,閱讀能力的強弱不僅會在日常的考試當中有所體現(xiàn),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生活質量。當前很多學生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閱讀能力在自身發(fā)展過程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同時由于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采用的模式相對落后,所以很多學生對于閱讀方面的學習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導致閱讀教學效率非常低下。結合實踐經驗,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在積極的尋求解決方案。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每一個閱讀文本都具有一定的行文特色和邏輯思路,學生們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文本內容,進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完善自身的邏輯思維。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學生們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而且他們的文本分析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不同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擅長使用的寫作技巧,文章結構以及表達方式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廣泛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拓展眼界的過程。在不同文風的影響,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即便是小學生,也承擔著非常沉重的學習壓力。學生們除了需要完成校內教師布置的任務之外,還需要參加大量的課外興趣班,相對來說時間安排的比較緊迫。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學生就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上的問題。廣泛的閱讀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更多不同的信息,進而在心理上逐步得到成長和完善。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所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模式存在不足之處
即便當前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們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升。尤其當前我們仍處于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當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承擔著較重的考核壓力。也正因此,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更加傾向于講解考試重點,而針對那些考察頻率較低的知識點往往一筆帶過,這導致很多學生對于閱讀方面的認識非常淺顯。除此之外,還有的教師為了充分保障學生們的考試成績,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會根據(jù)學生成績的差異來劃分小組,并且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和要求,通過這種方式來確保學生們對學習考試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處于這種教學環(huán)境當中,學生們不僅沒有時間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而且也很難在閱讀方面得到教師的專業(yè)指導。
2.2課程方面存在的問題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學校在設置課程規(guī)劃時就會安排大量的測試時間,用以考察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情況。比如說在開展一段時間閱讀教學之后,教師會根據(jù)所講的教學內容以及班上學生的整體情況設計相關的測試卷,讓學生們來考試。這樣教師就能夠明確當前學生在這一方面的不足之處,并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從而保證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不得不說,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性,它雖然非常嚴格的規(guī)劃了學生的成績發(fā)展,但是也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自由,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鍛煉機會,不利于學生閱讀修養(yǎng)的提升。
3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3.1合理利用預習活動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教師有心無力,根本無法將所有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們,只能從中選取重難點部分進行講解。為了盡可能的提高課堂容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們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學生們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閱讀文本的重難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聽課重點,而且也能夠結合自身的預習效果去求疑解惑。很多學生并不愿意花費時間去開展預習工作,而是認為只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就可以達到同樣的學習效率,但其實不然,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內容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教材當中的部分并沒有被提到,這些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預習了解的。比如說在講到《珍珠鳥》這篇文章時,由于這篇文章相對來說理解難度比較高,文風個人特色極強,所以教師必須要安排相應的預習任務,從而保證學生們的課堂聽課效率。學生們在預習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從劃分段落、優(yōu)美詞句、重難點語句以及生詞等角度來標注。作為一篇散文,這篇文章字里行間都暗含著作者對互相信賴的世界的渴望之情。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淺顯的預習是根本無法感受到作者所傳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生們必須通過反復的閱讀和細細的感受來深刻體會。
3.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感悟到不同的人生和情感,從這一角度來說閱讀應該是充滿趣味性的。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閱讀提不起興趣,不愿意花費時間接觸閱讀文本。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學生們的心理變化,明確它們的實際需求,從而幫助他們去選擇性的閱讀。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文本中作者所描繪的具體情境,從而深刻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之處。
結束語
總的來說,大力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是符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趨勢的,它能夠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拓展其眼界,使其思維模式、價值觀念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雖然目前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們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但作為教師,必須要堅定信念,積極找出問題誘因,并將其解決,從而切實的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康建華.芻議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 重要性[J].教育觀察,2016,(09):94+96.
[2] 張曉寧.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4).
[3] 徐愛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法探微[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