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靜
摘要: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吸收了傳統(tǒng)藝術的精華,又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它集民俗風味、地方風味、裝飾風味和現代風味于一體。它將現實主義、變形、意義、夸張和抽象融為一體。它主觀性強,裝飾性和品位強,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格和特色。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和生活性的特點。美術課堂需要具有人文生命氣息的美術教學資源的支持。農民畫進入藝術課堂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通過欣賞生動的農民畫,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
關鍵詞:農民畫;美術課堂;整合
農民畫作為一種寶貴的鄉(xiāng)土教學資源,非常適合引入學校美術課堂。優(yōu)秀的農民畫色彩明快,創(chuàng)作思維新穎,畫意巧妙,生動直觀,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提高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情感。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和感受農民畫的裝飾特色,引導學生采用圖案裝飾的方法,注意積累圖案材料,并通過分層次的系統(tǒng)實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農民畫的繪畫表現,從而提高當地農民畫進入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農民畫與美術課堂整合的必要性
美術教學旨在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鍛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好事物以及發(fā)現美好事物的能力。色彩活潑、構思新穎的農民畫目前已經成為很多學校的美術課程資源。農民畫包含了生動與鮮活的勞動群眾形象,并且多數農民畫的背景都是廣袤的田野以及美好的自然景觀。在此種情況下,學生欣賞農民畫的過程也是提升人文素養(yǎng)以及激活美術思維的過程,有助于豐富同學們的美術實踐,鼓勵學生運用更為新穎的生活化思路來創(chuàng)作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增強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農民畫屬于鄉(xiāng)土美術教學資源,鄉(xiāng)土教學資源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真實生活,能夠讓同學們產生強烈的親切感,營造溫馨與親切的美術課堂氛圍。美術課程有必要引進更為豐富的農民畫教學資源,利用現有的鄉(xiāng)土資源來開展美術課程實踐。通過實施以上的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帶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美術作品,逐步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觀念。
二、農民畫與美術課堂的整合實踐
在引導學生欣賞作物豐收為主題的農民畫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現農民慶祝豐收的生動與鮮活場景,提醒學生關注豐收農民畫的人物造型特征以及畫面顏色搭配方式,啟發(fā)學生透過農民畫的表面展現形式,深刻體會農民畫的基本內涵主旨。通過欣賞帶有濃厚鄉(xiāng)土氣息以及日常生活氛圍的農民畫場景,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以及內心情感將會得到充分調動,產生強烈的情感效應。在此基礎上,美術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農民畫人文思想內涵展開深入探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以及尊重農民勞動的人文情感。
三、農民畫與美術課堂的整合實施
具有厚重文化底蘊的民間美術作品誕生于勞動群眾的自主創(chuàng)作,因此具有活躍與生動的日常生活氣息。多數農民畫由于具備鮮艷濃厚的畫幅色彩、新穎的勞動人物動作形態(tài)以及流暢的畫作線條,會讓欣賞者真正感受到鄉(xiāng)土氛圍帶給人們的強烈情感沖擊,通過激活聯(lián)想的方式來引發(fā)特定的美術欣賞情感。在美術課程中融入農民畫欣賞教學應當著眼于以下要點。
(一)選擇合適的農民畫作品
學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齡階段性,因此決定了并不是所有的美術作品都適合同學們進行課堂欣賞。具體對作為欣賞對象的農民畫作品進行選擇時,必須要關注同學們的課堂欣賞與感受能力,選擇有助于激發(fā)崇高人文情感以及活躍美術欣賞思維的農民畫作品。通過欣賞優(yōu)秀農民畫作品,達到激活學生審美欣賞意識以及培養(yǎng)良好審美素養(yǎng)的美術授課目標。美術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富于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農民畫作品,為學生呈現充滿童趣的農民畫意境,并且要求學生自主分析農民畫蘊含的人文意境。以上的美術課堂欣賞與訓練過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欣賞農民畫的強烈興趣,提高審美能力。
(二)加強師生交流
在美術課上如果要達到自主欣賞農民畫以及創(chuàng)作農民畫的最佳教學效果,美術教師就必須為同學們提供更為全面的美術學習引導。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農民畫時往往會感覺非常生疏,不知如何欣賞。為此,美術教師就要全加強美術欣賞指導,指導學生學會用生活化視角來剖析農民畫,通過認真觀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領會作品內涵。在帶領學生完成農民畫欣賞之后,美術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展開大膽想象,嘗試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借鑒農民畫的簡潔線條以及鮮明色彩。在自由發(fā)揮與創(chuàng)作農民畫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的美術繪畫思維將會得到充分展現,有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體驗和成就感。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與學生互動交流,對學生的優(yōu)異表現給予表揚鼓勵,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誤區(qū)耐心指導糾正。
(三)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感
人文情感以及提升審美素養(yǎng)是美術的學科教學宗旨,需要融入美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就美術欣賞及美術創(chuàng)作來講,美術教師必須要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農民畫與日常生活場景之間的關聯(lián)性,讓同學們通過欣賞豐富多彩的農民畫,進而體會到農民勞作的艱辛,培養(yǎng)熱愛農民以及尊重勞動的崇高人文情感。
(四)搭建農民畫欣賞課堂
在美術課堂的實踐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收集優(yōu)秀的代表性農民畫供學生欣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探索、評析等方式了解當地農民畫的形態(tài)、內容等特點,增強學生農民畫的裝飾美,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場景美術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元素設置有趣的農民畫欣賞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全班學生共同去思考討論農民畫相關問題。在美術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自覺參與、主動探究,則有助于形成獨立的見解,提升美術綜合素養(yǎng)。
四、結語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和生活性的特點,美術課堂要靠生動的美術作品形象來調動學生的審美意識,激活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農民畫色彩明快,構思新穎。農民畫走進藝術課堂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通過欣賞生動的農民畫,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yǎng)學生深厚的人文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幫助學生學習農民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揮揮畫筆,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農民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廣闊天空。
參考文獻:
[1]廖婧唯.淺析新美術課程標準下的小學美術課堂現狀——以湖南長沙市雨花區(qū)小學二年級為例[J].美術文獻.2019(03).
[2]張春華,徐青.新課程標準下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安慶彌陀鎮(zhèn)小學個案研究[J].包裝世界.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