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琳
摘要:在信息化的時代里,知識已經不再局限于課堂和課本,而是更多地存在于網絡當中。尤其是一些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更是會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地學習資源。教師可以發(fā)揮出這些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教育作用,以此來開展個性化學習,讓學生自主獨立的去完成知識的積累與學習,并且允許學生去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和探索。如此,學生的學習就不再局限于課堂上,而是會延伸拓展到課外的空余時間里。
關鍵詞:教育資源運用;公共服務平臺;個性化學習
引言:
能夠有余力開展個性化教學的教師少之又少,這不僅是受到了課程時長的限制,也是出于教學壓力方面的考慮。但是,個性化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只有自己自愿學習的知識才會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小學教師需要打破重重阻礙,堅持開展個性化學習,引導和幫助學生利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來完成個性化學習的過程,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知識儲備方面的基礎。
一、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當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一直都比較固定和單一。學生能夠依靠的好像只有教師的講解和課本的闡釋,課后想要繼續(xù)進行學習也只能依靠一些教輔資料。但其實,學習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方法和很多可供拓展延伸的內容,網絡上海量的學習資源甚至可以讓學生學到目不暇接。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幫助學生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給他們一些自主學習知識的新路徑,以實現個性化學習的最終目標。
例如,體育教師就可以借助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來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以此來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內容其實很感興趣,可每周僅有三四節(jié)的課程還需要完成每周的教學任務,依然不足以支持他們的興趣在課堂上轉化為實踐。幸好學生在課后擁有著許多自由時間,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他們探索體育運動的基礎。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學生在課后自己嘗試進行體育鍛煉的話,就可能會因為缺乏專業(yè)的指導而不得竅門,甚至是因為錯誤的鍛煉方式而受傷。所以,教師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事先篩選好適合學生開展的運動,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搜索參考,就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自主進行體育鍛煉。
二、延伸學習內容
課堂的時間總是不夠用,所以教師能夠通過課堂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內容自然也就十分有限。一些有興趣想要進行自學的學生往往也會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和學習的內容而被迫放棄自學的想法。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在課堂上給學生分享一些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的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這樣的個性化自主學習機會。當然,教師也可以圍繞課堂所講的知識來尋找相關拓展內容給學生學習,這樣學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課堂所學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把課堂上不適合講或者講不完的內容都留到課后讓學生自行學習,也可以把一些需要通過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的技巧類內容留給學生在課后去進行嘗試練習。同樣是以體育課程為例,課堂上可供教師教學的時間本就不多,如果教師再把這些時間花到指導學生訓練上去,那么很可能一個學期也無法讓學生掌握到什么有用的內容。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意愿把他們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專攻一種運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分別給學生們指導示范他們想要學習的內容;而在課后,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如何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來自學知識和自行鍛煉。如此,不僅可以落實個性化學習,而且也能把寶貴的課堂時間利用得更好。
三、落實學習評價
不同的學生需要有不同的評價方式,一些容易驕傲的學生就需要嚴厲的評價來進行鞭策提醒,而一些缺乏自信的學生則要給予鼓勵和支持以樹立其信心。尤其是在個性化學習當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本就不能一概而論,作評價時自然也需要視情況而定。但是,無論是何種評價都不適合當眾進行,否則就可能會傷及學生的尊嚴或者讓學生產生一種失衡的心理。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就為個性化評價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后,通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來更新對學生的實時動態(tài)評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評價需要設置為僅供學生自己和學生家長可見,從而避免評價被外傳之后傷及學生自尊或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心態(tài)。畢竟,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天賦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哪怕學生參與的是同一種運動,也需要視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決定該采用何種的評價方式。身體素質孱弱的學生,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便是不易,教師自然就不能再苛求其成績;而身體條件良好、運動天賦優(yōu)異的學生,如果出現了倒退情況,哪怕仍然是排名第一也需要進行鞭策提醒。
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個性化學習不是對學生的放手,而是對學生提出了一種更高的要求。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意志力會造成極大地考驗,只有以興趣為出發(fā)點的個性化學習才能支撐他們去自己探索知識的奧秘。因此,教師既要在這樣的個性化學習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也要時刻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進展保持關注,督促學生在個性化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顧曉斌.個性化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開展與實踐探究[J].新課程,2021(10):159.
[2]孫文杰.小學體育信息化教學價值審視與實踐策略[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