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課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集聲音、圖像、動畫、文本等于一體,它可以讓小學語文中比較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們理解課文。文章針對如何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優(yōu)化教學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黑板和粉筆是教學中的主要工具。但是黑底白字、沒有其他色彩的工具常常會使課堂顯得無聊、枯燥、沒有活力,致使學生也提不起精神。而多媒體的運用再加上網絡的加持,它所展現(xiàn)的多彩的動畫、優(yōu)美的聲音等充分地從視覺、聽覺等方面調動了學生們的好奇心、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有興趣去學習,也讓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一、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閱讀審美
小學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學過程,它會影響我們以后的思維方式,學好小學語文,以后的學習才會更加輕松。所以作為啟蒙教育的小學教學對以后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而作為主科之一的語文教學,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都把語文當作母語,語文上的成就和素養(yǎng)是一朝一夕積累出來的,它需要日常不斷的積累,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提高學生閱讀審美,不僅有利于語文的教學,還有助于增強國家文化自信。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六課《秋天的雨》時,秋天是金黃色的,是豐收的。文章抓住了秋天的特色,將秋天火紅的楓葉,金黃的麥田以及各種金燦燦的果實等一幅幅具有秋天特色的圖畫,用優(yōu)美的語言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有了多媒體以后,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秋天的雨、果實、麥田等美麗的圖片插入到課件當中,讓同學們親眼欣賞秋天的美。圖片展示完成之后,可以向大家提問:你們見過秋天的雨嗎,知道它是什么顏色的嗎?黃色,粉色,藍色還是像文中所描述的五彩繽紛的呢?討論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回答自己印象中的秋雨的顏色。提問的方式不但能讓學生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能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提升審美能力。
二、 利用多媒體多方面優(yōu)勢,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一)優(yōu)勢匯總
相比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單調性,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多樣性使語文課堂有了更多的優(yōu)勢。首先,現(xiàn)在許多老師都會提前做好課件,然后在課堂上用多媒體講課。這種講課方式相比之前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傳統(tǒng)的講課模式會縮短板書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利用到教學上,讓學生們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其次,用多媒體講課會使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還可以重復學習、遠程教學。遠程教育是國家非常注重的一方面,它既方便快捷,又能節(jié)約教育經費。比如有的農村學校教育水平比較低,師資力量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安裝了多媒體,遠程教學是最適合他們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觀看其他學校共享的上課視頻,和他們的學生接受一樣的教育,打破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周總理說過:“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苯逃兄诤⒆觽兊某砷L。另外,多媒體還可以增大信息量。傳統(tǒng)的課堂在遇見比較抽象的知識點時,可能就是一帶而過。因為傳統(tǒng)的課堂十分有限,抽象知識點沒有辦法解釋。
(二)圖像優(yōu)勢
眾所周知,圖像比文字更容易讓人記住。文字及數(shù)字都是經過人類大腦抽象之后的信息,當人類從外界獲取到文字及數(shù)字信息的時候,需要大腦進行轉碼,轉碼之后,才能轉換為可接收的形象信息。而可視化的圖像、視頻等信息不需要轉碼,能被人類直接接收。因此數(shù)據在可視化之后(可理解為電腦幫助人類進行了信息的轉碼),相同的一個信息內容,人類所能吸收的信息量更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想用圖像的方法來增加課堂效率真的是難上加難。但現(xiàn)在每個班都擁有了多媒體,增加圖像教學已經不再是什么難事,而且相應的課堂效率和質量也會提高。
例如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秦始皇兵馬俑可能很多學生都聽說過,但是并沒有真正見過它。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秦始皇兵馬俑》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我們大部分人平時接觸不到的東西以圖片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拉進我們與古代文物的距離,教師可適當?shù)貙ΡR俑進行解說,讓學生們更加了解。教師也可以利用網上優(yōu)秀資源,經過專業(yè)的講說,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學生不僅直觀感知了各種不同姿態(tài)、不同身份、不同裝束的兵馬俑,更感受到軍陣的威武雄壯、氣勢宏大,并透過軍陣看到秦朝將士的精銳、勇猛和所向披靡。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專業(yè)講說,還可以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知識和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研究價值。這樣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還使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動畫優(yōu)勢
小學生是大腦發(fā)育比較活躍的階段,頭腦充滿想象力。每個人小時候的大腦里應該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幻想領域里的世界,而動畫片一般都是遵循這個軌跡而形成的,小學生可以在動畫片里找到自己跟頭腦里那些片段或全部相似的事物,正好滿足了自己內心所幻想的事物。動畫放映是多媒體教學時代中新衍生出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將相和》的時候,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上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們充分感受當時的情形,給他們身臨其境的感覺?,F(xiàn)在是互聯(lián)網科技新時代,時代發(fā)展迅速,我們應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科技的優(yōu)勢,尋找合適的動畫資源發(fā)展孩子的個性,充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在享受動畫的同時,學習應該學習的知識。而《將相和》動畫以適合孩子們的方式將歷史完美的演繹出來,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觀看的同時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并且通過自己的想法來說明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就不僅僅是表面淺顯的道理,而是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鍛煉學生們自主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三、 利用多媒體改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法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們置身其中可以有很好的體驗感,能快速地提高學習效率。而使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增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提高學習效率最重要的方法。所以教師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講解二年級下冊古詩《草》一文時,這首看似簡單的詩卻蘊含了不平凡的道理,學生們雖有較強的想象力,也不如感受那些滿眼綠意、草浪翻涌的草原形象;又或者是秋天季節(jié)小草變黃了、枯萎了;以及熊熊烈火在無情的燃燒的場面;當然還有又一年小草的新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自然美景,本該吸引孩子興趣的事物都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學生們就更難想象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畫面,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很難靠自己淺薄的知識來描繪出來,所以,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畫面以圖片的形式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充分凸顯原上草的特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原上草生命力的頑強,再加之以自己的理解,這樣,古詩的重點和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學生們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而且有助于學生們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
(二)研讀課本教學法
該版小學語文教材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起點,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課文大多是以一些故事、山水、花鳥等為主題展開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故事型文章我們只能以講的形式出現(xiàn)在課堂上,而現(xiàn)在的多媒體教學模式不但能以講的形式出現(xiàn)在課堂上,還能以看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從視覺、聽覺全方位地給學生以更好的體驗。除了看故事,討論研讀也是故事課堂的亮點之一。對于故事型課文,文章中少不了對主人公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在學習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文章中對主人公描寫到的地方都找出來,然后均分給各個小組。由各個小組相互討論,仔細研讀,通過這些描寫可以反映出主人公的哪些特點,并派代表回答。這種回答模式可以增加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感,從而使課堂質量更高。
例如在講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24課《少年閏土》時,如果只是聽別人講的話,很難能將閏土的形象生動的想象出來。尤其是在描寫閏土時一系列“捏、盡力的刺去”等動詞的使用,假如這些動作我們沒有親眼看到,那么閏土天真活潑、淳樸的形象會弱化幾分。但是如果我們能利用上新技術,將故事以多媒體科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那通過人物的形態(tài),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對閏土的懷念之情??赐旯适聦﹂c土形象有基本的印象后,在課堂上留出時間開一個爭辯研讀會,讓每個小組用三個形容詞來形容閏土的特點,然后互相交流討論達到深刻的理解。這還需要老師的指導,引領孩子們走向合適的方向。
(三)親身演繹法
其實我覺得看故事不如自己親身演繹懂得更多,理解得更好。教師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自己演繹課本中提到的歷史故事,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shù)母木?,課下多加排練后在課堂上精彩地表演出來,以此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就比如當下國家一直在宣揚要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課文中大多數(shù)的古詩詞都是要求背誦的,這正是學生們比較煩惱的一個點。但是古詩詞具有高度凝練,婉轉優(yōu)雅,韻律和諧的特點。如果我們能仿照一檔節(jié)目《經典詠流傳》,結合古詩詞的特色,將它編成一首歌曲讓同學們演唱,將會更有助于學生們的學習。
四、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我們決不能盲目地發(fā)展,應該用合適的方法讓學生們不僅在知識和能力上更上一層樓,而且在思維方式、學習方法上進步。假如在這個階段,我們能合理充分地運用多媒體,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會極大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生俊.探究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學周刊,2020(23):53-54.
[2]葉凌.運用教育戲劇策略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情境的實踐研究[J].作家天地,2020(14):52+54.
[3]吳鳳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初探[J].學周刊,2020(23):69-70.
作者簡介:
趙君芳,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武山縣灘歌鎮(zhèn)金華九年制學校。